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本報記者 張維

最不起眼的「小三門」——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正在學校教育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話來說,「開始逐步跟我們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

與之相適應,評價體系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王登峰近日透露,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透露,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教育部要求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體育中考普遍推進

學校體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在「十三五」期間更加明確。

長期以來,人們對學校體育的印象就是孩子們能夠有運動的時間,有活動的時間,而目標就是增強體質。但是在教學改革中,體育的價值被重新界定:在增強體質之外,還要讓學生們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通過體育課、體育鍛鍊和體育競賽,實現錘鍊意志和健全人格的綜合育人功能。

這一變化的背後首先是政策的引導。「十三五」期間我國密集出臺關於學校體育的政策文件,以今年早些時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為例。其中明確提出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實現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以及體育競賽是所有上體育課的學生都必須參與的。這些政策文件還進一步明確為實現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要做到的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設施建設的保障條件。

在政策的加持之下,體育方面的成績顯現:師資方面,「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師數量從50.2萬人增加到59.5萬人,增加了9.3萬人。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了1萬多名國家級骨幹教師,同時對農村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或者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專門培訓了10萬名體育教師。

從體育運動場地情況來看,「十三五」期間小學和中學的體育運動場地達標率分別達到了90.22%和93.54%,也即整個中小學體育運動場地的達標率都超過了90%。

在學校體育評價方面,全國各地各校普遍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初中和高中的學業水平考試都把體育學科納入其中。「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都已經普遍推進了體育中考,儘管中考體育的分值差別還是比較大,但是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裡都要考體育,而且體育的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王登峰說。此外,在高考錄取的「強基計劃」中也明確要求,錄取「強基計劃」考生的高校,對考生都要進行體育的加試。

開展美育中考試點

美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也在「十三五」時期得到進一步拓展。

2015年國辦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發布的第一個學校美育文件,「意味著學校的美育工作進入到我們整個教育系統裡,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王登峰說。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又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升了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

王登峰介紹說,在「十三五」期間,關於教學改革,逐漸形成了要讓學生在藝術課上能夠增強藝術體驗,即要欣賞、觀賞美,產生美的體驗和共鳴,同時要掌握基本的藝術知識、基本的藝術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專項的藝術特長。藝術課程的開課率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藝術教育的資源做到了全覆蓋,藝術教育中幫助學生學會一兩項藝術特長的教育教學模式,也逐漸普及起來。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在「十三五」期間,由59.9萬增加到74.8萬,增長的數量和幅度還超過了體育教師。在美育器材保障方面,目前小學的藝術器材配備達標率達到95%,初中達到了96.12%,高中達到了93.26%,這也超過了體育的達標率。

在評價方面,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為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王登峰說。

王登峰透露,美育在「十三五」期間的進展比體育還要迅猛。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高中的音樂美術教學器材配備標準。

引導學生自覺勞動

在課表裡不大看得見的勞動教育,在「十三五」期間也取得長足發展。

從中小學來看,在北京,建立了三個學農基地和一個學工基地,初中生要到此集中勞動一周。在河北易縣,大部分學校很少聘請清潔工,包括宿舍管理、食堂幫廚、校園保潔乃至學校的山地、林地的維護,由學生自己完成。在上海曹楊二中,藉助於周邊居住了很多勞模的優勢,開設了「勞模大講堂」必修課,建立了「自行車創意實驗室」「軌道交通實驗室」等,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

對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教育部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高等教育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實踐性教學不能少於總學分的15%,理工農醫類學校實踐類教學佔總學分不能少於25%,在職業院校則組織校園技能文化節、勞動文化節等等。此外,教育部與相關部委配合,組織了大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每年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實際上也是一些勞動教育的形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教育大會以後,對勞動教育進行頂層設計和部署,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由此,對勞動教育的目標要求更加清晰系統,且有系統的課程設計、具體的課程支撐,如中小學每周獨立設一節課,職業教育院校要開設16課時的以勞動精神、勞模精神教育為主的專門課,普通高等學校則要有32課時。同時強調勞動教育是黨委政府的責任。

申繼亮介紹說,在勞動教育的部署上,目前河北、上海、江西、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已經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印發了實施意見;北京、天津、遼寧、江蘇、浙江、山東、重慶、四川、貴州、西藏、陝西、甘肅、寧夏等正在組織研製實施意見。

此外,教育部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來提高大家對勞動教育的認識,一些機構和大學也開展了與勞動教育有關的活動,很多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勞動實踐活動,一些科研機構、出版單位等在組織編制勞動實踐指導手冊。「在教育系統內外和各級各類學校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對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識,學生、教師、家長積極支持勞動教育的氛圍正在形成。」申繼亮說。

針對有家長不願意花錢讓孩子參加勞動培訓,有些學校也怕勞動教育影響升學的難題,申繼亮坦言,勞動教育確實要有個過程,從認識其重要性到變成行動,再到自覺行動,「離不開一個手段,就是評價」。從政策設計上,首先把勞動的情況或者勞動教育的結果、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從小學到高中的這一綜合素質記錄和評價系統,將來在中考和高考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一導向來引導各個學校、各位家長和同學們能夠主動從事勞動,完成學校規定的勞動任務。

