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姐妹從小分開,一個奶奶帶一個姥姥帶,3年後差距一目了然

2020-12-23 任林聊育兒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那麼即便是雙胞胎,他們的性格也是會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說,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

劉女士是北方人,而劉女士的老公是南方人,兩個人彼此喜歡,最後就喜結連理了。但是兩個人都想要多奮鬥幾年,等到有錢了之後再要孩子。可是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就在婚後半年多的時候,她居然發現自己懷孕了,還是雙胞胎。在經過家人的商量之後,劉女士決定把這個雙胞胎給生下來。最後,劉女士順順利利生下了「姐妹花」,兩個可愛的女兒。

不過,因為劉女士夫妻倆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而且把家裡的老人接過來也不太現實。因為擔心老人無法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劉女士決定把大女兒送到南方的奶奶那裡,而把小女兒送到北方的姥姥那裡。

等到兩個女兒全部都到了3歲之後,劉女士夫婦順利在大城市買了房子。夫妻倆決定把兩個女兒全部都帶回來自己撫養。可是當兩個女兒再一次來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劉女士卻發現這姐妹兩個人差距很大。

因為小女兒是被北方的姥姥帶大的,所以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特別喜歡說話,而且特別願意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看法,相對於來說是比較活潑的。

而被南方奶奶帶大的大女兒,在平常就不是太喜歡說話,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沉默的。另一方面,奶奶本身就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想法,所以說對大女兒的照顧並不用心,這也導致大女兒有一些自卑。

不得不說,這對姐妹倆差距真的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的兩個女兒性格截然不同,寶媽心裡也是五味雜陳。很多人都會好奇,明明是雙胞胎,為什麼她們的性格會有著很大的區別呢?

為什麼雙胞胎性格會不大一樣?

1、性格天生不同

其實這種情況很多生了雙胞胎的家長都會發現,雖然是一起出生的,但是性格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一個孩子更加活潑,而一個孩子卻很內向,一個孩子總愛闖禍,而另一個孩子卻總是文文靜靜,不愛說話、不愛玩耍。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性格都是由後天形成的,但其實性格也跟天生遺傳有著原因,而孩子的性格會如何發展,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決定的。所以說當發現雙胞胎性格不同的時候,並不需要太過疑惑,很有可能是因為先天遺傳的原因。

2、生活環境影響

孩子所生活的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生活的家庭環境是溫馨充滿歡樂的,那麼在這樣的家庭當中成長的孩子也會有著活潑開朗的性格,通常這樣的孩子會比較勇敢,更加大膽,也有著充足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生活的環境充滿了爭吵,充滿了壓抑,在這樣家庭當中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內向,不愛說話,更是非常懦弱。所以說,有些雙胞胎孩子性格不同,家長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孩子所生活的環境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孩子接觸了某些群體所導致的。

3、孩子從小分開生活

大多數的雙胞胎都是一起成長起來的,這樣的雙胞胎感情會更加深厚,並且懂得照顧對方。但如果在雙胞胎很小的時候就被迫分開的話,孩子生活的環境不同,並且對另一個孩子的存在沒有正確的概念,當兩個孩子再一次生活到一起時,自然會產生生疏感,性格也因此變得不同。

所以在這裡也是提醒一些生了雙胞胎的父母,雙胞胎寶寶要在一起撫養,即便是有的時候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也千萬不能讓孩子離自己太久,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認知形成是不利的。

