從明朝大儒王陽明的前世今生看因果輪迴

2020-12-24 文化冷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漢族。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書王華的兒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進士,起家刑部主事,歷任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南京兵部尚書、左都御史等職,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朱宸濠之亂,獲封新建縣伯,成為明代憑藉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時年五十八。明穆宗繼位,追贈新建侯,諡號「文成」。萬曆十二年(1584年),從祀於孔廟。

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後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傳世。

其著作《傳習錄》記錄了王陽明與其弟子們的有關心性之學對話、信函往來,對後世影響極大。傳到日本後,對日本近代社會轉型明治維新起到了推動作用。在日本留學期間,蔣介石受當時日本人學習陽明心學的影響而醉心陽明心學。

對於蔣介石先生的心學成就,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作出這樣的評價:「他的修養心得有兩句名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際,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推開蔣公的功過等不談,如果公平談論儒家理學修養的心得,老實說,這兩句名言的造詣,當世再也無人可及了。如果蔣公在世,我便不能如此說,因為會被人誤會為諛辭。我相信將來學術文化史上自有定論。」

王陽明的學問道德在當時都受到世人的讚嘆。

正德十六年辛已(公元1521年),六月,王陽明升任南京兵部尚書,有一次巡察到江蘇鎮江金山寺時,結果他發現,這個地方怎麼這麼熟悉,因為王陽明從小常做一個夢,夢到在一個寺廟裡,因為這個夢夢到多次,所以一直記得很清楚,感覺這就是夢裡的寺廟,就在寺院裡遊覽。

鎮江金山寺

有一位出家的法師陪著他,兩個人來到一個關房門口,這是一個房子,很小的一間,門窗都緊閉著,上面還有封條。王陽明先生看到這個房子很熟悉,好像曾經在這裡住過,但是他這一生確實是第一次來,他就想請這個出家人給他把這個房門打開,他想進這關房裡面看看,出家人不同意。他告訴王先生說,這個寺院裡什麼地方你都可以去,就是這個關房裡面,有我們五十年前的一位老和尚,在這裡圓寂。這位老和尚圓寂以後,他的肉身沒有壞,還保留好好的,現在供在這個關房裡面,所以我們都不敢進去,是為了保存他。 王陽明很好奇,堅持哀求這個法師讓他進去看看。後來拗不過,這位法師也知道王先生學問道德都是受世人景仰的,最後同意讓他進去看一眼。

結果這個房門一打開,進去一看,真的有一位老和尚,肉身還坐在一個蒲團上。這個肉身雖然是五十年前已經圓寂了,就是死了,但保存得還很好。王陽明看到這個老和尚的臉,怎麼覺得好像似曾相識,一扭頭,看到牆上有一首詩,這首詩是老和尚在五十年前圓寂之前在牆上題的。這首詩的內容是: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去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五十年後開門的人是王陽明,也是曾經關閉這個門的人。人死了,並非人死如燈滅,靈魂走了還會回來繼續投胎轉世,這時候才相信禪門肉身不壞的修行功夫。

所以,王陽明之所以會有龍場悟道,成為一代心學宗師,都是多生多世修行的結果,不是一生一世的,今生的努力很重要,但應當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不要因為今生沒有收穫就灰心喪氣,因為收穫可能在後生來世。只要耕耘,必有收穫。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王陽明之所以能夠做到內聖而外王,能夠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成為與孔子並列的兩個半聖人中的一個,雖然離不開今生的努力,但是只有今生的努力,沒有過去世的栽培,成效不會很大。這就是為什麼人與人看起來很不公平,有的人輕輕一努力就獲得很大的成功和收穫,而有的人終生努力卻收穫甚微,那是因為別人在今生成功之前已經不知道努力了多少生,多少失敗,多少痛苦,才迎來今生的成功和喜悅。所以,雖然非常努力,但失敗了,並不可恥,不值得氣餒,因為還是努力不夠。

努力在今生不一定會出現成果收穫,但是不努力一定永遠不會有任何收穫。要相信人生是有輪迴的,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有結果,只不過這個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像的時間和方式出現而已。所謂,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瑜伽三十八捲雲:云何內明論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作已,經多百劫;與果功能終無失壞。亦無不作,或復異作,而有異熟,或異熟果。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姓,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只要努力,必有收穫。

