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至,金山圩日「開圩」啦!昨日,梅江區金山圩日首場活動在梅城文化公園廣場盛大開啟。活動把客家地區的圩日文化帶進江北老城,讓久居城市的市民、遠方來的遊客感受到鄉村赴圩的熱鬧和快樂,進一步盤活梅江區歷史文化街區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圩日文化進城區
熱鬧展銷人氣旺
「鏘鏘鏘……」隨著響亮的鑼鼓聲響起,梅江區金山圩日首場活動正式開圩。翹首以盼的市民和遊客出示「粵康碼」和測溫後進入會場,廣場內商家吆喝聲、市民和遊客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梅江區委書記朱國城表示,近年來,梅江區先後投入1.2億元實施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工程,升級改造嘉應古城和攀桂坊、望杏坊「一城兩坊」,舉辦古城鬧元宵、金山圩日等民俗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展現了江北老街古韻新顏。今後,梅江區將努力把江北老街打造成文明創建的「標杆工程」、客家人寄託鄉愁的「民心工程」、繁榮城市經濟的「示範工程」。
「赴圩節已融入城市的血液和脈動,高效推動城鄉工農互動、商貿文旅相融、產銷精準對接。」梅州日報社社長羅金良在致辭中表示,金山圩日是展示「詩畫梅江、文明客都」的重要窗口,是「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靚麗風景線,通過圩日活動,地處梅江的「金山」將變成名副其實的「金山」,讓金山圩日成為城市的金字招牌。
市民興致勃勃地逛現場展銷區。
活動精心設計了嘉應老街·步行街美食、扶貧產品展銷、梅州名優特農產品展銷、特惠商品展銷、中秋晚會、書香之城公益活動、網紅明信片打卡、讀者團徒步遊金山、學生集市實踐、現場互動等項目。
在主會場,80多家農業、食品企業的攤檔一字排開,梅州名優特農產品、特惠產品、老街美食等展銷區持續火熱,梅州柚、客都米、嘉應茶、壽鄉水等優質農產品成為「搶手貨」,現場熱鬧非凡。「清涼山茶營業額約2萬元,賣到最後陳列在貨架的『樣板茶』也拿來賣了,從早上6點開始就沒歇過。」梅州市信德家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蘇平開心地說。梅州本地產的堅果也吸引了群眾的眼球,南雁春秋澳洲堅果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參展第一天他們共賣出100多斤夏威夷果,銷售額約5000元。
金山圩日活動人氣爆棚。
在扶貧產品展銷區,作為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的強惠公司、樂得鮮公司分別帶來板蓋坑雪蓮果、白宮苦瓜,以及樂得鮮陽臺蔬菜等農產品。「這些農產品都是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向西陽鎮省定貧困村收購的,希望通過展銷打響扶貧產品品牌。」強惠農業公司總經理闕文光說。梅江區消費扶貧館相關負責人劉海桃介紹,他們帶來30多種扶貧產品,因客家人愛煲湯,北聯村枇杷花等湯料類產品尤其暢銷。
品味美食憶過往
學生集市收穫豐
狹長的江北老街巷道裡,有最撫人心的煙火氣息,也有很多承載了梅城人兒時記憶的老街味道。軟糯的湯圓、鹹香的鹽焗雞、經典的金山牛雜……30多種老街美食亮相主會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試吃購買。
「為了把最新鮮的肉丸、最具代表性的客家食品呈現給群眾,工人早上4點多就起床準備製作肉丸,開圩兩小時,80斤肉丸就銷售一空。」尚記食品公司總經理鄧利芳表示。「我們曾參加2018年舉辦的梅江區金山圩日活動,今年恰逢『雙節』,現場更有氛圍,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可以把梅州的好山好水好產品推介出去。」鄧利芳說。
「我們『鬆口圩』是每逢農曆二五八開圩,以前鄉村傳統圩日很熱鬧,在城市裡舉辦金山圩日活動非常好,讓城裡人也能體驗到圩日的熱鬧。」今年60歲的市民劉綺青是梅縣區松口鎮人,現居住梅城江北老街附近,他說,經過修繕的老城煥然一新,他時常帶著7歲的孫兒逛老街、嘗美食,把客家傳統美食寄給深圳的朋友。「這次在家門口赴圩,我已買了兩趟了!一早買的東西先放回家裡,現在又來了一趟。」劉綺青說道。
