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新高考政策來臨,學生們應該如何選擇科目?這幾點要知道

2020-12-28 陳老師教育分享

高考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高考是否能考好,將決定是否能上到一所好的大學,好的大學就直接關係到未來能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這對於學生而言形成了一個循環,一旦出現下降趨勢,整體水平可能會降低。

以往的高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弊端。為了讓學生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水平。國家這些年也在改革,從最開始的文理分班變成了後來的3+3模式,現在又改成了3+1+2的模式,學生在這種新模式下,將有完全不同的選科方式。

新高考開始執行,學生選擇變多,考出好成績勢在必行

對於2020年的高考學生來說,今年是最難的一年,首先在年初爆發了疫情,影響了很多高三學生備戰高考的時間,他們只能在家裡上網課學習。今年的高考人數也在持續增多,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已超過千萬。

在這最難的一年,高考也發生了變化

3+1+2模式取代了之前的文理分班模式

這樣的改變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學生因為這樣的改革成績提高,但部分生會覺得猝不及防,把以前所有的安排打亂,學習上的適應時間更長了。

新高考已在我國的多個省份實行,產生的變化不容忽視

此次進行的高考改革,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擅長的科目。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搭配。有的學科被重點「偏愛」而一部分學科也受到了「冷落」

「3+1+2」模式更適合學生展現特長

3+1+2其實很簡單,這個模式裡的3就是語、數、外三大主科;1就是物理和歷史選一個;2就是從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兩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科目。

「三理」成為熱門科目,到學生「偏愛」

目前新高考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了,經過數據調查,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物理、地理。而最不受同學們歡迎的就是政治,歷史,化學。

生物從冷門科目變為最熱門科目

生物在以前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在理科中,大家更多注意到的是物理、化學這兩門更難的學科,但現在生物卻成了很多人的首選。

學生們大學時選擇的專業將與學生在高中時選擇的科目息息相關。比如說在此次的改革中,歷史和物理只能選其一,但之後要選文史類專業,而高中選擇是物理,這將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現在的大學專業中,生物這個科目是非常吃香的。在大學裡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將直接影響到以後的就業。綜合的來看,選擇生物是性價比非常高的。

生物覆蓋面非常廣,受到學生喜愛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可以選,學科的難度也不算大,只要肯下苦功夫,拿到一個好成績並不難,生物就成了此次改革中最熱門的學科。

不能局限於文理分科式思維,注重新高考帶來的優劣勢

學生大多已熟悉這樣的模式,學起來簡單一些

在之前的該考模式中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科目的權利,很多學生已經適應了自己學習的學科不想做出改變,改變的同時肯定意味著要調整學習方向,在這一階段上學生往往會浪費很多的時間。舊模式參加新高考,以不變應萬變也是不錯的選擇。

選擇舊組合學生多,高考時競爭非常激烈

並不建議大家去選擇以前的文科理科這樣的組合。高考原本就很難,同時又選擇了競爭壓力更大的組合,很容易在高考時吃虧。

高考之所以會發生這次改變,也是覺得傳統的文理科分班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增加自己的成績。

此次的變化將有助於我國的發展,學生得到最有利的進步

在理科的三個科目,物理是公認最難的一個學科。在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直接放棄了物理,後來教育局也覺得這樣不行,物理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於是又實行了3+1+2的改革,物理也因此又被大家所喜愛。

為什麼物理這門學科前後會發生這麼大的波折呢?主要是因為這次改革後大家發現:不選擇物理,在以後高考選擇專業時會有很大的限制,很多和物理相關的專業都不能選擇,而這些專業恰恰又是現在最火的專業。

大學裡只要是理科類的專業,基本都要求有物理基礎,而且在生活中,物理也是很有用的,它能夠幫助大家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很多難題,物理是不能放棄的。

根據目前已經實行了的學校數據表明,現在的學生組合基本是物化生、物化地、物化史、物化政這樣的組合。很多的學生都同時選擇了物理和化學這兩門科目,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兩門科目的難度都很高,並且互補性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學起來會很難。

改進高考模式,學生意識到物理的重要性

畢竟我國現在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對於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極大,若是之後物理學生數量降低,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國之後的人才計劃

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能夠最大化的展現自己的天賦,選出適合自己的科目,這樣既符合學生未來的道路發展,也可以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可謂是雙贏

此次的高考改革,又將給學生們帶來新的選擇難題,我們的人生中充滿了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學生們不要輕易的選定科目,需要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幾個學科。再去網上查一下自己未來想報考的專業需要哪些學科,最後再綜合選出適合自己的科目。

