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日)晚上,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廣西北海:疍家小鎮的幸福新生活》,點讚廣西北海疍家人在家門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過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一起來關注一下。
點擊下方圖片,看《新聞聯播》完整新聞視頻↓↓↓
在廣西北海,有這樣一群水上人家,他們常年以船為家,以海為生,被叫做疍家人。幾十年前,疍家人陸續洗腳上岸定居。十八大以來,靠著黨的好政策,昔日的疍家漁村變成了獨具風情的疍家小鎮。疍家人在家門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過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
一大清早,在北海市銀海區疍家小鎮的海鮮市場,賴光彩的生意就已經忙碌起來。她的商鋪一個月能賣出一萬塊錢。在家門口就能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這在幾年前卻是不敢想的。
廣西北海市疍家小鎮村民 賴光彩:那個時候也會有生意,但是都是比較小,就是賣賣礦泉水。很辛苦,要挑著礦泉水去銀灘賣。
雖然依靠國家政策,疍家人結束漂泊,來到岸上定居,也逐漸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缺乏產業支撐和規劃管理,生活水平很難再上一層樓。年輕人得不到發展的機會,紛紛離開了家鄉。賴光彩就在外面做了十幾年導遊。
廣西北海市疍家小鎮村民 賴光彩: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家鄉有了這個條件你才能回來,沒有條件你怎麼回來。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委員會黨委書記 遊君宇:群眾搬到這裡,我們不能不理了,來到這裡,搬到這裡之後,我們引導群眾,搬得出,住得下,富得起來。
疍家人迫切需要產業扶持,但是究竟要扶什麼?當地幹部跟老鄉們坐下來細緻研究,摸索著還是應該做好大海這篇文章。2017年,為疍家人量身打造的惠民工程——海鮮市場項目一落地,熟悉海鮮買賣的疍家人眼睛全亮了。
作為北海市最大的搬遷安置區,兩個村加起來共有1600多戶村民,一個農貿市場顯然不夠。既然疍家人這麼愛海,以疍家文化為依託的海洋特色小鎮項目何不順勢啟動呢?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委員會黨委書記 遊君宇:這裡有一個很好的區位優勢,它距離美麗的銀灘只有1公裡,疍家的美食,疍家的文化,這些都是很吸引人的。
2017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村支書陳其雄帶頭在小鎮上經營起了疍家風情的民宿。他把家裡的房子全部按照疍家的傳統重新裝修了一番。
記者:一年收入能夠有多少?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銀灘鎮白虎頭村村支書 陳其雄:到年底的話,如果按照這個訂單量,是二十多萬應該都沒問題。
短短三年,海邊小鎮開民宿、開餐館、建起趕海體驗式漁家樂。兩三百家商戶的年收入,少的增加了十多萬元,多的增加了二三十萬。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銀灘鎮白虎頭村村支書 陳其雄:當時我們很多年輕人都很難找到老婆,但是這幾年好了,大家都搶著回來,因為這邊現在容易就業,做生意各方面都容易了。
總臺央視記者 田琪永:這個形狀特別的工具叫做扭繩器,過去的每一個夜晚,疍家人就是用這樣的扭繩器來織補漁網,否則就擔心第二天的出海少了收成,而現在疍家人已經不需要再擔心漂泊不定的疾苦,同樣的傍海而居,他們編織起了更加穩穩的幸福。
如今疍家小鎮的夜晚,家家戶戶熬夜補漁網已成回憶,來到廣場上坐看一場免費露天電影,迎著海風和歌起舞就是小康人家的日常。
廣西北海市疍家小鎮村民1:政府幫我們改變了環境,很好,全部的環境都改變好了。
廣西北海市疍家小鎮村民2:現在管理得好,又乾淨,空氣又好。
廣西北海市疍家小鎮村民3:工作大家都有著落,還有交通工具什麼都夠方便,全部都幸福了。
記者 | 中央臺 田琪永 廣西臺 施明華 滿熠 譚鋒 彭峰 北海臺 王曉其
編輯 | 劉慧
責編 | 李羽
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媒體出品
更多新聞資訊,關注新聞頻道微信推送
追尋紅色理想、與信仰同行,本周日帶你看這樣的東蘭 |在希望的田野上
蹦迪注意!南寧警方在KTV查獲新型毒品「奶茶」,小心別中招
驚魂!廣西女子坐網約車返鄉,司機途中心生歹念,逼她喝下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