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高考是否能考好,將決定是否能上到一所好的大學,好的大學就直接關係到未來能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這對於學生而言形成了一個循環,一旦出現下降趨勢,整體水平可能會降低。
以往的高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弊端。為了讓學生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水平。國家這些年也在改革,從最開始的文理分班變成了後來的3+3模式,現在又改成了3+1+2的模式,學生在這種新模式下,將有完全不同的選科方式。
新高考開始執行,學生選擇變多,考出好成績勢在必行
對於2020年的高考學生來說,今年是最難的一年,首先在年初爆發了疫情,影響了很多高三學生備戰高考的時間,他們只能在家裡上網課學習。今年的高考人數也在持續增多,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已超過千萬。
在這最難的一年,高考也發生了變化
3+1+2模式取代了之前的文理分班模式
這樣的改變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學生因為這樣的改革成績提高,但部分生會覺得猝不及防,把以前所有的安排打亂,學習上的適應時間更長了。
新高考已在我國的多個省份實行,產生的變化不容忽視
此次進行的高考改革,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擅長的科目。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搭配。有的學科被重點「偏愛」而一部分學科也受到了「冷落」。
「3+1+2」模式更適合學生展現特長
3+1+2其實很簡單,這個模式裡的3就是語、數、外三大主科;1就是物理和歷史選一個;2就是從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兩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科目。
「三理」成為熱門科目,到學生「偏愛」
目前新高考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了,經過數據調查,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物理、地理。而最不受同學們歡迎的就是政治,歷史,化學。
生物從冷門科目變為最熱門科目
生物在以前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在理科中,大家更多注意到的是物理、化學這兩門更難的學科,但現在生物卻成了很多人的首選。
學生們大學時選擇的專業將與學生在高中時選擇的科目息息相關。比如說在此次的改革中,歷史和物理只能選其一,但之後要選文史類專業,而高中選擇是物理,這將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現在的大學專業中,生物這個科目是非常吃香的。在大學裡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將直接影響到以後的就業。綜合的來看,選擇生物是性價比非常高的。
生物覆蓋面非常廣,受到學生喜愛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可以選,學科的難度也不算大,只要肯下苦功夫,拿到一個好成績並不難,生物就成了此次改革中最熱門的學科。
不能局限於文理分科式思維,注重新高考帶來的優劣勢
學生大多已熟悉這樣的模式,學起來簡單一些
在之前的該考模式中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科目的權利,很多學生已經適應了自己學習的學科不想做出改變,改變的同時肯定意味著要調整學習方向,在這一階段上學生往往會浪費很多的時間。舊模式參加新高考,以不變應萬變也是不錯的選擇。
選擇舊組合學生多,高考時競爭非常激烈
並不建議大家去選擇以前的文科理科這樣的組合。高考原本就很難,同時又選擇了競爭壓力更大的組合,很容易在高考時吃虧。
高考之所以會發生這次改變,也是覺得傳統的文理科分班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增加自己的成績。
此次的變化將有助於我國的發展,學生得到最有利的進步
在理科的三個科目,物理是公認最難的一個學科。在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直接放棄了物理,後來教育局也覺得這樣不行,物理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於是又實行了3+1+2的改革,物理也因此又被大家所喜愛。
為什麼物理這門學科前後會發生這麼大的波折呢?主要是因為這次改革後大家發現:不選擇物理,在以後高考選擇專業時會有很大的限制,很多和物理相關的專業都不能選擇,而這些專業恰恰又是現在最火的專業。
大學裡只要是理科類的專業,基本都要求有物理基礎,而且在生活中,物理也是很有用的,它能夠幫助大家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很多難題,物理是不能放棄的。
根據目前已經實行了的學校數據表明,現在的學生組合基本是物化生、物化地、物化史、物化政這樣的組合。很多的學生都同時選擇了物理和化學這兩門科目,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兩門科目的難度都很高,並且互補性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學起來會很難。
改進高考模式,學生意識到物理的重要性
畢竟我國現在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對於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極大,若是之後物理學生數量降低,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國之後的人才計劃。
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能夠最大化的展現自己的天賦,選出適合自己的科目,這樣既符合學生未來的道路發展,也可以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可謂是雙贏。
此次的高考改革,又將給學生們帶來新的選擇難題,我們的人生中充滿了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學生們不要輕易的選定科目,需要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幾個學科。再去網上查一下自己未來想報考的專業需要哪些學科,最後再綜合選出適合自己的科目。
【今日話題】你覺得新高考模式對學生產生影響大嗎?#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