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前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8月2日,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因「個人因素」「主動」向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請辭,對此,蔡英文表示尊重並準予辭職。蔡辦秘書長一職將由副秘書長劉建忻暫代。蘇嘉全在辭職聲明中聲稱自己「近來外界屢屢以莫須有的抹黑污衊,或是扭曲事實,影射我利用職權,包庇家族牟利,這些對我惡意的人格謀殺,我絕不接受!」
自今年5月18日,蔡辦公布520後新的人事布局,蘇嘉全接任蔡辦秘書長一職上任未滿三個月,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被爆出多次「包庇家族牟利」。引發這起臺灣政壇大地震的是近日臺北地檢署偵辦「立委」集體涉嫌收賄案,其中涉案之一的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正是蔡辦秘書長蘇嘉全的侄子!
進入政壇後蘇震清爭議不斷,可以說是民進黨當局敗象已露的破口。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本報資料照片)
涉嫌掏空上市公司
去年4月被島內周刊踢爆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誠美材,蘇當時喊冤聲稱是單純買賣股票,但仍被摒除在「不分區立委」名單外,蘇一度揚言脫黨參選,經協調改選「區域立委」;當時蘇還燒香向神明自清,強調若涉不法將退出政壇。
叔侄雙雙以公營事業牟利
7月20日,國民黨召開記者會,公布臺外事部門「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有關動新南向政策的電報密件,內容為印度尼西亞代表處2017年回報臺外事部門指陳「臺灣公營事業已遭中間人控制,企圖將行政部門及駐外館處排除在外、個別擊破,以遂其個別私利」;電文中並指明蔡辦秘書長蘇嘉全、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叔侄可能涉及。
國民黨說,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於2017年8月初偕同臺灣中油公司、臺糖、臺鹽及唐榮等公營事業主管訪印度尼西亞,拜會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卡拉,但卻不事先知會臺外事部門及臺經濟部門,蘇震清還拒絕「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的工作人員協助。
蘇震清涉採購弊案未懲處
「藍委」林為洲與孔文吉舉行記者會。(中評社 倪鴻祥攝)
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7月8日舉行記者會,揭露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的外甥、唐榮鐵工廠總經理張仲傑遭臺經濟部門調查四弊案,包括制服、員工旅遊等採購案皆由自家親人承包,毫無避諱;內部調查結果屬實,不僅無懲處也未函送,公文更被列為密件。國民黨直批,根本是「國王人馬」系統性包庇。
蘇震清涉「立委」集體收賄案
網友留言。(摘自批踢踢網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8月1日,臺北地方法院下午召開羈押庭審理多名「立委」涉嫌收受賄賂的「SOGO條款修法案」和「陽明山土地開發弊案」。涉案6名現、前任「立委」分別為國民黨籍「立委」陳超明和廖國棟,民進黨籍「立委」蘇震清、前「立委」陳唐山,無黨籍「立委」趙正宇及今年剛卸任「立委」的時代力量主席徐永明。
據檢方調查,太平洋流通公司前董事長李恒隆為爭奪SOGO經營權,推動公司法「SOGO條款」修法,涉嫌通過公關「白手套」以現金、轉帳等方式行賄陳超明、廖國棟、蘇震清、陳唐山及徐永明,涉案金額逾千萬元。
憑藉蘇嘉全權勢上位
蘇震清在本屆「立委」提名時就憑藉蘇嘉全的權勢要強入民進黨不分區名單,不但自己涉入誠美材公司掏空案仍在進行,日前叔侄兩人又遭國民黨指控,疑似透過公營事業拜訪印度尼西亞當局牟取私利,此次蘇震清再涉SOGO經營權收賄案,迫使蘇嘉全請辭蔡辦秘書長一職,看來靠縱容臺當局高層以換取派系平衡的蔡英文,也見到政治苗頭不對了。
存款暴增7000萬元
蘇震清等人因涉嫌貪汙遭聲押後,他驚人的財產變化也被發現。蘇是4連霸「立委」,查閱臺「監察院」財產申報,2015年蘇震清一家存款約679萬(新臺幣,下同),但2016民進黨「執政」後,蘇震清夫婦存款增至1584萬元,此後資產快速增長,2019年申報存款暴增至7528萬。
蘇震清2015年仍是馬英九執政時,包括他與妻子、未成年子女的帳戶,存款約679萬;但2016年政黨輪替之後,蘇震清夫婦的存款爆增到1584萬元,此後資產一路驚人成長。
2017年蘇震清夫婦存款申報為2101萬元,2018年存款猛增2287萬元,竟高達4388萬元。2019年底更驚人,增加到7528萬元,才1年時間就暴增3140萬元。
民進黨的貪腐失速列車已經失控——
針對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2日請辭獲準。中國國民黨批評,接連發生的弊案都是以蘇嘉全為核心,更凸顯出民進黨內部鬥爭情況激烈,英系更是首當其衝。蔡英文恐怕是才剛連任,民進黨就已經進入後蔡時代的鬥爭中。原本只是派系平衡人選的蔡英文,現在更是無力掌控,民進黨的貪腐失速列車,已經失控。
國民黨表示,司法偵查程序都應該勿枉勿縱,積極偵辦。面對連串弊案,國民黨認為,應該哀矜勿喜,引以為戒。但蔡英「完全執政不需要貪腐的劇本」言猶在耳,弊案卻接連不斷,顯見民進黨的貪腐的劇本不但早就寫好,更是LIVE演出中。
日前揭露的外館電報密件引發了蘇嘉全不少的爭議,但蔡英文第一時間未進行調查,而是一昧護航,如今卻準辭切割,是否僅是斷尾求生?蔡英文應該公開說清楚、講明白,對民眾做清楚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