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雞"變"春雞" 老外點中餐 菜名有"譜"可依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昨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市外辦聯合「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為全國2158道中餐飯菜英譯名定出規範。

    據了解,新出版的《美食譯苑》涵蓋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從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並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這次取消了之前不少已有「洋名」的部分菜品的翻譯,而代之以新譯法,或者採用簡單的音譯,或者根據食材、烹飪方法進行意譯。

    比如「四喜丸子」,有的餐館菜單早已將其譯為「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北京市有關方面認為此譯很生硬,雖然「頗有喜感」,但是嚴重不準確,因此主張譯作「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意思是「肉湯中燉的豬肉丸」。

    北京有關方面專家舉例說,「童子雞」此前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不僅不雅,而且語義不確。在民間,童子雞又被稱為「春雞」,結合英語中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年齡特徵的習慣,他們將「童子雞」正名為「Spring chicken」。

    上海進才中學英語教師、目前正在英國曼徹斯特一所中學訪問講學的康鋒容昨向記者表示,「童子雞」譯作「Spring chicken」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譯法,既做到了雅致,又比較上口。

    部分接觸到《美食譯苑》的網友介紹,此書還對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白靈菇扣鴨掌、脆皮雞、豉汁牛仔骨、雜碎等菜品的翻譯都做了調整,而餃子、佛跳牆、驢打滾等則採用了音譯。

     Mapo Tofu(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舊譯:Pock-marked old woman's beancurd;滿臉麻子的老太婆的豆腐    

 【部分菜名的規範譯法】

     Saute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舊譯:pork Ants climbing a tree;螞蟻們在爬樹

     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舊譯:「Man-and-wife」lung slices;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Tossed black and white fungus

    舊譯:Two ears tossed together;兩隻耳朵攪拌在一起   

  【專家說法】

    該叫啥,交給生活「大浪淘沙」

    記者劉功虎

    昨日,華中師範大學語言學副教授王雪峰、上海進才中學英語教師康鋒容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我國餐飲市場高度發達,地方菜品琳琅滿目,方言形形色色,隨著境外遊客日益增多,都面臨一個菜品「漢譯英」的問題。既然眾「口」難調,菜品該用什麼「洋名」,不如交由市場、消費者自己定奪,或者就按大家約定俗成、更易接受的稱呼即可。

    王雪峰以「四喜丸子」為例,認為北京此次定案的「肉湯中燉的豬肉丸」語義的確是準了,但是那個「喜」字的意味全給消掉了,看了讓人一點食慾都沒有。王雪峰認為,中國人聚餐不僅要吃得舒坦,還要圖個好彩頭,沒有了「歡喜」的意味,那個翻譯就是不成功的。「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雖不是很雅,但是好玩,如被市場和消費者廣泛認可並形成口碑流傳,那麼政府就不必強行糾偏。類似的還有「醉蟹」,以往譯作「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幽默效果就很強烈,最好不要再改。

    王雪峰認為,北京市這次搞的規範,不排除背後有商業利益推動,涉嫌「炒作」書籍以牟利。

    康鋒容則認為,即使某些部門的人英語水平很高,智商也很高,但是畢竟沒有千千萬萬的消費者智慧豐富。讓生活去大浪淘沙,約定俗成。任何統一的規範,如果不被市場接受,最終也規範不了多久,行之不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許是中餐翻譯的不二法門。

    記者搜索新浪、鳳凰等站點網友留言,多數認為對於中餐菜品漢譯英,應採取「菜名主體音譯,後面括弧標註主要原料」的做法。「老外如果喜歡吃,自然會去了解名字背後的含義」。

     Yuxiang shredded pork

    舊譯:Fish-fragrant pork slivers;魚香味的豬肉絲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舊譯:Red-braised lion's heads;燒紅了的獅子腦袋

     Steam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

    舊譯:Mouth-watering chicken;口水浸泡的雞

     Liquor-soaked chicken

    舊譯:Drunken chicken;喝高了的雞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杜平)

