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所謂娛樂圈的瓜中,女明星間的爭吵總會成為談資之一。
這也是年輕的選秀節目裡,青澀的練習生們遭到惡意剪輯的主要原因。
衝突,仿佛成為了女人們最值得被談論的因素。
而諸如斤斤計較、口蜜腹劍之類的標籤也成為「紅黑」藝人的必要附屬品。
但其實,姐姐們的價值遠遠不止於此。
最近又是選秀類綜藝狂潮,從《青春有你》到《創造2020》,青春的美少女們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在那一方絢爛的天地。
而另一檔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也被冠以選秀的名義未播先熱,甚至風頭隱隱有要蓋過正在熱播的其他綜藝的趨勢。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節目定義在於,選定1990年前出生的女藝人經過層層PK篩選。最終選取5人組成「逆齡」女團。
由於在節目過程中,這些已經出道的女藝人們需要體驗合宿生活和舞臺競演。她們之間的衝突就成為了討論量最高,也是大眾最期待的看點。
被爆出的參演藝人有寧靜、伊能靜這類演員咖。也有張含韻、鬱可唯這類本就選秀出道過的歌手。
選取90年前出生的參演藝人,就意味著這些姐姐們中最低的年齡也有30歲。
當身體素質不再鼎盛,演繹經歷也不是白紙的她們,站在舞臺上等待觀眾去評判,我還是想為這番「再戰江湖」的勇氣叫個好。
從節目公布至今,爆料從未斷過。
先有因抗拒高強度排練時長,姐姐們耍脾氣。
再有人拒絕沒收手機零食,罵哭導演。
姑且對這些爆料的真實性不置可否,我只想感慨一下公眾的聚焦點。
吃瓜群眾們關心的是姐姐們與製作組的衝突,還有人期待姐姐們之間也能多些衝突,能多製造些看點。
造勢也好,話題也罷,這都是難以避免的熱點所在。
但與其一直關注矛盾,不如關注矛盾背後的「乘風破浪」精神。
什麼是「乘風破浪」精神?
當一個人在自己所在的職業環境中長時間生活,他的閱歷和經驗就自然的成為了一種隱形的保護傘,或者說是舒適區。
在這種情形下,再讓他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一種脫離原有的職業內容的環境,重新學習並面對競爭,這無異於一種回爐重造。
來參加節目的30位姐姐,在演藝圈中的作品或者經歷早已都為大眾熟知。
如此一來,能選擇來參加這檔節目,本身就是一種不小的勇氣。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做磨合併不容易,尤其是在各自都很有個性的情況下。
因此比起姐姐們鬧矛盾,實際上經過集體生活後姐姐們的磨合合作,反而是更值得關注的看點。
姐姐團中的成員之一,張萌,如今已經39歲了。
她在之前熱播的《安家》中有著不俗的表現,這次節目錄製她也是曝光最多的人之一。
她在微博上與粉絲互動,抱怨著因為拍節目而減少的發量。還在接機視頻中,跟粉絲吐槽女團是真的不容易,太累了。
這種互動,讓人覺得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
之前還有爆料稱,黃聖依在練習第二天就被氣哭,頓時引起人們討論。
但最後發現,原來她哭是因為沒有及時起來,和其他姐姐們一起去練習室練習。
其實她是在對自己惱火。
但不管多累多苦,入了這個「坑」的姐姐們,基本都在咬牙堅持著。
今年已經51歲的伊能靜,身體其實已經有些吃不消。
她不止一次跟老公秦昊抱怨,太累了。因為練舞有的動作要跪在地上,她的腿上都是淤青。
急得秦昊直接勸她退出,「你這身體跟她們拼幹嘛啊?」
但伊能靜偏就要賭這一口氣,就是不服輸。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除了有自己不願意退出的,還有被網友推薦而加入的。
劉敏濤之前因為不加控制的 「表情」重新大火,成為了人們的焦點,也因此成功被這次的「女團後備役」所選中。
在此之前,她曾在《人物》的演講中提到,
「我把我自己一天安排得充實又美好,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需要一點理想主義,加上恰如其分的自我為中心。兩者結合起來,那就會形成一種優雅而豐富的氣場。」
從知性優雅的國民大姐,到孤傲冷豔的「作精」姐姐,不過是她選擇的一次天性釋放。
人,總要成長。
無論你是十八歲,二十八歲,還是四十八歲。
青春靚麗的女團成員們,會為了出道而戰。
那麼對於這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姐姐們,則是為了自己而戰。
跳出舊的圈子,迎接新的,生動的人生。
看到這些十分有個性的姐姐們,我想到了一句話:
我願意為自己的生活斤斤計較,只是因為這份熱愛讓我值得。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對她們來說,都是值得的。
不是因為節目帶給自己多少人氣而值得,而是因為能迎接更好的自己而值得。
不同於精力旺盛的新人練習生。體力和精力的欠缺,使得姐姐們只能用成倍的努力,來換取一份保質保量的節目成績單。
面對外界的質疑,她們選擇主動加練。
萬茜練吉他磨破手指,金晨也一度累到不想劈叉,寧靜在機場現身還搖曳著舞步。
這或許也是一種,用行動去消磨流言,用熱愛去守護執著。
執著地,勇敢地,去面對一個新的自己。
我想這或許就是姐姐們願意參加這個節目的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講,挑戰是促使人們前進的重要條件。
而人類對於各個領域的徵服欲,則是促進挑戰的動力。但隨著生活的平穩和舒適度的提高,這種徵服欲是在減少降低的。
年復一年,在如今流量為王,熱度至上的娛樂圈中,還有多少藝人選擇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因此,那些勇於走出舒適圈的人才更加讓人佩服。
她們衝破了年齡和閱歷的封印,以另一種嶄新的面貌站在另一個閃耀的舞臺之上。
這本身就是值得我們為之喝彩。
當矛盾為熱點,衝突引人注目,節目就只是一個「興風作浪」的地方。
但如果發現了姐姐們的不滿和淚水,其實只是成長的一種見證,你就會關注到她們背後的「乘風破浪」精神是多麼的耀眼。
三十歲以後,仍然在成長。
功成名就之後,也依舊人在途中。
正如節目主題所言,「三十而驪,青春歸位。」
6月12日中午,在許多人還在關心節目什麼時候開播的時候,《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在網上悄悄開播了。
只希望那些矛盾被挑出來做談資的時候,人們不會忽略她們的努力。
因為那種乘風破浪的精神和愛,才是女人在人間最溫柔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