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經典武俠電影,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說看不懂

2020-08-29 池魚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採妮等人主演的武俠電影。

但我認為,《東邪西毒》其實是一部披著武俠電影外皮的純文藝片。


《東邪西毒》可能是王家衛所有作品中,最為用心的一部。不僅是拍攝周期相當長,攝影畫面巧妙的構景、令我嘆服不已的光影運用、大漠黃沙裡卻依舊能營造出美輪美奐的優美的配色,意味悠長的配樂,電影裡的每個角色,仿佛都活了過來,亦由此相得益彰的構建起了一片獨屬於王家衛的文藝江湖。


電影一開場,由哥哥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說了這樣一段獨白:「今年玉皇臨太歲,到處都有旱災,有旱災的地方一定有麻煩,有麻煩那我就有生意。我叫歐陽鋒,我的職業是替人解決麻煩的,就是幫助別人解除煩惱。」

這段臺詞其實就已經把整部片想說的都交代清楚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需要去解決。

本片以歐陽鋒的視角緩緩展開,電影裡零散的人物被歐陽鋒三言兩語串聯成了一個整體。這就好似人生的成長,一個又一個的人物出現,又一個個的離去。能記住他們的只有你,能忘記他們的也會是你。

電影裡的歐陽鋒是驕傲的,他寧願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成為自己的大嫂,也不願意對她說一句「我喜歡你」。這是很多人年輕時都犯過的錯誤,那些遺憾最終都留在了心底,成了每個失眠夜裡反反覆覆的呢喃。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不需要過多的糾結於人物間的對話,也不用過多的探尋他們之間的關係,畢竟一千萬個人眼裡有一千萬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本片。王家衛的電影從來不需要你去摳字眼,抓細節。你只需要安靜欣賞,最終會看到只屬於你的那片江湖。


影片從驚蟄,開始,每一個氣節的開始,歐陽鋒便說一人,每一個氣節的結束,也是一段回憶的結束。從頭至尾,歐陽鋒都沒有過多的去訴說自己,但他所說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他,其實也都是王家衛。


很多人都說看不懂這部電影在說什麼,我也看不懂。所以我便一次又一次的去看,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驚嘆。人生也是如此,沒誰能說自己看透了人生的意義,每每回顧過往,總能從過去發現一些不同的自己,幫助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說太多關於這部電影的情節,因為我明白,每個人的理解和每個人所看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東邪西毒》 這部披著武俠片外衣的文藝片,只能細細品味,最終你看的是江湖也好,人生也罷,它依舊是它。

