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8年是國產電影元年,正在熱映的《我不是藥神》和即將上映的《邪不壓在》好像印證了從這個暑期開始正是如此,但是早在六月底,隨著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上映,這一導火線其實早已點燃。網上雖然好評如潮,但是在小二看來電影雖好可是並不值得。
2018年6月30日,由韓廷導演,李易峰 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於國內上映。電影講述的是主角鄭開司(李易峰飾)因被好友出賣,背負大量債款,被迫參加一場遊輪上的神秘遊戲並生產下來的故事。但縱觀始末,和它的原著作品《賭博默示錄》相比可謂是相差甚遠。
要說的話,原著屬於怎麼拍都拍不爛的故事,有著李易峰的加持,加上前期的一些宣傳,雖然表面觀眾緣不錯,但是比起原著,電影卻是毫無意義,更像是導演為了展現自己的一次炫技。
行,行,行,我知道你有病!
首先是設定上的,因為原著題材國內限制,故為了脫離設定,數學天才的主角,因少年事變而患有精神基本,從影片一開始就重複說著 「我有病」,具體在電影中的表現是主角受到刺激會在大腦中放CG,從而做出過激反應。電影前四十分鐘為了體現這一點龜速推動著劇情,接近一半的時間放在對電影本身毫無營養的位置,除了讓觀眾知道主角會發瘋可以說毫無作用,節奏緩慢差點看了以為走錯片場。到最後,為了賺錢還債並給母親治病,做好了必死打算的主角在快要登船居然開始逃跑,在影院看的時候是一臉懵逼,上一秒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秒慫是鬧哪樣。可是主角的病到電影結束了也沒有能夠體現出在電影中有任何作用。一定要說的話,主角每次發病總是會有很炫酷的特效展示其腦內的癲狂,要是沒了這特效還真不一點能有這麼多好評,這同樣也註定了,導演放棄了讓它成為經典。
好,好,好,我知道特效好!
如果說是如果是為了特效的話,幾次特效的場景也是極為不合理,整個全場就像是再看大型CG動畫,有種電影院看《爵跡》的感覺 。電影開場,伴隨著主角低沉的聲線「我有病「開始,便是一段長的沒有譜的」地鐵大逃殺「,幾次都覺得該結束了吧,突然又殺了個來回,只能趁這個時候使勁吃爆米花來緩解尷尬的氣氛。還有一段,主角無奈決定上船改命,卻在上船前一刻來了一個逆天大逃亡。說是整部電影最好看的片段也不為過,整個追逐節奏緊湊,場景酷炫,出人意料,導演節奏把控可謂是如火純青,說是年度最佳特攝片段我都信,但是最後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可愛的主角又犯病了,最後還是給人打暈帶走。這又讓人徹底無語,這電影到底在講什麼?如果是為了體現出主角內心的不安及自我保護,靠主角演技完全不需要花費如此大的手筆去推動劇情,諸如此類的場景在整場電影中比比皆是,幾句話可以解釋的原理,需要特效一點一點的不停演繹,這就造成了故事的拖沓,角色臺詞不精煉,為了讓觀眾明白而過度解說,但是我們觀眾是來看故事的,只想看劇中人做好自己劇中的角色,我們自然各有解讀,原著高潮迭起、懸疑刺激的劇本被這樣一拖當然失去了作品本身的味道,這也是為什麼原著中第一部中主角挑戰的第一個小遊戲能拍成132分鐘的超長片的原因吧。只能理解為,導演為了展現下自己的想法恰好拿到了一個不錯來的劇本,就這樣拍成了一個徒留外表的空殼故事吧。
對,對,對,你說的都是對!
最後說說演員的人物塑造。有人說這部電影中的李易峰終於有了自己的代表作,為了挑戰角色做出了許多許多犧牲。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從一個設定面癱的人物這種看到「演技」的,劇中的幾場動作鏡頭雖然聽說是李易峰親自上場但是隔著面具怎麼看到演技?無論大家怎麼看,反正我是直到醫院看見周冬雨的一瞬間為止,這部電影才算開始有了色彩。讓我想到了上一次看李易峰的電影還是《老炮兒》,他好像還是那個角色,在劇中飾演著演自己。其他人,從上船開始的,主角認識的所有人都抱有著各自的目的,可是這目的也太明顯了吧?刻意地掩飾著自己的欲望,說聯盟就聯盟,說背叛就背叛,這其中人物的反轉,為變而變,我作為觀眾看著這些皮上的演技,還真是真正做到了電影與觀眾「面對面」交流。電影中大量的解說臺詞也說明了這一點,生怕你不知道主角的病、要上的船、怎麼玩遊戲、主角如何獲勝,過長的解說能讓在座所以的觀眾都明白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不用思考,只要去看。這種體驗和我們每天都看的抖音短視頻有什麼區別?難道我們去電影院是為了看兩個小時的抖音大視頻嘛?
說到國產原著改編電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後面加個「爛片」總是無比的順嘴。原著好看我們都是知道的,到底是不是爛片我們觀眾心裡還不知道嘛,這部《動物世界》在豆瓣上七萬人給出評分7.3,可以說在觀眾的角度上來說不是爛片,也畢竟是讓大家看的爽了,無論是炫麗的特效還是對整場場電影的把控,無疑都在及格線以上,導演也確實花了很多心血在其中,我們都能在電影看到,但是作為一部改編的電影來說,這無疑是不及格的作品,原著中的主要劇情、遊戲、反轉完全照搬原著風格當然ok,畢竟是日本暢銷十年的作品。但是我們看看在原著之外,人物塑造、一些設定、整個節奏的把控,在看到整個電影的大局下,導演還是要去進行更多的學習吧。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棒的改編,原著中的郵輪是叫「希望號」,而這部作品是叫「命運號」,想要傳達的意思應該是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最後,我想說的是電影是一段很棒的故事,是一個傳遞思想的故事,我們知道特效可以做得很棒,但我們更想看的是一個更棒的故事。
夜半兩點,期待下一部電影,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