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陳斌:汽車產業長期穩定向好態勢沒有改變

2020-12-28 金融界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陳斌:汽車產業長期穩定向好態勢沒有改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今日表示,汽車產業雖受疫情影響損失較大,但長期穩定向好的態勢沒有發生改變。1-9月,汽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營業收入5.75萬億元,同比增長0.32%;實現利潤3580億元,同比增長3.09%。其中9月當月,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94%和30.92%;汽車產銷雙雙超過250萬輛,創年內新高。

延伸閱讀 工信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仍將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工信部:下一步將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優惠政策 工信部:正修訂完善《智能聯網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管理規範》

相關焦點

  •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調研辛子精工
    11月25日上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等一行來到辛子園區,就企業「十四五」規劃工作進行調研。  陳斌副會長一行在公司領導的陪同下,深入為尚、公尺、美普蘭、禾呈等鍛造和熱處理工廠,對企業運營情況、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以及研發創新、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推廣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與了解,並聽取了公司關於機械工業「十四五」規劃的措施建議。
  • 陳斌執行副會長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也對機械工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生產經營活動一度暫停,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回落。機械產品進出口降幅再次收窄  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外貿進出口降幅3、4月份有所收窄,5、6月份受海外疫情影響未延續回穩態勢,三季度降幅持續收窄。
  • 長電智能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籤訂「百園千廠」微能源網推廣戰略...
    2020年10月29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召開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能源網際網路設備與技術分會一屆三次理事會、一屆三次會員大會及智慧能源項目拓展工作啟動會上,長電智能微能源網(深圳)有限公司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舉行了「百園千廠
  • 2020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年會在京舉行 重慶國博中心受邀作主題分享
    本文為推廣12月18日2020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年會聚焦"會展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現場多位國內會展業知名人士進行了觀點分享做好產業和項目定位。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名譽會長張效林5G落地和新基建的興起代表著世界會展發展也迎來新舊交替的轉折點,以網際網路、數位技術、機器人、人工智慧、生命科學、5G通信和新的消費模式、生態模式為代表的新型數字經濟展會蓬勃興起。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幹貨匯總(二)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陳斌關於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陳斌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政策指引下,機械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回升,持續保持快速回升的勢頭。
  • 樓陽生會見出席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負責人及...
    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李鳳岐、王一新、盧東亮,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陳文興出席。 樓陽生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對各位嘉賓蒞晉出席大會表示熱烈歡迎,感謝對山西的大力支持,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他說,山西紡織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嫘祖養蠶的古老傳說,更有夏縣西陰村遺址「半個蠶繭」的考古實證,還有三大名綢之一的潞綢,近現代紡織工業享有盛名,是全國紡織機械的重要基地。
  • 2020「遨博杯」首屆全國機械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決賽暨2020機械工業...
    頒獎大會上,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主辦單位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主席陳杰平,承辦單位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李奇,組委會副主任、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陳海娟,承辦單位蘇州市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等為獲獎者進行頒獎;主辦、承辦、協辦單位等相關領導共同見證了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的合作籤約以及機械工業出版社長三角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 王瑞祥會長在2020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的講話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  王瑞祥各位代表、同志們:  今天,「2020年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在此舉行,我代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向出席會議的各位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對一直關心支持機械工業和中國機械聯發展的各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是機械行業一年一度的重要經濟信息交流活動,迄今已連續舉辦了二十六屆。多年來,這一活動伴隨著機械工業各階段發展,在多方支持下,收到了良好效果,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和歡迎。
  • 安徽省機械工業經濟總量穩步提升
    記者12月18日從安徽省機械行業聯合會獲悉,目前,全省機械工業經濟總量已佔到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四分之一,居全國同行業第11位;機械行業年營收百億元以上企業已有8個。「十三五」以來,安徽省機械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進步。省機械行業聯合會積極做好行業指導、行業服務工作,並聯手合工大智能製造研究院、省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聯盟等單位,不斷推進智能製造技術發展和應用。2016年,全省機械工業年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0299億元。「十三五」期間,我省機械行業重點產品較快增長。
  • 全國汽車物流行業年會即將召開_聯合會快訊_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汽車物流分會傾力打造,年度巨獻,2020全國汽車物流行業年會,與大咖面對面,盤點行業最IN熱點,領略行業最新趨勢,體會行業創新技術,洞見行業美好未來。參會單位名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人民日報: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2020中國汽車服務業兩會在上海臨港舉行
    ,中汽聯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鼎力支持下,由國機集團中國汽車工業配件銷售有限公司、國家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汽車後市場研究院、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燎申(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汽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汽協汽車技術研究院、中汽聯臨港全球汽車零部件創新中心承辦的以「守初心、擔使命、戰疫情」為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服務業兩會於
  • 中國汽車摩託車行業發展與檢測技術推進會順利召開
    本次推進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摩託車檢測認證聯盟主辦,天津汽車檢測中心承辦。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國內汽車摩託車生產企業代表、國內外汽車摩託車檢測機構代表200餘人出席了本次推進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汽車摩託車檢測認證聯盟理事長楊學桐、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偉、成都市副市長劉烈東先後為推進會做主題致辭。
  • 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 引領中國汽車新徵程——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視頻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區委常委陸祖芳、代理區長高香、副區長沈華棣,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吳劍鋒、處長章煒,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處長宋英傑
  • 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新能源發展態勢向好 私人消費大幅增長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新能源發展態勢向好,私人消費大幅增長記者:王琳琳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明顯向好。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扭轉了2019年下降的態勢,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產業供給能力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私人消費大幅增長。
  • 2019年全國GDP近百萬億 我國經濟長期趨勢依然向好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是短期的、可控的。在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疫情逐漸好轉的態勢下,我國經濟會逐漸走上平穩發展的軌道。從需求端角度看,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2019年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
  • 2020中國(日照)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閉幕聚焦「汽車智造 產鏈...
    本次大會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照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支持,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日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日照威奕汽車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圍繞「十四五」時期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格局、汽車行業政策導向、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2021汽車市場格局和消費趨勢等話題展開研討,謀劃日照發展汽車產業的路徑和方向,推進汽車產業「雙招雙引」和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汽車產業生態鏈
  • 網際網路影視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會上公布數字顯示,隨著網絡視頻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國家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網際網路影視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尤其疫情期間,網際網路影視產業蓬勃發展,擔負起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2020年上半年,有37部網絡電影票房分帳破千萬元,網絡電影報備數量暴增,大眾線上觀影習慣的轉移為網絡電影帶來流量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