「這個評價至於說用到什麼程度,怎麼用,還取決於各地,因為中考是各地負責的,當然我們要求必須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申繼亮補充說。

(來源:法治日報)

相關焦點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 ...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內容提要:近日,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通過21條舉措,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天津北方網訊: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勞動教育體系、加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勞動教育實踐資源建設、構建校內外勞動教育協調實施機制、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完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近日,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通過21條舉措,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 從學校開始,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西安從學校學生開始,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光碟行動開啟!西安開啟"第一槍",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系統考核! 最近西安關於光碟行動,珍惜和節約糧食,從西安市的學校開始,將這一核心重要的行為現象,綜合納入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體系系統裡。
  • 江蘇將學生日常節儉行為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推動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教育學生科學膳食,均衡營養;與綜合實踐課程相結合,教育學生認識食物,惜糧節約;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與安全教育相結合,增強師生食品安全意識。堅持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開學第一課」重點內容,幫助廣大學生從入學之初即樹立以勤儉節約為榮、奢侈浪費為恥的觀念。
  • 對標一流 吉利學院通識教育體系全面升級!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
    吉利學院通過對標一流,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通過顯性課堂和隱性課程兩個方向,以課堂教育、實踐教育、講壇、社團、俱樂部、沙龍、公益服務、魅力訓練、茶藝、周末影院甚至是校操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全方位滲透學生的大學四年,全面實施通識教育改革工程,寓教於樂、因材施教,旨在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
  • 「創新創業」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學生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等掛鈎長沙晚報1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王露曼)在湖南未來有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裡,幾名學生正對兒童防丟器、硬筆漢字規範化網絡教學等創新發明項目進行討論;在大師工作室,國防科技大學博士
  • 同主科有了持平傾向 體美勞成了硬槓槓
    不止是體育,在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五育」中,「體美勞」變得越來越重要,同「主科」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  據王登峰介紹,目前中國已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在10分到30分之間。在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省區市都能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保證音樂、美術課程總量不低於總課時的9%;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圳市發布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文件要求,明確重點調整評價思路據了解,深圳市教育局在反覆研讀國家綜合素質評價文件與中考改革指導意見基礎上,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根本宗旨在於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須注重考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對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有什麼影響?
    「寧波牛娃圈」,寧波家長最關心的都有 導讀 ,規劃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不僅影響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招生,後續還將參與到高考招生錄取工作中,所以至關重要!
  • 中考加入綜合素質評價,一本讓歪嘴和尚念歪的經
    #把綜合素質納入到中考總成績,我們本地已經實施了近十年了。評價的初心是全面提升學生素養,改變「唯分數論」從評價內容看,意在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等六個維度
  • 回歸以人為本 落實「五育」並舉——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
    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能擔當得起民族復興大任。從價值層面來看,《總體方案》帶有強烈的人本主義價值導向。《總體方案》基於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出要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根本標準。這就意味著把學生個體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發展作為明確的教育目標和最重要的教育價值,並以之來引領整體的教育變革。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語境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訴求和教育意蘊。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
  • 積極探索將體育素養指標體系納入學生體育評價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楊菲菲)學生體育好不好,要如何評價?對此,10月16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體育學院院長、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佩傑表示,在完善學生體育評價機制方面,重點是要建立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評價體系。
  • 新學期伊始 吉利學院通識教育如火如荼 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院按照李書福董事長提出的「走進校園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的校訓,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人才。基於此,吉利學院全面推進通識教育改革,劍指培養未來成功者,新學期伊始。吉利學院通識教育如火如荼,全面開花,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到實處。
  • 超80%學生喜歡藝術課 體美勞教育「小三門」地位提升
    2021年起,一些地方的體育中考分值將有大幅度增加。"12月14日下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體育、美育教育的有關情況。2019年實施"自主招生"和2020年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在招生考試中全面實施體育測試製度。
  • 上海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有什麼用?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填寫?
    「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和「綜合評價」長得很像,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伴隨著幾年前的新高考,還有一個東西應運而生——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因為群裡老有學生和家長問綜合素質評價這個事,所以今天小編就寫一篇文章來給大家說道說道。1)為什麼要增加綜合素質評價信息?我們教改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 學校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日期:2018-11-23      來源:學生處      作者:牟子元 劉學     編輯:劉毅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11月22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 教育部: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胡浩)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一直被視為短板。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0日表示,2020年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 高中生,做綜合素質評價的有心人
    高中生在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上成為有心人,要做到三點:一是認識綜合素質評價的雙重價值;二是充分了解平臺的內容;三是制訂三年行動計劃,重視平時數據的積累與填寫。一、充分認識綜合素質評價具有評價與育人雙重價值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也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