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誕生了很多繁華的城市,比如蘇杭從古代一直繁榮到了現代,但也有像開封這樣古代不可一世,現代卻境遇不是很好的城市。今天的主角也是一樣,這是一座曾經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明清時期因為京杭大運河路過這裡,所以漕運格外的發達,是那時候全國重要的樞紐城市以及商業都會,這裡叫做臨清。
可能很多人會對這座城市陌生,因為現在的這裡只是山東聊城這座四線城市的一個下轄縣,面積只有960平方千米,人口才82萬人。其經濟水平耶不是很好,2019年實現的GDP才233億,但在古代這裡可不一般,一直以來都被劃為城市,比如早在明朝弘治二年就升為了州,屬東昌府,在乾隆年間又升為直隸州,隸屬於山東省。
在那個時候,這裡可以說是中國排名前30的大城市,從明朝一直到清朝,繁榮了超過500年的時間。早在明朝,這裡雖然只是州城,但是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平級的州城,甚至超過了部分府城,是當時全國聞名的北方商業都會,規模在整個北方都堪稱數一數二的位置。因為明末時期,整個臨清城人口上百萬,在那個時候絕對是能排進全國前15的大城市了。
後來清代這裡的發展更上一層樓,一度成為山東甚至是整個華北數一數二的貿易中心,當年臨清鈔關的稅收就能夠證明這一點,要知道這裡的鈔關一建立後,成為了當時明朝八大鈔關之首,一度佔全國稅收1/4。當然這裡的衰落其實也與鈔關有著一些聯繫,畢竟給商人帶來了沉重負擔,而且還有其他城市的興起,大運河停止漕運時,就默默走向了沒落之路。
民國元年,這裡就被降級為了縣,後來雖然有短暫在民國成為專級市,但後來很快又被降級為縣級市,建國後這裡一度又成為一個普通的縣城,一直到1983年才又重新成為縣級市,但也始終只能是個縣級市,再也沒辦法繁華到能與府城相比。但現代這裡也不是沒有留下曾經繁華的證明,臨清鈔關就是最好的證明。
作為目前我國僅存的唯一運河鈔關。也是當年一個由戶部(相當於現在國家級部門)直接控制的鈔關,鼎盛時期面積達到了4萬平米,光是想像一下就能夠感受到當年的繁榮,雖說如今現存只有6千多平米了,但是原鈔關官員的住宅都還保存良好,你可以清楚看到那些住宅的豪華,聯想一下古代竟然會為這座城市打造這麼一座巨大的鈔關,足以證明這裡的繁華。
如今,這裡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速看起來似乎都不是很理想,雖然很難恢復到曾經輝煌的地位,但倒是很值得去旅遊一趟的,畢竟運河也算是世界級遺產了,這麼一座因為運河而繁榮,又因為運河而衰落的城市,絕對會是很多歷史愛好者的必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