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一樣李、蔡、柯三人,共同點真是太多了,不愧為臺灣的奇蹟與驕傲,不排除柯文哲在蔡英文之后角逐臺地區領導人大位,形成綠營接班三部曲。
1、都是所謂「本省人」家庭,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光復及1949年國民黨政權來臺前即在臺灣本省生活二代以上的家庭。
2、都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的皇民化家庭。為了彌補日本軍國主義在戰場上失利,二戰末期日本在臺灣推行了「皇民化運動」,凡是努力學習日語、日本文化、效忠天皇的臺灣人,就有機會成為「皇民」,據稱受封「皇民」的家庭佔當時臺灣總人口的約12%,其實日本的真正目的是日軍兵源枯竭,亟需臺灣青年上戰場,充當炮灰。
3、都有很高的學歷和精湛的專業。李登輝是農業經濟專家,蔡英文是國際貿易與談判專業學者,柯文哲是優秀的外科與急診醫生。
4、都通過所謂「民主選舉」,出任臺灣地區公職。
5、都具有較強烈的親日、媚日傾向,習慣於日式的生活,具備日本人的思維方式。
6、都在兩岸關係上的發言飄忽不定、前後不一,言不由衷,一個字:騙,三個字:騙很大。
——李登輝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父親李金龍任職警察,原為日據時期臺灣「警察療養院」裡的一名雜役,後進入警界成為殖民地的刑警。母親江錦,是「警察療養院」裡的一名洗衣工;爺爺叫李財生,據說是個鴉片販子。
李登輝為家裡的次子,上有年長他兩歲的哥哥李登欽,在臺灣日據時期被應徵入伍,二戰後期被日軍派往菲律賓,並在當地戰死,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灰;此外,他還有一個弟弟叫李炳男,從事貿易工作。夫人,曾文惠,系李的同學。1983年,李的兒子李憲文因患鼻癌過世,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有學者考證稱,李憲文系李登輝與其小姨子(曾文惠之妹)的私生子。
李登輝的日本姓氏「巖裡」非常冷僻,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雖然在日本擔任過刑警,但有學者表示還是很難將如此深奧的日本姓氏同李金龍的文化水準聯繫起來。由於李登輝父親李金龍身材矮小,而李登輝本人異常地高大,所以如此不相稱的對比也令人對李登輝的身世疑慮又加重了一分,據傳他是日本在臺浪人的私生子,繼養在李家。
李登輝在淡水中學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在校期間,他大多獨來獨往,唯一參加的團體活動是劍道訓練,並學會了忍、準、狠的要訣,於1941年中學畢業。同年,日本殖民當局推行「皇民化運動」,李登輝在該運動中更名為「巖裡政男」。
1944年,李登輝留學日本期間,在短暫的回臺受訓以後,再度編回日本千葉市千葉高射炮部隊做見習士官,但未及赴戰場,就在千葉迎接了日本的戰敗。
李登輝於1946年秋成為中共地下黨員,後因與其他同志產生矛盾,李登輝決定退出地下黨。也有一說,李參加的是臺共,臺共直接受日本共產黨領導,而非中共。
1960年李登輝被調查局逮捕,拘留四個半月。當時,李已是臺灣本省小有名氣的農業經濟專家,供職於農復會,他的上司沈宗瀚愛才心切,委託蔣彥士(浙江杭州人,時任「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負責人,系唯一擔任過行政院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秘書長三項要職的政界人物)向治安當局交涉,後來調查局對李登輝無罪釋放。
1971年8月,李在農復會的上司沈宗瀚將李登輝以農業專家的身份介紹給蔣經國。當時蔣經國正準備組閣,接掌最高權力,十分賞識他,勸進李登輝加入國民黨。同年10月,在經濟學者王作榮的介紹下,李登輝加入了中國國民黨。接替蔣經國出任國民黨主席與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打壓、清除國民黨內元老派與非主流派,加速推動國民黨的本土化,並開啟了李、扁當政20年的「文化臺獨」和「去中國化」,通過調整課綱,對島內年輕一代實施「臺獨」洗腦。
1991年4月30日,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同年,李登輝宣布「修憲」,將「國民大會」與「立法院」的選舉與被選舉範圍限定在了臺澎金馬地區。
1997年,李登輝再次通過「修憲」,實現「精省」,為行政區劃的「臺灣化」拉開了序幕。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對德國媒體公開宣布兩岸是「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即所謂的「兩國論」,嚴重損害了兩岸關係。
2000年卸任地區領導人之後16年來,被深綠臺聯黨及臺灣泛綠陣營奉為精神領袖,退而不休,並對時事多有評論。
李登輝主政期間,為進一步鞏固權力,以分階段「修憲」的方式,將「行政院長」、「司法院長」、「監察院長」、「考試院長」等要職的任免權集中到「總統」即自己的手中;將「大法官」、「監察委員」和「考試委員」的提名權歸於自己。同時,李登輝還提高了監督機關對「總統」彈劾罷免門檻,使自己根本不受制衡的約束。這樣,李登輝就通過權謀最終成為島內的「新威權」,也造成了臺灣畸形的政治形態。
——蔡英文
時至今日,蔡英文對於不少人來說,仍還是個謎一樣的人。她的感情生活、家族和資產,都沒有人真正搞得清楚。有調查顯示,蔡英文家族至少曾先後成立七八家公司,至今家族維持三家公司。
臺媒稱,蔡家的富裕很難從表面資產算出,尤其是房地產和土地價值更無法估計。但蔡家的發跡史始終是個謎一樣的「臺灣傳奇」。
