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鬼故事 Ghost Stories》由英國知名舞臺劇《鬼故事》改編,新片主演馬丁·弗瑞曼、喬治·麥凱、安迪·尼曼等。尼曼繼續出演他在劇中的角色古德曼教授。古德曼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從不相信鬼怪之說;然而三個病人的「見鬼實錄」讓他對原有信念產生了懷疑。作為最受歡迎的驚悚戲劇之一,該劇曾在全球多地進行巡演。
電影有一定的懸疑感,也有一點點燒腦,但是導演沒有刻意拍得讓人看不懂,取而代之的是拍得比較通俗易懂,讓人看一遍就能看懂大概是怎樣一個故事。
電影中,古德曼受卡梅倫所託去調查了三個靈異事件,當事人分別是守夜人託尼、少年裡夫金德、中年男子麥克。
三個故事的片段的主人公最後一一揭曉,第一個故事原來是清潔工,第二個故事是助理醫生,第三個故事是主治醫師,他們的面孔被投射到了主人公的閃回中,但這些事件其實是主人公自己的經歷或幻想。表面看起來是教授在以旁觀者身份走訪這些人,但其實這些故事是教授經歷投射的。這就決定了這種電影相當燒腦,或者相當混亂,好在這部片子的處理比較友好,不像《生死停留》的真真假假,比較好理解。
電影處處是線索,絕大部分臺詞都是鋪墊。三個鬼故事間接推動了男主角的絕對主線。三個故事支線的驚嚇指數層層疊進,講完三段故事後的劇情,完全沒有按照我的推斷邏輯進行!
當我看到結尾的大反轉後,我才想起來被其他評論劇透的那句評論!精彩絕倫的結尾,瞬間講整部電影,三條故事串成一個整體!
影片的舞臺劇感非常強,每個場景下完成一定的劇情推進,尤其是最後揭密的場景轉換,你幾乎可以想像它作為舞臺劇的時候幾層幕布和背景的轉換。
這就造成了三個故事相對的線性,如果導演有意炫技,很明顯可以多線敘事,打亂組合,講出一個《記憶碎片》式的故事。而現在,你幾乎可以還原出舞臺劇上一個序幕+三幕+尾聲的經典結構,加上中間三幕的相對獨立,估計會讓不少觀眾當做低成本無聊鬼片來看吧...
這可以說是一個弊端,但是或許燒腦本就不是導演的意圖,所以才用了這種近乎教科書的三幕劇方式吧。最後的場景轉換如同話劇舞臺一樣的漸變手法,基本可以把觀眾放在定點觀賞的位置,不知是導演太懶所以照搬了舞臺劇的美工,還是有意為之,但那個逐漸打開的病房大門和撕裂的窗戶,在大屏幕上確實很有新鮮感。
對於這部電影,我能說太多了!非常適合那些致力於拍攝出高質量恐怖電影的中國導演學習,因為那一條大家默認的中國式恐怖電影套路。簡直是一本教科書!極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