相關焦點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命是天註定的,生命靈魂是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隨時跟著你的肉體隨影而行,出生日期生辰八字,就是生命的靈魂表現。不但註定了你一生的富貴貧賤,還會決定你一生中每一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情。靈魂出竅生死離別,這是無法阻擋避免的事情。
  • 蘇東坡、王陽明、龔自珍的前世今生
    蘇東坡、王陽明、龔自珍的前世,均是佛門中人。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因果通三世」,99歲高僧:想知道前世如何,看今生2樣東西足以
    就在我們的佛學當中,佛學經常講著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而且佛經裡面經常會提到"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實對於佛教的這句話來理解的話,我們都能夠簡單地推出一個人的前世今生的果報是如何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今生今世的一個人的具體表現來推測出他前世是從哪裡出來的,而且能夠知道他來世又會去向何方。
  • 天眼揭秘前世真相,因果輪迴!
    天眼揭秘前世真相,因果輪迴! 我們常說: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為了還債! 譬如說, 你這一生疾病纏綿、短命, 這就是前世殺業重的餘報,還不是本報。 正所謂: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 佛說:前世今生,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令你如夢初醒
    莫非前世那一眼,只為今生見一面。佛說:前世今生,我在佛前熟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落下一顆憂傷的淚。佛看到我那憂傷的淚珠,說到:「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當我遇到對方的時候,我問:冥冥眾生中,與我有緣,幾經輪迴的那個人,是你嗎?答案盡在,以下紅塵往事中。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你將如夢初醒。人生不易,生活如果想像得過於優美,經歷的風雨,則會給你當頭一棒。在佛教文化中常講「放下」二字,果真能放下,就會更好地擁有,這是因果循環,有舍才有得。世間萬事萬物,皆不離因果關係。
  • 永康市普濟禪寺 | 前世今生因果
    故以佛經典及正法教言, 成就者所見境界之實證, 對現前之無欺因果分類, 而成此聖者教言之彙編。一般而言,古往今來,傳播到南瞻部洲許多國家的佛法。雖有興有衰,但其精華至今未泯滅!不僅皈依三寶之世風尚存,且有具緣眾生依憑對因果不虛的信心力,捨棄損人行為,以此普遍增上他人利樂。
  • 世間萬事,難逃因果,因果有輪迴,凡事皆有回報
    文/禪文修前世記憶的消散;今生的緣分萬千;留在身邊的緣未盡;轉身離去的緣已斷,別恨、別念、別留戀,若相欠,自會見,不再見,不再欠。你遇見誰;你喜歡誰;你恨誰;誰辜負你;誰傷害你;你擁有什麼;你失去什麼,無一不是因果,莫看愚人顛倒行,但看自己真明了,你積你的德,他造他的業,各種各的因,各收各的果。02 前世因,今生果佛曰:「前世因,今生果」,生死路上都難躲。
  •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啟示》
    (美)魏斯 著 譚智華 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年4月前世與來生人終有一死,肉體消殞後是否有靈魂存在,生命又可否輪迴?布萊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為我們做出了回答。1980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凱薩琳,在催眠治療中發現了生死輪迴的秘密,病人和醫生的生活從此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斯醫生頂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將神奇的治療過程寫成此書。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緣分也有因果
