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是少有的雙胞胎喜劇人,相聲表演拜姜昆為師,小品表演拜蔡明
說他們特殊,首先是因為他們是國內喜劇舞臺上為數不多的雙胞胎,另一方面,郭陽郭亮不僅說相聲也演小品,而且在兩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師父。他們相聲的師父是姜昆,小品的師父是蔡明。直到後來因為李菁這層關係,兩人畢竟都學過幾年快板,因此才進入李菁、何雲偉所在的星夜相聲會館,開始曲藝表演。
-
張譯說,話劇、電視劇和電影,演起來有不同的尺寸
大家好,我是演員張譯,第一次來知乎,選了本題來解答,實在是因為這個題目也是我此前多年來一直的困惑所在,最近幾年終於搞清楚了一些,說得不一定對,與大家分享。
-
春晚「釘子戶」的他從相聲轉小品,還是那個「味」
春晚「釘子戶」的他早年搭檔劉偉給大家表演相聲,但是那時沒有什麼可觀的成績,直到遇見牛群老師,他事業才算有了起色,兩人表演的每一個節目都深受大家喜歡,簡直就是有些不可思議。像他們一起表演的《點子公司》《兩個弄潮兒》等段子都贏得了大家的高度認可,每次的爆笑率也是高得很。
-
春晚相聲小品越來越難搞,觀眾也越來越不滿意,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五官爭功》出現在1987年春晚,當時的群口相聲就已經非常少了,如今就更少,不是所有題材都適合群口來說。趙福玉:群口相聲如果弄好了,其實特別適合春晚這樣的舞臺,它熱鬧——但得弄好嘍。問:又不能只是那種各個地方來拜大年你一句我一句那種。
-
「相聲瓦舍」演話劇很「相聲」 追求袖裡乾坤
從1988年共同創立臺灣最受歡迎的表演團體之一「相聲瓦舍」至今,二人在舞臺上已經合作了二十餘年,精彩作品無數。近年來,他倆跟隨紅遍海峽兩岸的話劇《寶島一村》劇組輾轉全國各地,又主演了同樣在國內巡演的賴聲川相聲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終於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首次以「相聲瓦舍」品牌到大陸演出。12月23日至25日,由馮翊綱、宋少卿主演的「相聲瓦舍」經典代表作《東廠僅一位》將在保利劇院上演。
-
2020年將會是話劇「元年」嗎?
(原創作品)以最近的方式,打開娛樂空間,歡迎走進娛樂最近空間。昨天,小瀋陽的話劇《我愛桃花》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成功上演。曾幾何時,那個「為什麼呢為什麼呢」的小瀋陽也開始玩上話劇了?雖然話劇的表現形式相比其它藝術要簡單的多,但是它的難度可一點也不低,它的標準非常高。它不能藉助電影裡邊的快放慢放、切鏡頭、蒙太奇、特效等手段,更不能演不好重新拍,因為話劇都是「現場直播」。傳統藝術形式不代表不高雅。相反在藝術界,話劇反而是在相聲小品歌曲舞蹈等藝術形式之上的雅致藝術。和交響樂一樣,屬於陽春白雪的範疇。
-
《相聲有新人》張國立導演相聲小品,郭德綱壓軸群口相聲
可能有網友更關注最後的競演PK環節,不過尬聊11哥覺得本周比賽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郭德綱壓軸的群口相聲和張國立導演的群口小品之間的競爭常見的群口相聲通常是三個人,比如最經典的段子《扒馬褂》,更多人一起表演的群口相聲,尬聊11哥只認馬季及其弟子的《五官爭功》,至於送個春聯、說個吉祥話那種春晚群口,11哥覺得那個還算不上相聲。
-
素有「相聲大師」之稱的馮鞏,為何這些年只甘心於演小品?
不過,在多年前,馮鞏就沒有再說相聲了,開始演起了小品,在小品界呢也成為大咖級人物的,也常常活躍於春晚的舞臺。因為頗有文藝細胞,馮鞏在馬季的點撥下學習的很快,在29年那年就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從此算是真是開啟了他的相聲表演之路
-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上,最佳男演員獎被這個「田東仔」拿下!
