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已提前超額完成對外...

2020-12-24 瀟湘晨報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廖 丹

12月22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莊國泰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面臨的嚴峻挑戰。

莊國泰指出,總的來看,我國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最突出的是「三個沒有根本改變」,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汙染排放和生態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保任重道遠。

莊國泰表示,下一步,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標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等遠景目標,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方向,堅持以降碳為總抓手,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並實現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協同增效。

莊國泰強調,大力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為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已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孔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新辦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下一步,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 生態環境部:2020年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 發布會參考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和「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綜合施策、精準施策,改進方法、把握節奏,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 【地評線】荔枝網評:提前超額完成目標,唱響中國「環保強音」
    特約評論員/張英豪   藍天越來越多,江河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近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9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總結回顧2020年重要生態環境工作進展,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考慮,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十三五」規劃綱要多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2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了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相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涵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我國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以降碳為總抓手 繼續深入打好汙染...
    日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過去五年這五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那麼「十四五」規劃中,生態環境保護又將聚焦哪些領域?
  • 中國與波札那籤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 開啟中博應對氣候...
    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旅遊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贈送的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波札那成功舉行。我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博代表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部部長凱倫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趙大使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挑戰,需要全世界攜手共同應對。
  • 我校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
    我校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將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 來源: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時間:2020-11-
  • 南寧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環境空氣品質目標任務
    截至今年12月20日,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藍天保衛戰確定的95%的目標任務;PM2.5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超額完成31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超額完成54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南寧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 生態環境部:「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 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當天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據記者了解,2019年,四川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初步核算,全省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為國家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 生態環境部李高: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做好碳中和工作
    電車匯消息:在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發表了主題演講。針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政策進程,李高提出了生態環境部正在做的工作。以下是演講實錄:氣候變化是重大全球性挑戰,事關人類未來和各國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 《2018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英文版)、《2019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英文版)出版發行
    《2018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英文版)收錄了生態環境部負責同志出席兩會記者會、部長通道、「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吹風會實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出席《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發布會實錄
  • 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科幻電影上映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孫秀豔)日前,我國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科幻電影《致命復活》在京首映。 據介紹,這部電影主要圍繞全球氣候變暖話題展開,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北京巨塢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歷時7年創作完成。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各國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1世紀》: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塗瑞和:就中國來講,可以說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從最初的跟隨者、參與者,逐步發展成較大貢獻者,到近年來成為引領者。這是基於中國國情、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和進入新時代以來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選擇。
  • 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新華社記者 成欣、高敬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3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黨建》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深入學習...
    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其中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圓滿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綠色底色和成色。一是戰略部署不斷加強,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全面提升。
  • 施懿宸:綠色保險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保險作為市場經濟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夠有效分散和轉移氣候災害損失、降低和預防氣候風險對資金的不利影響,已儼然成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重要方法。世界銀行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保險滲透率較高的國家在經歷自然災害後,GDP呈現正增長趨勢;反之,保險滲透率較低國家的GDP不僅呈負增長趨勢,而且可能經歷長期經濟衰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