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紫金陳的推理三部曲時,一直覺得嚴良是個神一般的又非常俗世中的人物,大致相當於《心理罪》中的方木。只不過一個是邏輯推理派,一個是心理畫像派。
所以不能理解,為什麼《隱秘的角落》裡,要讓那個孤兒院逃出來的、本該叫「丁浩」的男孩子用了「嚴良」這個名字?
而《沉默的真相》中,嚴良又成了刑警隊長。

其實嚴良原本就是省公安廳的刑偵專家,後來才轉行到大學教數學。
不管是《無證之罪》,還是《壞小孩》、《長夜難明》,數學老師嚴良的出現,都代表了撥開迷霧的神之右手。
邏輯推理大師不是吹的。
看過原著的人,一定還記得嚴良在《無證之罪》中對郭羽、朱慧如的放水,在《壞小孩》中最後「一釐米」的猶豫。
《壞小孩》雖然是個開放式結尾,但以嚴良一貫傾向,很有可能再次放水。

嚴良之所以會由刑警轉行當大學老師,就緣於他嚴重違反職業操守的一次「放水」:
一個高三男主跟他父親要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只知酗酒賭博的父親不僅不給錢,還對兒子又打又罵,兒子憤而回手,卻殺死了父親。
母親同兒子一道把屍體運到一棟爛尾樓的頂樓天台,然後去派出所報了失蹤。
後屍體被發現,母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對於母親來說,如果兒子成了殺人犯,那自己的人生就是完全黑暗了。所以母親去派出所自首,認下了殺夫之罪。

嚴良作為當時專案組請來協助破案的專家,在口供中發現幾處不合邏輯的地方,也大致推斷出了真相。他的做法不是指出這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是假裝沒發現的沉默,而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修改了口供,把不合邏輯之處一一圓上。
嚴良這樣違背職業操守,是出於對這對母子的同情。
但不幸的是,兒子承受不住心理壓力,也來自首了。
這下嚴良一腳踩進了水塘!
鑑於他對省刑偵事業的重大貢獻,省公安廳決定只對嚴良作內部處分,不將他開除出警察隊伍。
但嚴良自覺無趣,自己辭職,改行當起了數學老師。
數學是一切學科的爸爸,邏輯推理大師改行為數學老師,其實蠻合適,有本事的人從來不用為生存發愁。

雖然離開了警察隊伍,但警察們破案遇到了迷霧森林就會想到嚴良。
《無證之罪》裡的趙鐵民,實在想不通「請來抓我」的連環殺手,就去求助了嚴良。而嚴良在重逢駱聞的當天,就對他產生了懷疑,抽絲剝繭,設局檢驗,兇手果然就是駱聞。
《壞小孩》中,案情幾乎塵埃落定,嚴良就是覺得一切都「太合理」,心頭反而疑惑,偷偷撕了一張日記去檢驗,得到日記為一個月內寫就的鑑定結果,從而推斷出朱朝陽才是罪惡的源頭。
而在《長夜難明》裡,面對刑辯律師張超設下的「坐地鐵拋屍」這個局,省公安廳副廳長高棟也是指點專案組組長趙鐵明去找嚴良,明確告訴他嚴良查這個案件更合適。

所以在紫金陳的推理三部曲中,嚴良始終是一個獨立而關鍵的存在,但是到了劇中,嚴良似乎成了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說到高棟,也要吐槽一下,人家明明是年輕有為、高大帥氣的形象,四十出頭就幹到了省公安廳副廳長的位置,可謂是紫金陳作品中深諳升遷之道的有為官員,電視劇中找來這麼個糟老頭子,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