一手拎著尚記肉丸、向麗腊味、蘿蔔粄等「戰利品」,一手捧著熱氣騰騰的湯圓,市民賴先生和剛從上海回梅過節的哥哥前來「赴圩」,「來參加圩日活動最重要的還是體驗氛圍,尋找兒時在鄉村赴圩的回憶。」賴先生認為,圩日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值得後人延續傳承。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全場最低價,快來買……」在主會場的學生集市攤位,70名來自幼兒園、中小學的學生擺起了交換或買賣閒置物品的攤檔,當起了「小老闆」,在實踐活動收穫了「人生第一桶金」。「我的攤位叫做『威威商店』,圖書一塊錢兩本,蜻蜓玩具一塊錢兩個,這些是昨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提前準備的。」在梁子威小朋友的檔口,每件商品都進行明碼標價,樣式豐富多樣,他媽媽還特地準備了微信二維碼,方便進行「交易」,母子倆配合默契,孩子從中收穫了買賣體驗和勞動樂趣。
千年古城底蘊厚
典故文化齊分享
梅江區的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獨具嶺南特色的騎樓老街、被稱為「孔子廟」的梅州學宮、建於清乾隆十一年的八角亭都是江北老街歷史的見證。金山圩日活動將嘉應老街·步行街、梅州學宮、創意金山文化園設為分會場,領取網紅打卡明信片後,大家紛紛前往分會場遊玩。
活動還舉行了梅州日報讀者團徒步遊金山授旗儀式,100多名來自梅州市戶外運動協會的徒友正式開走,他們先後途經泰康路、仲元東西路、中山路、油羅街、八角亭、黃遵憲故居、東山書院等地,尋找人文景點和老街名店,用腳步丈量金山魅力。「相比以前徒步登山的環境,這次在老街看到的更多是古建築、傳統美食,徒步路程總長約4公裡,整體來說輕鬆休閒,有充裕的時間發現老街的美。」協會秘書長古海良說。
「徒步活動全程將人文記憶元素、傳統美食、建築風貌貫穿其中。升級改造後的老街保留著豐富的人文記憶載體,勾起了很多學生時代的回憶。」參加徒步打卡的市民林振偉說,活動讓他過了個豐富、有趣、健康的「雙節」,有機會還會邀上家人再走一次老街。
金山頂的來源、楊仲興戴罪赴科場的故事、傳統節日的傳說……歷史悠久的梅州學宮,展示了金山典故和著名人文景觀的介紹,讓前來打卡的人們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創意金山文化園則組織開展了書香之城公益活動,帶領12組親子家庭開啟「客都尋根」之旅。「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孩子們參加的這場活動文化氣息濃厚,我和孩子都有很大的收穫。」親子家庭代表蔡明麗說。
夜幕降臨,張燈結彩的嘉應老街·步行街迎來休閒逛街的人們。位於主會場的金山圩日中秋晚會在持續高漲的赴圩氛圍中拉開帷幕,舞蹈《盛世歡騰》、合唱《花好月圓夜》等10多個節目舞出了迎「雙節」的喜悅、唱出了愛國情和家鄉情,現場觀眾掌聲不斷。
打造金山不夜城
十月周末約定你
「雙節」前夕,梅江區嘉應老街·步行街在中山路、油羅街啟動,在中秋、國慶8天長假期間晚上7時至凌晨3時,市民和遊客可以慢下腳步,體驗獨具客家風情的老街夜市。此舉旨在讓老街夜晚「亮」起來,商圈人氣「聚」起來,夜間消費「火」起來,群眾生活「樂」起來,通過發揮特色街區在夜間經濟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刺激消費、增加就業、拉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江北老街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升級改造,老街展現新貌,已成為外出鄉賢、遊子和本地市民的鄉愁之地。」金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國銘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徵求群眾意見,計劃在每個周六、日持續開展金山圩日活動,遇重大節日還將增設特色項目,激活古城老街活力,促進夜間經濟,同時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了解,金山圩日活動擬以梅江區委區政府為中心,以嘉應老街為主要範圍,輻射周邊地區,持續舉辦節慶、商業、文化、教育、服務、美食、創意等系列主題活動,將東至梅城文化公園、南至梅江河、西至西區市場、北至梅州中學南區的區域作為市民「赴圩」範圍,盤活歷史文化街區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逐步培育市民心中的「周末金山不夜城」。
10月2日晚上,梅州第六屆網絡春晚啟動儀式將在文化公園廣場啟動,金山圩日展銷活動持續開展。除了10月1日至2日舉辦的金山圩日首場活動,其餘三場計劃分別在10月17日至10月18日、10月24日至10月25日、10月31日至11月1日舉行,重大節日將另作調整。
來源:梅州日報、掌上梅州
原標題:《【活動】城市圩日「鬧雙節」 魅力金山「不夜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