美媒:蔡父原是「日本皇軍」的供應商。據臺媒近日轉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稱,蔡英文的父親原是一名「日本皇軍」供應商,其家族認為忠於日本是件榮譽,也因此致富。CNN報導稱,臺灣光復後,國民黨施行土地改革,窮苦的老百姓因此受惠,然而對許多民進黨人士尤其是大地主而言,卻是個不好的政策,因為很多民進黨黨員是當時臺灣的地主。馬時代的課綱微調,修正了二戰後由日本手中回收臺灣的史實,因此引起綠營的不滿,蔡520上臺後第一天,即被臺教育主管單位廢止。
網上一直有傳聞稱「蔡英文的父親為日軍修理戰鬥機打中國人」。但當時的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曾表示這是不實謠言。
事後,綠營又確認:蔡父曾被選派到日本學飛機修理。有臺媒稱,蔡家的資產多是靠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打拼累積下來。出生屏東楓港的蔡潔生,在日據時代時是少數被選派到日本學飛機修理的年輕機師,據稱還被派往中國東北。戰後,他返臺在當時臺北中山北路住家附近,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據悉,蔡父發現了一項商機,那就是低價批購駐臺美軍報廢的汽車,回收加以修理、美容後,再加成出售。蔡父就這樣一步步累積財富,再轉投房地產。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又稱,蔡英文的父親「年輕時學習機械,曾有修理民航機經驗,戰後以汽車維修為業白手起家」。
網友質疑:誰聽過臺灣屏東楓港有望族?現在一般的說法是蔡英文出身「屏東楓港客家望族」,但這一說法遭到網友的質疑:「誰聽過屏東楓港有望族?」「蔡潔生出生在屏東楓港菜市場後的矮房子裡,哪是什麼望族?」
據了解,蔡潔生早從1945年臺灣光復前就開始投資房地產,往後十年間,他所持有的地產約漲了七倍。就蔡英文父親修汽車發跡的故事,網友提出不少針對性的質疑:「蔡英文的阿公,自己住矮房子,給了蔡潔生多少錢,他才能買得起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的房產,開設修車場?」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臺北市能有幾輛車讓蔡潔生修車賺大錢?當時臺北市區有五家修車同業,有哪家同業修車修到跟蔡潔生一樣有錢?」
「蔡英文要告訴臺灣人,日本人戰敗要離開時,為什麼會把土地和株式會社留給她爸爸!」
專家說法:蔡家受日本皇民化影響極深。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曾撰文表示,蔡氏一家像李登輝家族一樣,受日本皇民化思想影響極深,他們也都是李登輝的積極崇拜者。蔡潔生早年曾在東北為日本人修理戰機,後來還到日本本土工廠工作過一段時間。蔡英文的哥哥蔡瀛南常年往返於日臺之間經商,也曾留學日本。
李家泉還表示,蔡英文在兄弟姐妹中排名老么,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日本人的名字叫「吉米牙(意思即小不點)」,全家習慣於日本式的生活方式。蔡家所交往的都是日本「昭和世代」的深綠大佬,從辜寬敏到黃昭堂、許世楷、羅福全等,都是日據時期的臺灣望族,也都是習慣於皇民思維的人,對日本有深厚感情。從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到李登輝一家,到「昭和世代」深綠大佬們,都是一脈相承的親日派。
蔡潔生奇蹟般地發家,讓蔡英文的孩提生活過得頗為優越。
——柯文哲
柯P自述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自閉症的一種),發言直接,深受學生與大眾喜愛。柯文哲自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以醫師省考全省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臺大醫院,投入急診與重症加護工作30年。
真的是庶民嗎?祖父,死於二二八事件,根據臺媒爆料,日據時期任新竹地方上的督學;父親,柯承發,擔任教師32年,為負擔其家中子女的學費,屆齡申請提前退休,到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擔任3年水電方面的監工,以賺取更高薪水,回臺灣後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管理人員,因精通日文,成為日企的顧問,家境因此轉好。妻子,陳佩琪,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與柯育有三子,但有關柯兒子的消息從未見有公開報導,又是一個謎一樣的家庭。
2014年參選臺北市長期間,柯文哲是臺灣公職人員競選中第一位利用網絡公開所有競選經費支出細目,並在募款金額達到法定經費上限時,主動關閉募款帳戶的候選人,後來引起民進黨臺南市長候選人賴清德跟進。
柯文哲去過廣東的黃花崗、看過河北的西柏坡,以及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對國共內戰頗感興趣,還是追劇一族,追的是大陸熱播的《北平無戰事》,「看共產黨是怎樣打敗國民黨的」。
目前,柯P的市長任期過半,政績平平,民調呈現死亡交叉。
兩岸心觀察,用心觀察兩岸。
【能在高峰頂上和你談統一,
也能在紅塵浪裡與妖魔鬼怪鬥智鬥勇。】
投稿和客服郵箱:laxgckf@126.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快速關注本號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本號讀者群進行交流,進群後請修改群名片:個人暱稱+所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