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孩子差距很明顯
    很多年輕父母很早就結婚生子了,但是又正在闖蕩自己的事業,就會把孩子留給家裡的父母帶大,自己為了給家人更好的幸福打拼。有一位媽媽錢女士就是如此。不過不同的是,錢女士生了一對雙胞胎,她和老公打算帶著妹妹,留姐姐給家裡的奶奶帶,也好讓其與家裡的老人作伴。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 雙胞胎姐妹一個南方姥姥帶,一個北方奶奶養,多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被分開,幾年以後性格差異巨大小何結婚不久就懷孕生子了,更讓人開心的是,寶寶還是一對非常可愛的雙胞胎女兒,這讓初當父母的小兩口開心壞了,但這份喜悅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現實就給小何夫妻倆潑了冷水。小兩口那時候剛結婚,工作也沒幾年,身上本來就沒什麼積蓄,再加上結婚之前還貸款買了房子,經濟壓力可以說是非常大,所以小兩口平時工作就非常努力,甚至偶爾還會做做兼職,但是現在有了孩子後,他們這樣密集的高強度工作,導致夫妻倆都沒時間看孩子。
  • 雙胞胎姐妹,老大奶奶帶,老二自己帶,2年後差距大得讓媽媽心疼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尚且諸多困難,更別說同時養育兩個孩子。據調查,現在雙胞胎寶寶的數量較之前明顯增加了許多,但兩個小可愛的同時到來,讓新手媽媽更加頭疼,所以往往更多人的選擇和父母各帶一個孩子。小麗和老公生下一對雙胞胎姐妹,兩個人都沒有經驗,還要繼續打拼生活,迫於無奈,只能將孩子分開撫養,大女兒跟爺爺奶奶生活,小女兒則在身邊撫養。小麗雖然是一個新手媽媽,但是教育孩子很有一套方法,有賞有罰,不嬌慣。小女兒遇見人就會親切地打招呼,特別懂事。
  • 雙胞胎女兒一個媽媽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倆孩子差距明顯
    雙胞胎女兒一個媽媽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倆娃差距明顯:小曼是一名90後寶媽,她當初就生了一對兒雙胞胎女兒。雖然說,大家都表示很羨慕小曼,可以一次生兩個孩子。但是,自從女兒出生以後,小曼和丈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養,一年後再相見時差距卻有點大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養阿默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全家人都非常高興,但是不久之後伴隨而來的經濟壓力就讓阿默小兩口喘不過氣起來,單憑丈夫一個人的工資養一個孩子還勉強,但是同時養兩個孩子完全不行了。
  • 雙胞胎姐妹,南方奶奶和北方姥姥一人帶一個,幾年後性格差異太大
    一、工作繁忙將雙胞胎女兒,送到兩邊的父母家夏露和丈夫都是研究生畢業,兩人都是做軟體編程的程式設計師,平時工作非常的繁忙,於是結婚以後雖然公婆催的急,他們也沒有打算生孩子。可是工作一年以後,夏露就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而且還是雙胞胎,夏露只能改變計劃,將孩子生下來。但是婆婆身邊已經有了大兒子生的孫子,不肯再帶兩個孩子了。
  • 雙胞胎姐妹,老大媽媽帶,老二奶奶帶,一年後這3個方面差異大
    這裡不得不提到這種夫妻雙方在外打拼,家裡又有懷雙胞胎的家庭,驚喜的是自己一次忍痛收穫2個寶寶,煩惱是孩子生下來後怎麼帶、怎麼養……為了減輕負擔,很多雙胞胎媽媽會選擇一個放在老家養,一個放在身邊養。但畢竟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帶娃方法、照顧方向、引導思路各不相同。隨著時間的增長,兩個寶寶接觸的人和環境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 雙胎姐妹,一個南方長大一個北方長大,多年後兩人差別不是一點
    小櫻和老公是在大學認識的,兩人相戀了4年畢業後結婚,小櫻是典型的南方姑娘,而老公則是北方人,結婚後不久小櫻懷孕了,一年後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孩,由於兩人都是社會的新人,工作不穩定,因此決定一個留在北方給奶奶養,另一個留在南方給姥姥帶。過了一段時間,當春節後把兩個孩子帶回家一起過節時,兩人的表現讓小櫻後悔不已。
  • 雙胞胎姐妹分開生活:一個總被打一個從未挨打,18年後不同人生
    雙胞胎姐妹分開養:一個總被打一個從未挨打,18年後兩種人生思思和念念是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從小感情就要好,兩人也相約一起結婚,要不兩個人這輩子就到不嫁人了,天隨人願,兩姐妹同時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每一步都是如此的默契,但是卻有一點,兩姐妹不同步了,思思結婚多年卻遲遲也不生子,剛開始以為是夫妻雙方得了什麼疾病,後來卻醫院檢查了
  • 父母離婚後,雙胞胎姐妹一個跟爸爸,一個跟媽媽,十年後差距明顯
