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做文明事
做文明市民,必須做文明事。倡導文明辦事,營造規範有序的社會生活環境,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為規範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禮儀,本輯主要收集了辦公、會議、訪問、接待、宴請、饋贈、涉外等公共社會活動中應注意的基本規範和禮儀,特別是根據疫情防控的形勢,在宴請用餐方面增加了「提倡使用公勺公筷」「拒食野生動物」等內容。
(一)辦公
1、維護形象
(1)著裝得體
在工作時間,儀容應端莊、得體。如果有統一著裝要求,工作時間應穿規定服裝。沒有統一著裝要求的,穿著要適應職業特點,不應過於豔麗、華貴,更不應過於暴露。運動裝、旅遊鞋、短褲、拖鞋等都不適宜在辦公時間穿著。
(2)妝飾簡約
在辦公時,化妝宜莊重、素雅。飾物以不戴或少戴為宜。不可珠光寶氣,濃妝豔抹;也不可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3)談吐優雅
在辦公場所應輕聲說話,不要喧譁。與他人交談要注意語氣措辭。要著重談論與工作有關的話題,不要海闊天空;不要講粗俗的話。
(4)精力旺盛
在辦公時間應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可睡眼惺忪,無精打採。
(5)環境整潔
保持辦公室窗明几淨,整潔有序。桌面要經常收拾,及時整理文件資料,辦公用品、用具要擺放整齊。
2、待人接物
(1)同事關係
對同事的困難應主動問詢,表示關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力給予幫忙。
物質上的往來應一清二楚。同事之間互相借錢、借物等,應及時歸還,以免因遺忘引起誤會。
不在背後議論同事的隱私。
對自己的失誤或同事間的誤會,應主動道歉說明。
與異性同事相處,應保持適當距離,注意語言和行為文明。
(2)上下級關係
尊重領導並注意維護領導的威信。
領導講話要認真傾聽,領導蒞臨時應起立致意,說話辦事注意不要越位。
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要想方設法完成,主動為領導出主意、提建議,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
要尊重下屬,在布置工作時,態度要親切溫和,不擺架子,不以勢壓人,善於聽取下屬的意見和建議,對下屬多肯定、多鼓勵。
要寬待下屬,對下屬的失禮、失誤,應以寬容的胸懷對待,盡力幫助下屬改正錯誤,而不能動輒打擊、處罰,更不能挾私報復。
(3)訪客關係
對待登門來訪者,要以禮相待。客人來訪,應主動起身迎接,熱情問候,不要不理不問。稱呼上要有禮貌,談話中應有問必答,不厭其煩。客人告辭時,應起身相送,握手作別,互道再見。
遇到人民群眾上門相求,要按照有關政策和規定,真心實意地幫助來訪者,不講任何條件,不推諉扯皮,更不能愚弄、欺騙對方。
對來訪者要平等對待,不要親疏有別,更不可憑藉個人好惡行事,讓群眾感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
3、注意規範
(1)引見客人規範
引見客人時,通常應走在客人左前方與客人保持一定距離,忌把背影留給客人。
在引見客人的同時,可以隨機講一些得體的話或介紹一下本單位的概況,不應只顧悶頭走路。
在進領導辦公室之前,應先輕輕叩門,得到允許後方可進入,切不可貿然闖入。叩門時應用手指關節輕叩,不可用力拍打。
進入辦公室後,應先向領導點頭致意,再把客人介紹給領導。介紹時需注意措辭,應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著對方。
介紹的順序一般是先把客人介紹給主人,把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如果有多位客人同時來訪,應按照職務的高低,按順序介紹。
在領導起立或與客人告別後,再引領客人走出辦公室。出門後應輕輕把門帶上,切忌關門用力過重。
(2)遞接物品規範
在遞物時,應雙手遞,以示對對方的尊重。如果是文件、名片等,應將正面朝向對方;如果是尖利的物品,應將尖利一方朝向自己,而不應指向對方。
在接物時,應雙手接,對接過來的物品要表示關注,同時要點頭示意或道謝,不能漫不經心。
(二)會議
1、組織者
會議組織者是會議的策劃者和服務者,應對會議進行嚴密的組織,為會議的有序進行提供各種服務。
2、主持人