優秀相聲小品藝術家們上臺領獎。楊建偉(第一排右二)董建春摘得相聲組最佳逗哏獎,鄭健獲得相聲組最佳捧哏獎,楊建偉獲得小品組最佳男演員獎,宋寧獲得小品組最佳女演員獎。金霏、孫靜獲得相聲組優秀逗哏獎,楊凱、孫超獲得相聲組優秀捧哏獎,姜力琳、郭豐周獲得小品組優秀男演員獎,賈金金、趙千惠獲得小品組優秀女演員獎。這些演員在表演時入情入戲,節奏把控得恰到好處,不僅掌握了紮實的表演技巧,更在臺上保持著良好颱風。《懶漢脫貧》在第八場收官戰登場時,楊建偉就感受到了大家對這個節目的喜愛。
-
這四位相聲演員後來都改行演了小品,最後一個發展最好,成了影帝
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其中有四位著名的小品演員原來是說相聲的,後來改行才演小品的。讓我們來看看都有誰。1989年黃宏第一次上春晚和師叔師勝傑,師兄笑林合作表演小品《招聘》大獲成功。從此,成為春晚釘子戶,連續24年登上春晚舞臺。2012年4月黃宏被任命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因工作繁忙,缺席2013年春晚,此後告別春晚舞臺。
-
為盧正雨說句公道話,周星馳風格演不了小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大抵是因為,盧正雨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放了一段自己拍攝的影視化作品,是即將網絡上線的一部電視劇的截取橋段。不少觀眾信誓旦旦地認為,別的演員都是表演相聲、小品,就盧正雨拿出來一個外邊拍攝好的電視劇選段過來比賽,這跟作弊有什麼區別呢。別的選手都是現場答卷,只有盧正雨是考場外邊寫完了試卷,拿進考場直接交卷。更是有觀眾拿二龍湖張浩的例子做比對。
-
說相聲入行,演小品成名,最終斬獲金馬獎影帝,範偉成名後再回歸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依靠小品成名的範偉,打小是學相聲出身。16歲那年,他師從著名先生表演藝術家陳連仲,開啟自己學藝之路。1983年,範偉考入瀋陽曲藝團,在團裡創作人才缺乏,沒人為他創作相聲的情況下,範偉自己親自操刀,寫出了一系列《一個廠長的日記》、《要帳》、《五幾年》等一系列小品,並憑藉《要帳》這個作品,拿下了1993年的首屆中國相聲節上獲得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二等獎。
-
成年人咋演嬰兒?話劇《牛天賜》妙用偶
二位主演首次登上話劇舞臺,且郭麒麟出演「牛天賜」一角,接受一個「橫跨0-19歲」的高難度角色,此次舞臺改編頗有挑戰。為實現高難度改編,方旭首次嘗試將「人-偶結合」的表演方式融入到演員表演和舞臺視覺中,構建出外在形象與內心感受的雙重表演空間,為「嬰兒」的呈現提供了有趣的舞臺表現方式,也為「偶」在戲劇舞臺上的應用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
德雲社郭麒麟天秀,話劇舞臺說相聲可還行,這是什麼神奇操作?
在話劇牛天賜表演結束後,演員們進行謝幕講話,其中就包括這部話劇的主演郭麒麟和閻鶴祥。因為兩人特別幽默,所以很多人都調侃他們,說他們兩個是在話劇舞臺上說相聲。
-
拜師馬季,不說相聲而靠演小品走紅,而今銷聲匿跡
出生在曲藝世家,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弟子,著名的山東快板書演員演員黃楓。因為從小接受藝術薰陶,因此在表演表現出了極高的喜劇天賦。在瀋陽文工團招生考試中他一舉奪魁,那一年他才十三歲。,並給出自己的建議,後來黃宏把這段相聲改成了小品,他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別佔遼寧春晚和央視春晚上表演了這個小品,一經播出黃宏立刻火遍了全國,成為了他的代表作,馬季也就成為了黃宏的指路人。
-
十年之後,相聲和小品哪個將更受歡迎?也有可能是脫口秀
再過十年的話,相聲應該還是比小品更受歡迎,因為相聲人們平時能夠看到,而一般情況下小品只是在春節晚會看看,影響力比不上相聲。,相聲則因包袱兒尺度和形式所限等問題,在春晚舞臺上越來越失去對觀眾的吸引力。劇場更適合聽時長更長的相聲,相聲的魅力也在這裡被重新發現。其後儘管春晚相聲一直沒有特別大的起色,但至少人們可以從其他渠道看到相聲表演。
-
相聲合伙人(一)世家
周思浩去了「哪兒樂」,張碩去了「樂活」,魏鵬繼續漂著,之後都漸漸淡出舞臺。李善鵬在「大逗」遇見了千年難遇的錢琦,找到了自己新的表演方向。孫洪亮在「笑動百華」向體制靠攏,成為北京市曲藝家協會的一員。張伯鑫在「嘻哈包袱鋪」做到了演員總隊長的位置,可「嘻哈」的風光似乎與他無關。
-
搞笑小品大全,你看過幾種~
由於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為不可或缺的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備受觀眾的喜愛。如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麵》,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動作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讚賞和認可,並直接引發了春晚舞臺上的小品表演風潮,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意義。
-
表演專業考試之如何表演好舞臺小品
小品,一般指短小的表演動作作品,種類有很多,大的方面可以分為舞臺小品和影視小品,這裡主要談的是舞臺小品。另外舞臺小品中又不同,有專為觀眾欣賞而編排的小品,如電視晚會上的小品,以及目的是為了訓練演員、提高演技幫助把握人物的表演小品,如電影學院表演學院的教學小品等。
-
馬麗:從"敗家子"到後來的"話劇女皇",就算挺著孕肚,也要演小品
2020年的春晚是我們敬愛的宋丹丹老師最後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了。這也意味著我們熟悉的這位春晚小品歡樂女演員正式謝幕了。後來在同學的介紹下讓馬麗出演一個話劇裡面的小角色,馬麗立馬就答應了,對於現在的她只要有演出的機會她都不會錯過,雖然這場話劇只有僅僅的50塊的薪水,但是這也為她打開了之後演話劇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