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被閹割後水了三天三夜,醒來得知清朝亡了

2021-02-07 史學界的9527

太監在古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早在殷商之時就有了。中國第一個太監是誰,咱們不知道。但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因為影視劇的關係,大家應該都十分熟悉,他就是孫耀庭。

孫耀庭出生天津一個貧苦農家,家裡除了父母還有三個兄弟,孫耀庭排行老二。一家六口只有七分地,只能靠給別人種地維持生計。隨著世道艱難,一家人後來已經淪落到乞討的地步了。

當時做太監是一個出路,孫家就想把孫耀庭送進去當太監。孫耀庭願意嗎?當然不願意,但是活不下去了有什麼辦法。正規的閹割地方,孫家沒錢,就這樣自己草草的切了。

孫耀庭當即痛暈過去,一暈就是三天。而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等他醒來後,大清亡了。進宮當太監的事情黃了,孫家也沒有辦法。後來袁世凱復闢,孫家又起了將孫耀庭送去的心思。但是這場復闢像鬧劇一樣,草草收場。

好在大清雖然亡了,但是仍然保留著舊俗。後來經醇親王府賀德元的介紹,孫耀庭入載濤貝勒府工作。離開載濤貝勒府後,通過的宮內北花園太監首領欣衡如關係,孫耀庭進入紫禁城。

最開始的時候,很大部分剛入宮的太監一樣,孫耀庭整日幹些雜物,伺候比自己資歷老位置高的太監。一直等到後來端康皇太妃看戲的時候,發現孫耀庭是個機靈人,讓他參加戲班,這才算是轉運了。

沒多久,孫耀庭花60兩買了個「王成祥」的名字,進入司房工作。孫耀庭在司房幹了幾年,被要到了婉容皇后身邊,一步登天。

孫耀庭跟在婉容身邊,見證了大清王朝最後的氣數。馮玉祥發難,愛新覺羅氏一族都被趕出紫禁城。孫耀庭一直伺候婉容,直到婉容去了溥儀身邊。

離開婉容之後,孫耀庭回到老家。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幹不了農活了,只能靠弟兄接濟。然而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兩年後在鄉下待不下去的孫耀庭又回到了北京。

孫耀庭回京之後,住在北長街的興隆寺。當時寺廟裡住了有四十個和他命運相同的太監,大家一起生活。其中有幾個太監,手中還有些錢,置辦了房屋和田產,大家就靠收些租金度日。時間久了,房子壞了,孫耀庭他們也只能出入大街小巷,靠撿些煤渣、廢品度日。

作為皇帝皇妃的身邊人,宮廷政治的參與者,他見證了最後的宮廷奢華,親歷了最終的王朝崩潰。他一生的經歷跌宕起伏,失去尊嚴,只有晚年才得到安定生活。1996年,孫耀庭在廣化寺去世,結束了他的一生。