    前世,奈何橋上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人海當中一擦肩;前世,忘川河邊一千次守望,才換來今生紅塵之上一相逢;前世,百年修行,才換來今生共走一段,互陪一程;前世,千年修德,才換來今生兩情相悅,長相廝守。佛說:愛情也有輪迴,緣分也有因果。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 一個清朝大家族因果輪迴的前世今生
    於是僧人誦念起《金剛經》,景範一面聽僧人誦經,一面跟著他走,僧人誦完經時,景範的心已經不痛了。這時候,僧人停住腳步,對老人說:「你和他一起進去,請掌管生死簿的鬼官為他說明前世的因果。」於是景範跟著老人進入了一座內庭,老人同景範一起跪在階下,見一個戴著禮冠的鬼官,威嚴地坐在帳幕中,身旁有很多的侍衛。  老人很有禮貌地說明來意,有一位戴大冠帽的紅衣人,拿著簿子走到階下,對景範說,你如果想知道自己前世的因果,就要仔細聽我為你講解。說完命令手下把一個叫「劉之麟」的領上殿,一會兒,一個人來到階前,原來就是那個割景範舌頭的人。
  • 今生夫妻的愛情是前世的「因果」,一切都是緣分
    佛陀說:今生萬物皆是前世的因果。前世的因果,今生的命運。佛陀說:婚姻真的是過去註定的嗎?很多都是前夫和前妻,所以這輩子也是夫妻。也有情侶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委屈和債務,具體原因要分析。做夫妻是過去的一種宿命,有些夫妻種了更多的善緣,所以這輩子的恩愛。
  • 古代奇聞: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
    不久,在一天夜裡,他夢見觀世音菩薩對他講:「你前世在湖北做官,辦事雖然公道,但是心性十分刻薄;雖然你沒有私心,還是要削減你的福祿。再加上你又殺過許多生命,今生應當受到短命的報應;你的被貶,你的病痛,都是業報。幸虧你現在發願,心地極誠,冥府可以為你加壽,還加福祿。你應勉力做好事,按你所發的誓言,努力做好!」
  • 人是否有前世今生?湖南100多人輪迴轉世,至今都覺得不可思議
    傳說人死後,進入輪迴前,都會先喝一碗孟婆湯,來忘掉前世的種種事情,投胎後重新做人…畢竟那只是個傳說,人到底有沒有前世,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的定論。佛教講述人是六道眾生之一,今生要好好修行,以免來世墮入惡道。
  • 真實的輪迴轉世——揭露你前世今生的秘密
    這種說法被很多人所相信,並且有人在這一生的時候就開始為下一世做準備,還有不少事例顯示有人正在經歷輪迴,並突然記起了前世的經歷。佛教中也有一切眾生均處於因果輪迴的說法,生生死死,世世浮沉,此生彼滅,彼生此滅。凡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未解脫之前,都「生生於老死,輪迴周無窮」,因此佛教推崇今生多做善事才能隨「善業」而上升。
  • 生死輪迴的開示
    ,可是這個人身就像水泡和陽焰一樣虛幻無常、瞬息萬變,最終必將走向死亡,故在其沒有毀滅之前,一定要抓緊時間來修行。   要知道,一個人如果想超離輪迴,務必要斷除對今生和來世的執著。可是對今生的名利地位,很多人都放不下,若能把「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修好了,誠如宗喀巴大師所言[ 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中云:「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勢必可斬斷對今生的貪執;而如果想斷除對來世的耽著,則必須修持下面所講的「輪迴過患」和「因果不虛」。
  • 師父打坐時,竟開天眼看到600年前世輪迴……發給身邊人,深信因果吧!
    在600年中,他竟做了1次出家人、1次公子哥、1次將軍、3次蛤蟆、4次山雞、3次豬……打坐結束後,他傷心的大哭了一晚,他決定: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希望能幫助人們深信因果、堅定學佛的心!也希望大家看完以後能把本文法布施到圈子裡,讓更多的佛友看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傳奇的前世輪迴吧!
  • 陳曉旭的前世輪迴
    這位官員死後,三界內掌管善惡果報的神,將他的「識我」,接到了離人類最近一層天上,在那裡做一位低神,等待著下一次生命的因果輪迴。那位國舅,比他多活了十幾年,死後被罰在陰間受苦。這樣又過了大概三、五百年,一個從陰間,一個從天上,又都轉生成世間常人,繼續輪迴的因果。
  • 透視一個清朝大家族真實因果輪迴的前世今生
    這時候,僧人停住腳步,對老人說:「你和他一起進去,請掌管生死簿的鬼官為他說明前世的因果。」於是景範跟著老人進入了一座內庭,老人同景範一起跪在階下,見一個戴著禮冠的鬼官,威嚴地坐在帳幕中,身旁有很多的侍衛。老人很有禮貌地說明來意,有一位戴大冠帽的紅衣人,拿著簿子走到階下,對景範說,你如果想知道自己前世的因果,就要仔細聽我為你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