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上周被宕機事件,把許朝軍又推到了一個微妙的位置上:不僅僅是點點與啪啪,許朝軍與李開復,在更廣義上,許朝軍身上反映出了被切分得越來越碎的網際網路社區的貨幣化之路。而在其中,啪啪的貨幣化已然若隱若現了。
整個故事必須從許朝軍離開人人網說起。點點創立之初被人人網封殺,此事被解讀成立陳一舟與許朝軍的個人恩怨,但事實上,人人網內部當時還有另外一個表述。
2011年初,正是人人網面臨大量用戶流失之時。無論陳一舟多麼強調自己的白領用戶數量,但人人網內容的主力支柱,依然是在校大學生,而在2006年到2008年大量拓展高校用戶之後,「新生紅利」在2011年隨著一大批用戶的畢業面臨流失。此外,人人網包括狀態在內的快速內容產品已經被微博圍剿。在這種背景下,點點網的成立,無疑會將人人網剩下的日誌和圖片產品的價值轉移走。
顯然,陳一舟的判斷並不靠譜。而許朝軍在啪啪成立之前,面臨和陳一舟一樣的困境。點點作為一個深度閱讀的社會化媒體產品,本身並不是內容的出口,而是內容的提供商;但是點點無法從微薄或者QQ空間等產品導入用戶和內容——與點點調性最接近的人人網將其封殺了,而豆瓣無疑是直接的同質化競爭者,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於是,點點本質上面臨著內容成本和用戶成本都極高的局面。而造成這個局面的,是網際網路社區被各種平臺割裂與用戶時間碎片化雙重現象造成的。
許朝軍遇到了一個時代的難題,但啪啪幫助許朝軍破了這個局。
啪啪本質上解決了點點的兩個難題。在用戶上,啪啪用戶不與新浪微博用戶或者微信用戶衝突——啪啪提供一種內容形式,這種內容形式可以被多個平臺的用戶所使用,所以啪啪本身的用戶成本極低。此外,啪啪的UGC內容成本很低,啪啪用一種新的內容形式把用戶的一些內容同步到了自己平臺上。原本直接發布在SNS、微博、微信上的內容,首先進入啪啪生成然後再分發到平臺。從這個角度而言,啪啪硬生生地在用戶場景的鏈條上加上了自己的一環。
點點到啪啪的進化,幾乎就是一個平臺到跨平臺服務的變化。
而在這個平臺猶大效應泛濫的時代,啪啪這樣的服務更接近於貨幣化的方向。
模式其實很清晰,事實上,這種商業模式在人人網上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人人網相冊其實是最初級的輕博客,在單頁現實的圖文之中插入廣告和電商導購,就成為了最初級的社會化營銷。而人人網內容平臺的推薦可以向相冊導入流量,人人網相冊提供內容和廣告,最終有一定比例的流量在廣告上兌現。
而這些兌現的價值,最終是相冊主人(營銷帳號或者品牌帳號)與人人網平臺分成。再成熟些,就是淘寶網的商業模式了。點點,或者點點的原型tumblr的必由之路——這條路在中國走不通。因為它需要海量的用戶和UGC作為基礎。
但啪啪就不一樣了。有聲圖片組成的一個人工編輯的個性化頁面(可以是相冊、專輯或者其他任何一種形式),可以在任何一個平臺上呈現,無論是以相冊作為入口還是以其中單張照片作為入口,甚至是某一段錄音,某個人的語音作為入口,這種商業模式都成立。
啪啪的用戶提供內容和變現的渠道,啪啪提供廣告位,平臺提供用戶。完美的商業模式,但為時尚早。
這件事的第一驅動力還沒有出現,因為這些驅動力所支配的品牌、資金、影響力等等都還聚焦於微博和微信上。只有在微博和微信上難以廉價獲取用戶的服務,才會將目光轉移到啪啪。
這有些微妙。如果啪啪能堅持夠久,它有希望成為下一代「美麗說」。但是現在性價比夠高的用戶是不會為在啪啪上的營銷買單的。
除了一種特殊的服務。
在微信宣布嚴查違規應用之後,打曖昧經濟「擦邊球」的服務又失去了一個可以利用的平臺。對於他們而言,自建站的難度和風險已經非常高,微博用戶已經不買帳,微信被封殺,YY的大號頻道成本也很高……已經沒有多少大用戶基礎的平臺可以用了。
但是啪啪的前景夠好,用戶來源也足夠廣泛,最重要的是,種子用戶的獲取成本很低,傳播成本也很低。
於是乎,究竟是點點涉黃連累了啪啪,還是啪啪涉黃連累了點點在上周的宕機事件中已經不可查。但眾所周知的事情是:顯然,點點上的一個「美女小站」遠不如啪啪上的「美女語音圖」有吸引力。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說,啪啪這個境遇並不是悲劇。畢竟,大部分優秀的平臺和服務,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而熬過去,等到基礎用戶的性價比提升,品牌和營銷的資金開始向啪啪傾斜的時候,這又是一個精彩絕倫的好產品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