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個溫州人家庭在近30年中經歷的起伏、波折、艱辛、成功,刻畫一群充滿韌勁與魄力的溫商形象,展現一個造就無數傳奇溫商的「創業年代」。以溫州命名、由南北業界多家知名影視製作機構聯合推出的36集電視連續劇《溫州一家人》將於11月10日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劇場首播,獻禮黨的十八大。
該劇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北京歌亮傳媒有限公司、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浙江影視集團、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中央電視臺聯合出品,高滿堂編劇、孔笙導演,李立群、殷桃、張譯、遲蓬等實力派演員主演,投資近5000萬元。
展現造就無數傳奇的「創業年代」
故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率先吹綠了中國南方,個體經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家住瑞安古樹村的周萬順毅然賣掉房子,讓13歲的女兒阿雨跟隨表舅去義大利上學,自己帶著媳婦趙銀花和16歲的兒子麥狗闖蕩溫州城,尋找商機發大財……《溫州一家人》的劇情圍繞著周萬順一家的創業故事展開。
劇中的周萬順賣過皮鞋、做過燈具,又背井離鄉遠赴陝北開採油田,一次次跌落谷底,一次次重新啟程,不論輾轉多少行業,不變的是賺錢的想法;妻子趙銀花並沒有發財夢想,只是堅韌地與貧窮的生活抗爭,最終在小小紐扣中做出了大生意;麥狗遠走異鄉,品嘗過叱吒商場的勝利,也吞下過失意茫然的苦澀,最終在名利的追逐中,尋找到了自我;13歲的阿雨獨自在異國求生,曾經落魄街頭,也曾打敗最擅長經商的猶太人,最終成長為海外知名華商。
電視劇通過周萬順一家在近30年中所經歷的起伏、波折、艱辛、成功,刻畫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群充滿韌勁與魄力的溫商形象,展現了一個造就無數傳奇溫商的「創業年代」。
整部戲將「溫商」作為主要敘述對象,卻沒有將商戰作為重點。無論是在故事結構還是劇情上,都體現出濃濃的人文關懷。周萬順經歷幾次大起大落後對家庭的重新認識,阿雨和麥狗「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赤子之心,以及人物摩擦間的幽默與感動,成為了該劇的重頭戲。
女溫商阿秋賦予電視劇的「魂」
該劇是高滿堂「工農商三部曲」中的「商」篇,溫州人是他眼中最具代表性的群體。「這次我要寫一部史詩性的電視劇,紀念改革開放,讓所有看到這部電視劇的老百姓都說改革開放好。」高滿堂說。
《溫州一家人》的劇本創作耗時3年,高滿堂扎進溫州的各個鄉鎮體驗生活,觀察和了解溫州商人們曾經生活成長的環境;追隨溫商足跡,探訪溫州、義大利、法國等地,先後拜訪了100多家企業、近百位溫商。
劇中女主人公阿雨的原型是一位溫州女商人阿秋。在劇本創作前期,高滿堂曾一度找不到創作的感覺。聽說了阿秋的故事後,高滿堂鍥而不捨地到她的辦公樓、工廠拜訪,甚至在聽說她第二天出差廣州後,立刻買了一張機票提前到廣州,在機場截住阿秋採訪。高滿堂說,阿秋也是13歲被家人送到荷蘭,那時只有胸前的一塊牌子陪著她,上面寫著「我叫阿秋,來自中國溫州,希望好心人告訴我該怎麼走」。但現在的阿秋,已經是好幾個高爾夫球場的老闆。
阿秋的這些經歷,在阿雨這個角色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高滿堂說,從阿秋的身上,他找到了溫州商人的魂,找到了《溫州一家人》這個故事的魂。
實力陣容演繹溫商故事
《溫州一家人》匯集了眾多實力派演員,包括有著「臺灣戲劇界長青巨擘」之稱的老戲骨李立群、國內知名女星殷桃、實力小生張譯、因《沂蒙》而家喻戶曉的遲蓬、內地新銳青年演員靳東、香港知名演員李子雄……
為了真實還原溫商創業的傳奇故事,該劇採取國內、國外雙線拍攝的方式。自去年9月28日開機以來,劇組在110餘天內輾轉杭州、上海、北京、陝西、黑龍江等地及俄羅斯、法國、義大利、伊拉克,全方位展現「溫商遍天下」的特點。
濃濃「溫州味兒」貫穿全劇
開播儀式上,製作方播出了該劇的片花。活靈活現的瑞安提線木偶,人頭攢動的橋頭紐扣市場,悅耳的片尾曲樂清民謠《對鳥》……劇中這些「溫州元素」讓人倍感親切。作為一部溫商的傳奇創業劇,《溫州一家人》在拍攝時,無論是場景、情節還是演員表演,都透著濃濃的「溫州味兒」。
劇中,周萬順家在農村居住的木頭房子、阿雨上學的鄉村學校都是溫州本地原汁原味的實景。在拍劇中趙銀花打長途電話那場戲時,劇組在溫州郊區的一個小鎮找到一條老街進行改建,場景中有「人民郵電」字樣的郵電所、向陽皮鞋廠、「為實現『四化』而奮鬥」的大幅宣傳畫,儘可能還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溫州老街風貌。
此外,為了在語言上更有溫州味兒,劇組還特地請來溫州作協的專家,為臺詞潤色調整。「參演的大部分都是北方演員,我們要最大程度地呈現原汁原味的溫州故事,把許多北方口音改成具有溫州特色的普通話。」該劇製片人說,比如飾演男主角周萬順的李立群,為了演好角色,特別注意觀察溫州人說話,認真鑽研臺詞,儘量讓自己的口音接近溫州味兒,還特別學會了幾句木偶表演時用到的瑞安方言。
溫州市電視劇製作中心協助了該劇的拍攝。在劇中,溫州女孩戴佳佳飾演了劇中的少年阿雨,溫州市圖書館業餘話劇社的部分演員、溫州市少藝校的部分學生和瑞安、蒼南、永嘉三地的部分群眾參加了演出。在國外拍攝部分,義大利、法國等地的不少溫商也傾情「入鏡」,本色演繹。
本報記者朱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