【今日話題】你覺得新高考模式對學生產生影響大嗎?#12月跨年衝刺計劃#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下,7省市單科選考統計,這一科目不太受大家喜歡
    2020年的高考當中,眾多的省份採取了新高考模式採取的是3+1+2模式,而這種高考模式在各大省份中不斷地擴大規模,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已經改變了曾經3+2的文理科模式,而選擇了更加合理的3+1+2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文科生如何才能考過600分?這門「學科」是關鍵
    文/小琦說教育我國最近兩年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很多學生都表示自己適應不了新的高考模式,這讓他們很是憂心,不過今年大部分的的省份都即將開始實行這種「新高考模式」,學生們就必須要適應了。什麼是「新高考」模式?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關注全國高考的朋友們都知道,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共8個省份市將在2021年舉行首次新高考,並為全新的「3+1+2」模式。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模式下,不但要正確選擇考試科目,優勢學科培養也很重要
    什麼是新高考模式?目前多少省份在實施。目前實施新高考模式「3+1+2」的省市有:北京、浙江、上海、天津、海南、山東,預計2021年還將增加8個省份。什麼是新高考模式「3+1+2」?新高考模式有多少種選擇方式?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高考改革,多省已實行「新高考模式3+1+2」。新高考模式3+1+2多省實行文理分科,文科是「政史地」,理科是「理化生」,但是文理分科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比較極端化,因此多省改為「3+3模式」,但奈何3+3模式當中,很多都會出現「棄物理」的現狀,所以將其改為「3+1+2模式」。
  • 高考新模式3+1+2學科如何選?物理一枝獨秀,相形見絀是化學
    這些情況都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考新模式出現的原因,為學生發展做出高考新改革為了相應時代的號召,符合當下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個省份開始高考改革,從過去簡單的「一刀切」改為3+3模式。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眾多省份高考改革進行細化,將3+3模式調整為3+1+2模式。高考出現「3+2+1」模式是一種什麼概念?新高考3+1+2模式,3指的就是三門主科語文、數學和英語,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二選一,2指的是生物、化學、地理和政治4門學科中選擇兩個。
  • 新高考「科目組合」下,這些專業「文理兼收」,就業前景廣闊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新的高考模式也即將實行,考生們應該抓緊努力了。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斷地推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進行高考的改革。高考一試,事關教育公平,事關萬千家庭的幸福,必須要慎重。新高考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以往是非常不同的。
  • 新高考「最差」組合出現,新高一學生要避免,已有很多學生後悔了
    隨著新高考的普及,慢慢地,必然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新高考肉眼可見的最大改革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是固定的科目以外,剩下的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門科目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價值「水漲船高」,這2門學科卻被推下水
    新高考3+1+2模式是怎樣的的組合形式?新高考模式3+1+2,3指的就是三大主科數語外,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選一個,2指的是生物、化學、地理、政治選一個。3+1+2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模式,每一種組合形式都各有利弊,而以前文理分科是到了高二開始做選擇,而新高考模式3+1+2需要在上高一立馬選擇,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焦慮。
  • 新高考重磅!2020年1月浙江所有選考科目和英語真題答案來了!
    物理一直以來是在新高考中最起起落落的一門科目。在一開始的時候,由於物理學起來不容易,所以很多學生會選擇放棄物理。然後,由於選擇物理的學生實在太少,浙江出了一個物理的保底機制政策。這個政策是這樣的,如果物理的選考科目人數沒有達到一定數目,那麼就會啟動保底機制,分數不會低於最低分。
  • 新高一提前了解: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這兩門學科成為備選必修科目,高中生們可要注意了
    距離2021年高考也只剩下不到七個月的時間了,高考「3+1+2」的新模式也將進一步的到檢驗,從這此高考模式改革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的學科地位得到了上升,成為考生必須選擇的被選科目。那麼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 成考專升本院校怎麼選擇?成人高考考試科目有哪些?
    成考專升本院校怎麼選擇?成人高考考試科目有哪些?成考學校與其他各種類型的學校一樣,這就要求學生報考學校的時候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要看其成人高等教育是否有獨立的學院編制;其次,要看其師資力量如何,是否有專業的教授成教課程的老師;第三,要儘量選擇那些比較有名的,或者辦學時間比較長的學校報考;第四,院校如何收取學費。首先,要考慮學習地點。
  • 2021年中高考大改革!4+4、3+1+2……這意味著什麼?
    隨著今年中高考落下帷幕 這也預示新中考和新高考 將於明年開始在廣東省及部分地市試行 新中考和新高考具體會進行哪些調整呢?
  • 英語將不再列入高考科目?答案當然是想都別想,在學生意料之內
    高考是對學生們而言最重要的考試,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最公平的考試,因此,高考也是許多學生改變命運的機會,學生們為了高考認真學習所有的科目,但是畢竟每個學生的經歷都是有限的,很難將所有的科目都學得很好,總有一些科目是不擅長的,成為了我們的弱勢科目。
  • 日語高考政策有哪些?(解讀)
    日本日語高考政策:1、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高考「外語」科目除英語外,還設有日語、俄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5個小語種。2、根據國家高考綜合改革總體部署,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將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在內的外語科目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範圍,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條件。
  • 講座回顧:新高考下如何科學選專業?那老師給你答案
    「3+1+2」政策與傳統模式的文理科區別  1.目標導向的不同  「3+1+2」模式更體現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選擇科目組合的不同  在「3+1+2」模式下,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12種科目組合中自主選擇,而傳統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3.考試內容的不同  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都是有所區分的。
  • 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高考「3+1+2」選科,共有12種組合,物理+生物+地理這個選科組合確實比較好,據福建、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重慶、江蘇等7地選科數據,學生選生物科目平均佔比是64.44%,選地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65%,選物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30%,這三門科目高居所有科目前3名,那麼為何這麼多學生選擇「物地生」或這個組合有什麼優勢呢
  • 2021是新高考關鍵年,高考複雜多變,考生提早做好準備!
    第一種高考試卷:每省的自主命題試卷,比如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就有很多高考試卷;第二種高考試卷:還是老高考(3+X)像廣西、江西等省份;第三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新教材,像山東等地;第四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老教材,像湖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