相關焦點

  • 「童子雞」譯為「春雞」 2158道中餐定統一英譯名
    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中國菜名神翻譯...老外看了不會報警麼?
    雖然這個翻譯咋一看雲裡霧裡,但卻有幾分神翻譯的感覺。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菜走出了國門,在撫慰眾多海外華人的鄉愁時,也逐漸徵服了外國食友的胃,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挑剔的謝耳朵都時常吃中餐。然而,在中餐「走出去」過程中,菜名翻譯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時常能看到一些驚人的菜名翻譯。
  • 讓老外「害怕」的5道中國菜名,看到他們的理解後,網友尷尬不已
    讓老外「害怕」的5道中國菜名,看到他們的理解後,網友尷尬不已中國文化博大精神,在美食方面的理解更是精闢,是被大家公認的美食大國,受到老外的廣泛好評,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料理都能被老外接受,有很多的菜餚連面都沒見過就能讓老外「害怕」,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讓老外
  • 郭家的「夫妻肺片」成了「史密斯夫婦」,面對中餐,美國人這樣報菜名
    天下何處無中餐?中餐處處有川菜!特別是美國的中餐館,什麼上海菜、廣東菜館子,麻婆豆腐之類是所有中餐館必備的壓箱底的手藝。不過既然是川菜館,又哪裡跑來的「史密斯夫婦」呢?鬧半天,原來是——夫妻肺片。在當地的美食點評網站Yelp上,Pepper Twins的總體評價為四星,不過確實有不少顧客在點評裡給於了五星評價,還紛紛發言稱讚。這一點相當不容易。大多數開在美國的中餐館,即便是中國人在經營、中國廚子在做飯,做出來的依然是變種中餐。如果仔細了解一下美國人對中餐的印象,會發現一些老美報出的中餐菜名,都是中國國內很少知道的。
  • 中國文化真是太博大啦,看看老外如何解讀中國菜名!
    看這道鴨子的菜名被翻的,老外吃的時候真的不會有心理陰影嗎??正確譯法:Griddle cooked(乾鍋)+ fish head (魚頭)/+ spring chicken(童子雞)/+rabbit(兔肉)恐怖型1.野山椒牛肉You and your family(你和你的家人)難道進入了人肉叉燒包店?還是上演現實版《電鋸驚魂》?太沒人性了!!
  • 老外最愛的中餐都是什麼鬼?澳洲華人爆笑大吐槽
    我都不知道有這個,因為這個菜,買車的manager給我便宜了200@本質櫻吹:sweet sour whatever@小米撒點王鹽鹽:宮保雞丁,腰果蝦仁@WANGYUXXXX:x雞 x牛 x={orange, sesame, general tso, stir fry@無恥之徒Jason:檸檬雞@EarlyBird_:覺得外國人吃中餐有點誇張
  • 【快報·娛樂】老外最愛的中餐都是什麼鬼?澳洲華人爆笑大吐槽
    的美好家居日記:蒙古牛,陳皮雞,春卷——每次都點這幾樣,還覺得自己太懂中餐了,翻菜單都帶著滿滿的自信哈~~@夏大帥可勁兒帥:不是宮保雞丁的宮保雞丁。@______AW:蝦餃和炒河粉……@華仔-茶隼:我帶老澳同學吃中餐 丫連點三次芝麻雞 放棄拯救他了@不能吃的大胃哥:加拿大人必須ginger beef@糾結回國的奧殿:orange chicken。。。。我覺得無比難吃而且特麼根本就不是中國菜好嗎!
  • 它是米其林餐廳「硬菜」,有著抽象的菜名,在中國卻是「廉價品」
    中餐和西餐,如果拿來比較的話,你覺得哪一種「更勝一籌」?每個人的看法都可能不同,關於美食的比較意義不大,要知道中華美食和西方佳餚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在我們看來中餐更符合我們的口味,同樣的,在他們眼裡西餐才是他們的心頭愛,這點無可厚非,畢竟這還需看個人的口味,著實是很難分出個高下來。
  • 把歪國人直接嚇傻的那些英文菜名,你聽過幾個?
    童子雞、夫妻肺片、獅子頭等再平常不過的中國菜,一旦經過某些人的英譯就能把老外嚇尿!把我們笑尿!