如果是站立主持,應雙腿併攏,腰背挺直。單手持稿時,應右手持稿的中底部;雙手持稿時,應與胸齊高。坐姿主持時,應身體挺立,雙臂前伸,兩手輕按於桌沿。主持過程中,切忌出現搔頭、揉眼、蹺腿等不雅動作。
主持人應根據會議性質調節會議氣氛,如莊重、活潑等。
主持人在主持會議時,對會場上的熟人不宜打招呼,也不宜寒暄閒談;會議開始前或會議休息時間可點頭、微笑致意。
3、發言者
發言時要掌握好語速、語調、音量,開始和結束時可以用鞠躬或起立等方式致謝。
要自謙自重。在發言時,不應自吹自擂,少用「我」字,應力戒自我推銷、自我宣傳和自我肯定。
要尊重聽眾。發言時要著裝整潔端正,妝飾得體;發言結束時,要先道一聲「謝謝大家」,再欠身施禮,然後才能退場。
4、與會者
與會者著裝應符合禮儀規範,衣著整潔,儀表大方。應嚴格遵守會議時間、議程。
應按順序入場、退場。入場順序一般為:先內賓,後賓客;先群眾,後領導。退場順序一般為:先賓客,後內賓;先領導,後群眾。
應專心「聽會」,做好記錄。
發言應服從會議安排,或徵得主持人的許可。
與會者應注意以下禁忌:
不得早退或無故缺席。
不得在會場隨意走動。
禁止有礙視聽的不良舉止和噪音。不得讓個人通訊設備發出聲響,更不得在會場旁若無人地大聲接聽電話。
會間不得交頭接耳,不得閉目養神,不要吸菸,不得傳閱與會議無關的讀物。
(三)訪問
1、客隨主便的原則
外出進行公務時的參觀訪問,一般都經過了東道主的精心設計和安排,個別的活動還經過了當地上級的審批,應當尊重主人的意願,客隨主便,服從安排。
客隨主便,是禮貌的表現;服從主人的安排,是尊重對方的行為。主人的安排,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對主人的安排和建議不得生硬地拒絕。
客隨主便是一個重要原則。既不失禮,又不提過多的要求。這樣做,會給東道主留下友好的印象。
2、尊重當地風俗的原則
到一個新地方,要服從主人的安排,入鄉隨俗。尤其是出國訪問或到少數民族地區時更要注意嚴格遵守當地風俗。
3、遵守「自費項目自己付費」的原則
參觀訪問時,需自費的項目要自己主動付費,以免增加主人的負擔。
以上三個原則,是參觀訪問要認真遵守的,也是作客的基本禮貌,在參觀訪問的場合要非常注意。
(四)接待
1、確定迎送規格
迎送陪同人員的規格,應根據來訪主賓的身份、訪問目的、時間長短和重要程度等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接待方可安排業務對口的副職或職位相當的人士出面迎送陪同,迎送陪同時其他人員不宜過多。
2、把握抵離時間
迎送人員應於賓客抵達之前到達迎送地點。但由於天氣變化等多種因素,出現賓客乘坐的交通工具不能準時到達情況時,需要密切關注賓客的準確到達時間,並及時通知相關迎送人員。
3、準備休息場
迎送較高級別賓客時,應提前在迎送地點備好貴賓休息室、飲料等,以供貴賓和主要迎送人員等候、交談、休息時使用。
4、辦理相關手續
規格較高的賓客乘交通工具抵離當地,接待人員應提前為其協調安排好交通工具和酒店入住等,並辦妥相關手續,以保證貴賓順利通行。
5、做好介紹宣傳
在陪同賓客參觀遊覽時,作為主人應適時向賓客介紹當地有關基本情況,宣傳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以提高賓客的興趣和關注程度。
(五)宴請
1、確定時間地點
宴請的時間,應考慮主賓雙方的合適和方便,同時要考慮宴會的性質和形式。正式宴會一般安排在晚上進行,便宴則可以安排在其他時間。此外,宴請有特殊風俗習慣的賓客,還要適當考慮其禁忌的日子和方式。
地點選擇要適當,要考慮宴請規格、餐飲特色、環境情調及服務水平等因素。
2、確定對象範圍
邀請對象既不能遺漏,又不能湊數。要根據宴會規格、性質、主賓身份、習慣做法確定。邀請對象中如有對立方、持不同政見等人士,要慎重考慮。
3、確定宴請菜單
宴會前,組織者應十分重視菜單的預審。預審菜單首先要考慮來賓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飲食禁忌、習慣和喜好。同時要儘量多上一些有民族特色、本地風味、酒店拿手和客人特別提出的菜餚;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單獨上菜。應注意色香味形和葷素搭配,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要鋪張浪費,少上昂貴菜餚,杜絕有損環保形象的菜餚。正式宴請要印製菜單,一桌一份或人手一份。
4、提前發出邀請
在組織正式宴請活動時,應提前印製並發出正式請柬。請柬通常至少提前一周送達,臨時通知被邀者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5、做好席位安排