最後以哥哥張國榮的一句話來結尾:「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相關焦點

  • 這部經典的武俠電影很少人知道 每一次看都讓我熱血沸騰
    我們都知道,最後一次武俠電影的巔峰時刻是在1992年到1994年,由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始,以陳嘉上的《精武英雄》終。中間還有徐克的《男兒當自強》合《東方不敗》最為人稱頌。但是,這期間還有一部電影最為經典,卻並沒有這些電影這麼好的名聲,那就是洪金寶導演的《一刀傾城》,也叫《神州第一刀》。
  • 這部經典的武俠電影很少人知道 我每次看都熱血沸騰
    我們都知道,最後一次武俠電影的巔峰時刻是在1992年到1994年,由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始,以陳嘉上的《精武英雄》終。中間還有徐克的《男兒當自強》和《東方不敗》最為人稱頌。從電影結構上來說,是一部典型的三段式電影,從開頭的背景介紹到三人不打不相識是第一段落,再到三人進京後經歷的種種事情,中間到王府比武是這一段的高潮,然後最後到戊戌變法的失敗,雙方在袁府的最終惡戰為結束。《一刀傾城》可以說是洪胖子最有才氣,最能抒發其胸臆的作品,當中有不少橋段、臺詞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無愧於經典這兩個字。
  • 華語武俠電影最後的巔峰《一代宗師》:王家衛帶你看不一樣的江湖
    武俠電影最好的年華留在了二十世紀,一眾動作明星為後世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少林寺》、《黃飛鴻》、以及由古龍、金庸、梁羽生等人創作的一眾武俠小說的改編作品。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一代動作明星的老去,武俠電影也逐漸式微,雖有佳作,但人才斷檔、武俠電影市場萎縮卻是不爭的事實。
  • 為武俠經典點燈,從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看中國文化的香港情懷
    王家衛拍武術片也許不是最好看的,但還沒人能拍出比他更高的武俠美學,電影武打畫面讓我著迷,讓我深陷《一代宗師》不可自拔的,卻依然是王家衛式的風花雪月與浪漫情懷。《一代宗師》提到武學之道三境界: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我想萬物道理皆然,我在《一代宗師》裡重新認識王家衛,也讓王家衛帶著我看過一回天地。
  • 中國獨有的10部最經典武俠電影,你不得不看!
    而武俠電影,就是這種文化的一種最好的體現。小編今天為大家腿甲10部最經典的中國武俠電影,劍走江湖意難忘,今天讓大家過個癮!其中,不乏經典設計,如令狐衝演練「獨孤九劍」,劍在舞者手,身上纏繞飛騰,陽春白雪又似風卷梨花,人與劍交相呼應,觀者如醉如痴。片中人物眾多,性格鮮明,林青霞的東方不敗造型兼容日本民族服裝,俊美威武,極有東方神韻,為後來者競相效仿,成為新武俠片最具代表的經典人物。
  • 經典回眸 |《一代宗師》:高山流水遇知音,與王家衛久別重逢
    華語電影界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每一個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作為一個中國導演,最終要以一部武俠片來檢驗水準」云云。的確,美國有西部片,日本有武士片,而武俠電影,則為中國所獨有。 其實中國武俠片被誤拍成「武打片」很多年,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黃飛鴻》系列之後真正的武俠片已經非常罕見。
  • 豆瓣排名:最經典的10部武俠電影,你都看過哪幾部?經典已成永恆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俠客夢,白衣仗劍、笑傲江湖……但是回歸現實,我們只能在電影中實現自己的俠客夢了,關於武俠的電影有很多,那麼就讓我們看看,最經典的10部武俠電影有哪些吧?經典已成永恆,不可複製,不可超越。
  • 武俠迷陣地 經典武俠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摒棄傳統武俠偏中舞臺程式化的武打動作設計,鏡頭角度多變,運用快速剪接使每個動作呈現運動中的節奏感,氣勢凌厲,力破萬鈞。其中,不乏經典設計,如令狐衝演練「獨孤九劍」,劍在舞者手,身上纏繞飛騰,陽春白雪又似風卷梨花,人與劍交相呼應,觀者如醉如痴。片中人物眾多,性格鮮明,林青霞的東方不敗造型兼容日本民族服裝,俊美威武,極有東方神韻,為後來者競相效仿,成為新武俠片最具代表的經典人物。
  • 王家衛:一生與影共舞,香港電影五十年一遇的電影天才導演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強烈的象徵性,且帶有濃濃的王氏風格--凌厲與慢鏡交相輝映,喜用緩慢的節奏,配以適當的音樂,帶出電影的氛圍。他把武俠、阿飛、殺手們的江湖世界作為動蕩、偶然、冷漠的城市生活的隱喻基點,支撐起了現代人的內在焦慮和符碼化、模式化的外在生存。
  • 懷舊:十部超經典香港武俠電影