相關焦點

  • 電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剛淨完身醒來後,被人告知大清亡了
    總之太監備受他人歧視,即使有太監出人頭地,大部分當太監的人都是走投無路,連飯都吃不上飯,今天小編要講述的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剛淨完身,因太疼昏睡了三天,結果在他醒來之後被人告知,大清亡了!然而就在他昏睡的這三天裡,清朝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辛亥革命的爆發,導致清帝退位,為後一個王朝就此結束,孫耀廷這個淨完身的孩子,連當太監的機會都沒了!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淨身後3天驚聞清朝滅亡,餘生坎坷活到1996年
    根據現有史料來看,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是孫耀庭,那麼他有著怎樣奇特的一生?01  還沒入宮大清就亡了孫耀庭,1902年生於直隸省靜海縣西雙塘村,在兄弟4人中排行第二。孫耀庭出身貧農家庭,全家只有7分地,根本不足以餬口,父親只能給村裡面的塾師做佃農,並以此來勉強謀生。孫耀庭幼時,曾在東家的私塾中免費就讀4年,由此頗能識文斷字。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剛閹割完清朝就滅亡,服侍末代皇后婉容洗澡!
    太監是封建時期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的一種黑暗的手段。伴隨著清朝宣統皇帝的退位,封建王朝徹底告別中國舞臺,太監也將會不復存在。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閹割後昏迷三天,醒來大清已滅亡!
    而太監的存在,也是非常悲催的,他們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的。有個太監就非常的悲催,他想要進宮當太監,可是沒有想到當他將自己閹割後,大清竟然滅亡了。雖然溥儀退位了,但是溥儀還是能繼續留著宮中,保留著宮中的皇帝制度。因此家人又想辦法讓孫耀庭能夠進宮當上了太監。
  • 中國最後一位總管太監:自己閹割當太監,建國後成油炸果子小販
    清末有兩個太監最有權勢:一位是李蓮英,臭名昭著;另一位是小德張,他成了李蓮英的「接班人」,雖然名聲不及李蓮英那樣顯赫,但也同樣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威風十足。為出人頭地,自己閹割當太監小德張原名叫張祥齋,字雲庭,乳名小德子,「小德張」是慈禧太后對他的暱稱。
  •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太監,20年不洗澡,臨終前說出了原因……
    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很多太監能夠禍亂朝綱,改變歷史。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個太監,卻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幸的人。「太監」一職的發展在東漢時期屬於分水嶺。在東漢和先秦時期,還沒有「太監」這種說法,被稱為宦官。在東漢之前的宦官們,並非都是閹人,最好的例子是曹操之父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自東漢起始,宦官全由閹人擔任,自隋唐後,太監一詞開始使用。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封建權力是如何「閹割」男性尊嚴的?
    電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改編自孫耀庭的半自傳小說《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正是講了一個極度尷尬的時代、來喜這樣一個被時代踐踏的小人物,他稀裡糊塗地成為了封建時代的殉道者。更發人深思的是,電影給予了當代觀眾一個視角,去了解那些被封建權力「閹割」掉尊嚴的底層人、那些話語權被剝奪的「失語」小人物。
  • 鬱夏雜談|清朝沒了好幾年還去淨身做太監的「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
    清朝沒了好幾年還去淨身做太監的「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 文|鬱夏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內容大體如下:   孫耀庭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是對的,但這些段子大體上是不符合事實的。 他並不是在清朝結束的時候淨身做太監的。清朝結束的時候他很小,只有十來歲。
  • 古代閹割當太監後,怎麼上廁所?
    古代閹割當太監後,怎麼上廁所?古代社會的等級是非常森嚴的,統治階級以下的百姓們,基本都過著徘徊在溫飽線的生活,甚至一些家庭,窮的連鍋都揭不開,天天吃野菜樹皮度日。而他們為了孩子能吃飽飯,或者是實在沒辦法了,就會將孩子賣進皇宮,得到一些銀錢暫時救急。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晚年回憶:皇后沐浴從不用手,過程讓人難以接受
    2020-12-23 22:00:06 來源: 觀史天下說S 舉報   宦官,是中國古代歷史中一批特殊的人群
  • 揭秘太監閹割全過程,看著都痛!
    在中國歷史上,閹人出現得很早,甲骨文中曾記載商王武丁將羌人戰俘閹割後用於祭祀。商王既然能將閹人用來祭祀,那麼也完全可以將他們充入後宮役使,所以,很可能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商王的宮廷裡已經有太監了。太監在常人看來就是不男不女的怪物,他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因此,太監受到人們的歧視和排斥,社會地位極其卑賤。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時過境遷,故事依舊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片名多少帶著一點獵奇的噱頭,但是看過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一部滿懷深刻寓意和人文關懷的電影,它用溫柔的鏡頭書寫了一段殘酷的歲月。電影改編自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的半自傳體小說《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出身於1902年,1996年去世。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臨朝稱制的隆裕皇太后(孝定景皇后)代表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古代太監的起源、閹割,以及「對食」,宮女居然也有「幽閉」之刑
    在中國古代,雖然自秦始皇后,歷代帝王都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但還是出現了後宮幹政和宦官幹政這兩種現象。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太監有秦朝的趙高、東漢的張讓、唐朝的劉克明、明朝的魏忠賢和清朝的李蓮英等,這些人雖然身體有所缺損,但卻大權在握。
  • 中國史上最後一位太監,結局讓人唏噓……
    原標題《太監。皇后。皇上。》來源:最人物(ID:iiirenwu);作者:北方女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有著特殊的身份,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蕭瑟的秋風呼嘯而來,無情地掠過古老的紫禁城,席捲著最後的落葉。 高聳的城牆,明黃色的琉璃瓦彰顯著往日的富貴。巍峨的紫禁城,在黃昏的底色下,愈發沉重,它冷眼睨視著歷史縫隙中的匆匆過客。 烏泱的人群裡,藏著孫耀庭,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公元1916年深冬,歷史的車輪,已經跨入民國紀元。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清朝宮廷見證者,曾服侍皇后洗澡
    如果說有什麼比男性尊嚴更重要,那可能就是活下去吧,對一些人來說,當太監可能是活下去的最好方式。其實大多數太監都沒有像魏忠賢、趙高一樣禍亂朝綱,他們也只是為了生存的普通人,比如說中國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作為太監,他的入宮原因是什麼呢?他的人生和一般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剛淨完身,大清就亡了,為了尊嚴30年不洗澡
    引言:我國古代,有太監一職。太監多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因為生活過不下去了,才選擇進入宮中,想有一口飯吃。但宮中不比尋常人家,不是那麼好混的,稍有不慎,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有可能會連累自己的家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太監。他因為家庭貧困,無奈淨身想進宮當太監,可他剛淨完身,大清就亡了。為維護尊嚴,他30年不敢洗澡。他就是孫耀庭。1、淨身、入宮孫耀庭,他的家庭很貧窮,父母都在村中的私塾老師那裡幹活。
  • 雞被閹割後體型會變大,為何太監被閹割後,體型不會變大?
    現代的影視劇中,太監均是體態瘦小、手無縛雞之力之的想像。那麼,疑問隨之而來,現實生活中,為何雞被閹割後,體型會變大,而太監則不會呢?其實,我們被影視劇所誤導了。實際上,太監被閹割後,跟雞是一樣的,與普通人相比,體型會更高大些,壽命會更長些。就比如,唐代太監中的成功人士高力士。
  • 太監是中國古代獨有的嗎,國外的太監又是怎樣的?
    宦官,通常稱為太監,是古代專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這個官職最大的特點是會對男性進行閹割(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 「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