(1)安排桌次以右為上。此時的左右,是在室內根據「面門為上」的規則確定的。
以遠為上。以餐桌距門遠者為上。
(2)安排座次面門為主。即面對餐廳正門之位是主人之位。有兩位主人時,雙方則可對面而坐,一人面門,一人背門。
主賓居右。主賓一般在主人右側之位就坐。
好事成雙。根據傳統習俗,凡吉慶宴會,每張餐桌上就坐之人應為雙數。
各桌同向。通常,宴會上的每張餐桌上的排位均大體相似。
6、做好迎賓準備
宴會迎賓時,主人應在門口迎接客人。與客人握手後,由工作人員引進休息室,或者直接進入宴會廳,但不入座。休息室內有相應身份的人員照料客人。主賓到達後,由主人陪同進入休息室與其他客人見面。然後準時進入宴會廳,全體客人就座,宴會正式開始。
7、注意就餐細節
舉止應莊重文明,無論站姿、坐姿都要端正。不要東依西靠,不要蹺二郎腿,晃來晃去;切忌用手或刀叉指指點點。
當主人起身敬酒時,應暫停進餐,注意傾聽。主人和主賓先碰杯,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主人沒有舉杯請飲時,不要自斟自飲;飲酒不要過量;敬酒不要硬勸強灌。
吃東西時應閉嘴、細嚼、慢咽;喝湯時不要出聲;嘴裡有食物時,切勿講話;不要把盤中的食物反覆翻動;就餐速度應與大家保持一致。
宴會上應注意文明,嚴禁隨地吐痰、扔菸頭、吐牙籤;咳嗽、剔牙、打噴嚏時,應用手或餐巾把嘴遮住。
8、提倡使用公勺公筷
2人以上用餐時,提倡分餐進食,並使用公勺、公筷。使用公勺、公筷,能有效避免幽氏羅門桿菌等傳播疾病傳染,消除交叉感染的隱患,減少疾病傳播的機率,是需要大力提倡的用餐禮儀。
9、拒食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許多病毒的攜帶者、病毒的自然宿主。拒食野生動物,既不會導致人體所需營養不均,更能有效阻斷大自然中有害病毒進入人群進行傳播的途徑。拒食野生動物,從自身做起,做到人人拒食野生動物。
(六)饋贈
1、選擇禮品要適當
選擇禮品應重點考慮送禮的目的、與受禮者之間的關係、對方的興趣愛好、風俗禁忌和禮品的價值等因素。
贈送禮品一般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同時要考慮彼此之間的關係。儘量做到「投其所好」。尊重對方的習俗、禮俗和個人禁忌。禮品應以輕巧為宜,不宜過於貴重。送禮不在輕重,而在誠意和適當。
2、饋贈禮品要合時
認真挑選了禮品,還應注意選擇正確的送禮時機和送禮方式。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饋贈效果。饋贈應注意以下細節:
選擇饋贈方式。贈送禮品的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當面贈送,這是最莊重的一種方式;二是郵寄贈送;三是委託贈送。
把握饋贈時機。贈送禮品應講究時機,時機適當,送得自然,收得妥帖。
確定送禮地點。贈送地點需要認真斟酌,選錯地點,會影響饋贈效果。
掌握饋贈禮節。禮品一般要精心包裝,外國人尤其重視禮品的包裝,精美的包裝本身就意味著對受禮者的尊重。面交禮品時,要適當對寓意加以說明。動作要落落大方,並伴有禮節性的語言表達。國內贈禮喜歡說些謙詞,如「小小禮品,不成敬意」等,給外賓送禮則可不必這樣說。
3、接受饋贈要慎重
受贈如果不講禮節,會傷害贈送者的感情,也會影響自身形象。接受饋贈應注意以下細節:
收受有禮。對於那些不違反規定的饋贈,應表現得從容大方,接受禮物時,要雙手相接,然後與贈送者握手致謝。受禮後,可以當面打開欣賞一番,並加以讚賞。收受後禮品不要隨手亂扔,丟在一邊。
拒收有方。公務活動中應學會拒收禮物。對於有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物,要堅決地拒收。拒收禮品應當場進行,儘量不要事後退還。拒收時,要感謝對方的一番好意,同時說明不能接受的理由。
(七)涉外
不管是出席正式場合還是非正式場合,不管是主人身份還是客人身份,都應遵守涉外禮節,不能失禮。
注意儀容舉止,樹立良好形象。
遵守時間,信守約定。
謙恭禮讓,不卑不亢。
尊重隱私,善選話題。
男士們謹記:女士優先是一切場合的規則。
了解對方的宗教、信仰、節日、禮俗、禁忌、習慣,包括一些手勢語的不同含義等,這將有助於你與他人的交往。
來源:汕頭文明網
濠江法院
努力讓人民群眾
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義
原標題:《汕頭市文明禮儀手冊(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