  • 「old and dry mother」這些把歪國人直接嚇傻的英文菜名,你聽過幾個?
    童子雞、夫妻肺片、獅子頭等再平常不過的中國菜,一旦經過某些人的英譯就能把老外嚇尿!把我們笑尿!
  • 為什麼很多老外都喜歡用中文紋身?難道這就是「神秘的東方力量」
    因為她平時超愛點中餐外賣,她媽媽跟她開玩笑說,「你這麼愛吃中餐,乾脆把中餐紋身上算了!」於是,這妹子真的就把幾道菜名四四方方地紋在身上了……現在這個妹子火得不得了,不知道這些字的涵義的老外們覺得她很酷,能看懂這些菜名的中國網友則覺得,這都啥……"酸甜雞"、"牛肉炒飯"、"雞蛋炒飯"、"雞球"這四個菜名,看起來就不太好吃的亞子……大家紛紛表示,小妹你如果來一次中國,可能全身都不夠紋了。
  • 明明分量足,為何老外還是吐槽中餐吃不飽?看清吃法後:難怪了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對於中餐我們可以說是熟悉的不能夠再熟悉了。雖然說我們有很多的家常菜確實不管是從什麼方面看上去都顯得非常的普通,可是有一點我們還是能夠保證的,那就是它的味道和分量。相信吃過西餐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西餐雖然說精緻,但是不管是在分量上面還是在口味上面其實與中餐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說個老實話小編吃過好幾次西餐,基本上沒有一次是吃飽了的。
  • 老外吐槽中餐吃不飽,得知真相的網友哭笑不得:這樣能吃飽才怪!
    隨著現在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所以說我們中國有很多食物也都讓很多老外都是非常關注的,會有很多老外也是不遠萬裡來到我們中國,想品嘗一下我們中國的一些特色美食,但是因為國家不同飲食習慣不一樣,所以說在吃東西的時候,可能外國人不太了解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所以就會鬧出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老外吐槽中餐吃不飽,得知真相的網友哭笑不得:這樣能吃飽才怪!
  • 美國名廚diss美式中餐被罵慘,卻引來中國網友力挺
    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顯示:美國有93%的成年人都吃過中餐,10~13歲的小孩有39%喜歡中餐,只有9%的小孩喜歡自己從小吃的美國菜。光是北美地區就有46000多家中餐館,這些星羅棋布的中餐館已經超過了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的分布量。
  • 澳媒盤點嚇壞老外的中餐英譯
    很多老外們坦言,有的時候去中餐館吃飯是一件很具有挑戰的事情!如果你不確定要吃什麼,老外們口口相傳的吃中餐秘籍還是點一下那些有圖片的菜品,唉,愚蠢的歪果仁!你們不知道圖片和現實永遠都是賣家秀賣家秀的關係嗎?當然了,即使看到了圖片,但是老外們表示碰到以下這些無敵的菜品,也是懵懵的。
  • 黎諾懿自認反面教材 望小春雞精通四語
    黎諾懿自認反面教材 望小春雞精通四語該新聞包含視頻,即將在公眾號tvbvideo藝人黎諾懿與太太李潔瑩(Nicole)趁著暑假,為兩歲多的囝囝黎峰睿(小春雞)安排了不少節目。黎諾懿找來名師Ricky教琴,Ricky耐心教導,小春雞卻耐性不足,要爸爸出動車仔及貼紙引導他坐定定,之後又要媽咪陪住一齊彈琴,首堂課已叫父母出盡法寶。
  • 英國妹子把中餐外賣紋在身上?外國人為啥這麼喜歡中文紋身……
    但我們都知道,紋身一旦紋上了,就不是輕易能夠去掉的,所以紋身的圖案,按說都應該是人們仔細思考一番的結果…但不知道為啥,總有些人的紋身看起來,就跟鬧著玩一樣,當你看到他紋身的那一刻,你感覺自己仿佛是在地鐵裡看手機的老頭…前不久,一名十九歲的英國姑娘就給自己搞了個十分獨特的紋身,她用中文紋了四道菜名…而原因也很清奇,是因為這位妹子平時自己喜歡吃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