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科幻巨作《星際穿越》重磅上映,成為當年的「年度神片」,將時空概念與想像延伸到外太空加之愛的升華,使其豆瓣斬獲9.3的超高評分,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成為一部使人震撼的現象級大片。
而今定檔8月2日重映的消息驚喜了無數人,院線在經歷了大半年的影視寒冬後,終於迎來了曙光。國家電影總局的一紙批文剛剛下發,就讓無數業內從業者和影迷歡呼不已,影院相較於其他娛樂產業,實在是沉睡太久了。電影能坐在家中用手機、電腦甚至其他電子產品觀看,都不如熒幕和音響直接給人帶來的震撼更直接更宏大。趁著影片重映的契機,我們來聊一聊《星際穿越》背後蘊藏的東西。
要說《星際穿越》,首先要提的就是影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這個被廣大科幻影迷奉為神的導演,先後拍攝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電影,部部都是史詩級巨作,一直穩居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列。此次重映的消息無論是對於百廢待興的電影業,還是對於科幻電影狂熱愛好者都是一個驚天的喜訊。自8.2重映以來,首日票房就突破千萬,穩居不下。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腦洞大開提出一些新概念,如莫比烏斯式的時間循環、抽象的五維空間、驚險刺激的衝動穿越......但這些奇思妙想又都是有根有據的,他甚至請了基普·索恩為代表的天體物理學家作為顧問,並得到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的首肯。霍金曾在受訪時說,《星際穿越》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影響,他想去太空親身體驗失重感。
言歸正傳,在好萊塢大片中,這種「地球遭遇危機,英雄挺身而出營救世界」的劇情太過於俗套陳舊了。但《星際穿越》較其他影片不同的是,在片中沒有什麼超級英雄。05年,諾蘭拍攝的《俠影之謎》橫空出世,喚起了此前消弭已久的漫畫英雄類電影,使其再度成為大熱題材,興起了大批量以超級英雄為主角的各類科幻片。即使是在純科幻類電影中,超級英雄的人設,也是司空見慣的模式,主角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特異功能傍身。
但《星際穿越》中的男主不同,他不是什麼超級英雄,他的身份是農民、工程師,前太空人,只擁有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和一些稍微高於常人的科學知識儲備。除此之外,他就是一個愛喝啤酒、種玉米的西部牛仔。這樣的設定,為影片「硬科幻」增添了許多可信度。
一個天生擁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的人算不上什麼英雄,唯有那些會受傷、會難過的平凡人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當你真正進入影院細細品味這部電影時,你會發現雖然劇情大致走向俗套,但導演有著濃厚的人文情懷。回顧他的電影歷程就知道,他最擅長的就是在已有的電影上做出革新,一些日漸陳舊的電影類型,經過他的打磨,會加深社會影響力和思考深度,使電影再度煥發新機。
女主布蘭德在電影中有段經典的臺詞,就能充分的體現導演所要表達的全部主旨,愛的主題始終貫穿在全片中。
愛不是人類發明的東西,它一直存在,強大且富有意義。愛是一種力量,能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也許我們應該相信它,儘管我們還不能真正地理解它。
此時的觀眾可能還無法接受這樣的設定,覺得太過於矯情。
後來當庫伯意識到,拯救人類的能量蘊含在自己與女兒之間的默契,蘊含在父女之間超越時空的永恆之「愛」中,在父女倆動情的對話中,觀眾似乎開始接受了。
再到最後,庫珀為了拯救世界和生命,忍痛告別了女兒,決定踏上遙遠的星系銀河的路,而布蘭德為了人類繁衍的大愛,孤身一人在新的星球,她堅毅的站在那,背後是人類胚胎正在基地裡被培育著。此時,觀眾才心悅誠服的接受:愛是拯救人類最後的出路。
就如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總會有人會不顧一切甚至是犧牲自己,也要挽救人類的命運,因為諾蘭認為也許唯一比量子物理學更難於觀測的是人類情感的本質——那就是人類獨有的「愛」,這其實也就是人類得以「重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類的夢想始終是以愛為動力的,愛可以穿越時空,愛可以橫跨一切,所以愛才能成為實現一切的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