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魏夢佳、張宏民)在北京市延慶區,一座由半圓形「冰球」和圓角方形「冰壺」造型組合而成寓意「天圓地方」的冰上場館群已拔地而起,這就是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記者從延慶區獲悉,訓練基地內的冰場已基本完成製冰工作,相關配套設施也在最後建設或調試中。
據悉,一直以來,由於沒有專業的冰上訓練基地,北京市的冰壺、冰球、短道速滑等冰上項目運動隊一般需與國內外俱樂部籤訂合作協議租用場地,訓練時間、配套服務等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建成後,將有效彌補北京市冰雪運動日常訓練的短板。
新建的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位於延慶中心城區,其場館造型為一座半圓形場館和一座圓角方形場館的連體設計,總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主要包括綜合訓練館、教學管理公寓樓及其他附屬設施,共有8塊標準大小的真冰場,每塊面積約1800平方米,可用於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等項目訓練。據悉,不同運動項目的冰場還可臨時調整冰面厚度、硬度及冰面圖案,轉化冰場作用。
目前,訓練基地的外圍路面已鋪設完成,整體燈光設備也已調節完畢。隨著外景燈光點亮,「天圓地方」盛裝「亮」相。場館內,座椅等設施也在有序進場安裝。據了解,這座大型綜合性冰上中心建成後,將滿足冰壺、冰球、速滑等冰上項目專業訓練和比賽需求,承接全國及北京市的專業比賽,並適時向社會開放。
在基地一層的一號冰場,30米×60米的冰面已製作完成。未來,這座冰場既可用作冰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也可進行冰球比賽。
由於冰場內不同位置的溫度不一,每個冰場都安裝了除溼系統和空調系統以調節溫度。「比如說一號冰場,我們可分別讓冰面、室內、屋頂以及觀眾席處於不同的溫度之下,既保證運動員能順利訓練和比賽,也保證觀眾能有一個舒適的觀賽體驗。」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綜合館項目黨支部書記於健說。
據悉,施工人員將繼續對基地的消防、通風、除溼等系統進行保養和調試,同時檢測冰面的恢復能力,以高標準迎接未來運動員的進駐訓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