    父母離婚後,孩子只能選擇其中之一,跟父親和跟母親過日子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對雙胞胎姐妹一個跟媽媽,一個跟爸爸,10年後差距非常明顯!雙胞胎姐妹一個跟媽媽,一個跟爸爸,十年後差別很明顯文文和靜靜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兩姐妹長得很像,上學後就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有時候還穿同樣的衣服,因為兩人太像了,別人很容易分不清她們,也因此被許多人羨慕,因為雙胞胎並不常見。
  • 孩子是外婆帶好,還是奶奶帶好?答案就是這麼現實!
    「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來就上網,姥爺天天去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有人卻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些只是女性心裡的想法,中國自古以來的婆媳關係,讓寶媽對奶奶帶娃存在有色眼鏡。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孩子的到底是姥姥帶好?還是奶奶帶好?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文|文兒說起老人帶娃,很多人都說:「現在流行姥姥帶娃,奶奶去哪兒了?」按理說,女人嫁到男方家,生的孩子也跟男方姓,孩子應該奶奶帶的多才對。那麼,奶奶為什麼不帶娃呢?其實,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奶奶覺得帶娃是給兒媳帶,索性不喜歡兒媳也不帶娃了。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
  • 雙胞胎姐妹走散20年,再度重相逢後差距明顯,不像姐妹更似母女
    雙胞胎姐妹走散20年,再度重相逢後差距明顯,不像姐妹更似母女生活中,總有從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多個孩子,長相相同,可氣質以及行事風範完全不同,仿佛兩個人沒有血緣關係一樣。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與他們接受的教育不同有關。
  •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姥姥和奶奶帶娃有哪些不同?
    有人說,中國式帶娃的新焦慮,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更有網友編了個順口溜,生個孩子姥姥帶,姥爺天天去買菜,爺爺奶奶光欣賞,爸爸下班就上網。
  • 當45歲寶媽遇見42歲奶奶:一個享福一個受罪,差距一目了然
    這倒不是我誇張,只因為前些天去接樂樂,正好撞見這麼件事,同樣來接孩子,一個是接二胎,一個是接長孫,偏偏當了奶奶的比寶媽年齡還要小上三歲,看得我實在驚奇,於是便坐下來一起聊了聊
  • 姥姥帶娃每月一千,奶奶帶娃卻倒貼,憑啥?女人的回懟讓老公閉嘴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夫妻倆結婚生子後,不僅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除此之外,對於婆家和娘家之間關係的處理,也要學著做一個「端水大師」。如今的時代,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已經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但是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由婆家還是娘家帶,老人受到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
  • 為什麼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並非奶奶不管不顧,而是壓根沒選擇權
    小話題:各位家長是選擇奶奶帶娃還是選擇姥姥帶娃呢?許多60後的長輩們當初為了響應國家政策,都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也就造成選擇很多80後和90後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在各種關愛中成長,說不溺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家裡就一個娃,真是自家孩子怎麼看都是優秀的。而當孫子輩出生的時候的時候,那場面就更壯觀了,一般都是4+2式待遇,4位老人加上孩子爸媽。這種孩子出生後便享受著"國寶"級別的待遇。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是奶奶們撒手不管,而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以前孩子出生後都是奶奶幫忙帶,偶爾姥姥姥爺來看孩子才能幫忙照顧一下,但不知從何時起,帶娃的都是姥姥了。 這不免就讓人有疑問,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們都去哪了?其實並非是奶奶們不負責撒手不管,而是這些扎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