    ,《滄海一聲笑》也成了影史經典,電影從藝術上開創了一個時代,同時也詮釋了中國武俠的魅力。超越了前作的經典武俠。,算是徐老鬼的敗筆之一,但是多年後很詭異的讓人翻出來看卻覺得影響深刻,因為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武俠電影,主角的悲情色彩和內心掙扎讓這部電影顯得尤為亮眼。
  • 金庸影響華語電影:徐克王家衛迎來港式武俠高峰
    邵氏影業當時大力推行國語片,發行渠道深入東南亞,其規模和組織都非普通電影公司可比,加上大力推行「邵氏綜藝體弧形闊銀幕」這類新技術,即使戲曲電影,也請李翰祥這樣的電影大師來把舵,推出了系列精品,包括《梁山伯與祝英臺》、《江山美人》等口碑票房都爆棚的佳作,1960年代中期,繼《大醉俠》和《獨臂刀》後,邵氏又喊出「彩色武俠新世紀「的口號,武俠片全面革新的時代到來,而金庸的作品因為太過厚重
  • 30部經典武俠電影推薦(包括系列電影)
    武俠電影可能是中國為世界貢獻的最為重要的電影類型,除了其奇觀性,能夠使得其成為中國標籤的原因還在於,它有意傳承江湖俠義、展現愛恨情仇、呈現古典詩意,營造山水意境,以及對酒館、茶館、飯館中歷史人間百態的囊括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
  • 金庸認可的武俠電影,究竟是什麼模樣?
    關於金庸,關於武俠片,他有些話不得不說。「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神鵰俠侶》裡的一句話,似乎成了金庸武俠影視江湖的寫照。 曾有人說過,在港臺和內地,只要懂中文的人都看過金庸。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一個活躍在一線的香港導演,都或多或少接觸過金庸的創作。
  • 為什麼金庸說徐克根本不懂武俠?
    記得有個採訪,金庸先生說徐克根本就不懂武俠,對於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評價就兩個字:瞎改!後來還打電話給徐克說:「徐克我與你仍為朋友,但是以後買我小說拍電影還是算了吧!」從此徐克就再也沒有拍過金庸先生的作品。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演員不會真功夫,以及編劇導演等對於武俠電影並沒有專業的製作經驗等因素,早期的武俠電影都帶著特效鬥法的特徵,眾人的打鬥也只能依靠強大的鬥法特效,觀眾還看不到後來的武器激烈的交戰以及輕功與飛天遁地等部分,特效運用佔了很大的比重。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兩位資深功夫片迷都不約而同的向《火燒紅蓮寺》致敬,間接地說明了這部武俠作品在當時受到的歡迎程度,而在當時因為電影動作指導的缺席、演員不會真功夫,以及編劇導演等對於武俠電影並沒有專業的製作經驗等因素,早期的武俠電影都帶著特效鬥法的特徵,眾人的打鬥也只能依靠強大的鬥法特效,觀眾還看不到後來的武器激烈的交戰以及輕功與飛天遁地等部分,特效運用佔了很大的比重
  • 周星馳鞏俐這部電影堪稱經典,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這個版本
    周星馳鞏俐這部電影堪稱經典,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這個版本鞏俐很早就在香港這邊發展,成為了搭乘香港電影快車成功躋身國際影后的演員,可以說鞏俐能夠有今天的地位,和香港電影是分不開的,當初鞏俐和周星馳合作了好幾部電影,現在只要在電視上進行播放,大家也都還會是興致勃勃的觀看。
  • 影評 丨 醉生夢死一杯無:王家衛的另類武俠
    瑣碎支離的記憶、難以理解的出場順序、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追求藝術和美的敘述角度,都仿佛給這部佳作蒙上了一層迷霧。「佛典有雲,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它關注的並非是傳統武俠中的恩怨情仇,而是人心之動——最令人迷醉,也最令人心傷的情。
  • 從《新倚天屠龍記》看金庸武俠電影
    金大俠已駕鶴西歸,武俠文化已不復昔日輝煌。各位,和筆者一起重溫一下金庸武俠電影的興衰史。其實金老的電影有很多版,不過老版如邵氏武俠片,今天看來,毫無金式武俠的美感,因此不在討論之列。張多福的陳家洛,達式常的乾隆都比較符合原著人物,據說是第一部金庸先生親自改編的電影。該片是許鞍華導演執導,在內地拍攝。上部杭州紅花會和乾隆鬥法,顯示出群雄以武犯禁的江湖豪情,尤其是在六和塔的橋段更充分表現江南旖旎風光。下部在西北荒漠,紅花會聯合回疆義軍大敗鐵甲軍也有壯觀的戰爭場面。《笑傲江湖》:徐克作品,許冠傑的令狐衝瀟灑不羈,張敏的任盈盈面冷心熱,葉童的嶽靈珊古靈精怪。
  • 前有《劍王朝》,現有《無名狂》,馮小剛終究是不懂武俠
    而事實上此片除了武俠這個標籤外,是貨真價實的小成本小製作,沒有大導演,也沒有一個出名的主演,反正看完全片我都叫不出一個演員的名字,唯一的亮點倒是此片的監製馮小剛。這倒也不怪他,畢竟成長文化不同,武俠電影向來都是將武俠文化發揚光大的香港電影人的強項,內地導演拍不好武俠片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