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自己,寄給致遠,串起夢想(一)
忙忙碌碌,一年有始有終,我們也要善始善終,回顧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彌足珍貴……
陪伴孩子們,又撥動了我的心弦,回想起2020年的超長寒假,我們懂得了什麼是生活,但是我們善於忘記記憶,不善於總結反思;也是因為生活所迫,我們還是負重前行。
寫年度生命敘事,我梳理了一年來發生的事件,但是在寫的時候,還是平鋪直敘,沒有進行深度思考,期望2021我有新的思考。
昨天晚上,我突然讀到給孩子們寫的第一封信,那是對學習生活的記錄,想著繼續和你們交流,於是就決定繼續給你們寫信,期待我們有更多的生活記憶……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開始了,你們有什麼打算呢?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不同的生活,那我們有沒有自己的計劃呢?
計劃從網購開始
放寒假後,我購買一些書籍,如《為何家會傷人》(網師共讀書目,已讀了2/3),《史記》(1007頁)和《中國歷史故事集》(802頁)(這兩本書都是大部頭,文字密密麻麻的,是專門為我9歲大的兒子買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他已讀了594頁,看樣子比較喜歡讀故事),《素描入門》《成語接龍》《趣味找不同》《舌尖上的中國》《簡筆畫大全1000例》「彈力軟軸桌球訓練器」(這些都計劃用來看孩子,陪伴可能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不過,我有點力不從心,總覺得事情比較多),還買了養護汽車的打蠟用品、瀝青清潔劑、滾輪式臨時停車號碼牌、陽臺花盆架等物品(過新年了,想著呵護一下自己的小家);後續可能還會買些生活用品,滿足生活需要。
其實,生活需要有計劃,能夠有效地引導你,做某些事情,也能增強你的記憶能力,讓你不至於忘事。但往往計劃只是計劃,我們很難完成,這裡我要強調,不管你能否堅持下來,先給自己制定一個寒假計劃,這個計劃也可以在實行的過程中,進行增減,滿足不同時間段的需求,以便養成好的習慣。你們覺得寒假生活應該制定怎樣的計劃呢?
續編公眾號,寫出新願景
最近,我每天都在編輯公眾號,或多或少,寫寫感悟。我寫的是2020年度教師生命敘事,回顧一年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抓住主要事件,展開表述;文章要有現實情景,思考深度,理論高度,收穫成長等等要求,我摸著石頭過河,連續寫了幾天,於29日寫完,5901字;但我總感覺達不到要求,不過我盡力了,也有小小的成就感。說起公眾號,臘八節當日,我創建了微信公眾平臺,起初名叫「平靜的水面」,後來,覺得沒有家的感覺,又改成「建裡小舍」,小舍,小家也,覺得挺不錯;現在,也想徵求你們的意見,你們覺得那個好呢?或者有更好的建議。
續編《小魚上學記》,哄孩子睡覺神器
此時此刻,新冠肺炎病毒還在不安分地亂竄,叫人擔驚受怕。你們師娘從事檢測新冠肺炎病毒工作,每天都比較忙碌,有時晚上加班,哄孩子們睡覺,又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在2020年超長寒假裡,孩子們都已經適應我講《小魚上學記》的節奏了;就在昨天晚上,我叫兒子睡覺,他說「等等」,我就給女兒講故事,兩分鐘後,我就聽見他以小跑的形式,換睡衣,洗刷,上床聽故事,他為什麼轉變那麼快呢?因為他喜歡聽故事。其實,只要是想做某件事情,就會有強大的動力,而且在做的過程中,能充分的認識自我,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做的過程也是反思自我的過程,還能優化提高自己對已有認知的認識,你們覺得面對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比如假期裡的手機、電視、網絡,與父母怎麼和諧相處……
人本身具有懶惰性(包括逃避),面對各種困難時,我們可能會有各種理由來推脫。起初,我兒子排斥睡覺,過了兩分鐘,迅速地改變,由不願意直接轉變成非常願意,都是因為想做而主動改變,所以說在恰當的條件下,事情會轉向它的對立面,尤其對於你們來說,年齡還小,總是在適應不同的環境,改變著自己的觀念,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環境對你們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主動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還記得我們寫過至少三遍的《閱讀讓生活更美好》這篇作文嗎?它告訴我們讀書與生活的關係,讀書讓我們產生變化,我們的成長就是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
所以,我們要學會面對不同的環境,做出相應的選擇,主動作為,努力生長。
主動營造自己的生活空間。我們可以嘗試著制定計劃,比如一天,一個星期,或整個寒假,制定計劃,也能滿足你們的願望;嘗試閱讀,這裡的「閱讀」包括閱讀書籍,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問題;嘗試記錄,把所思所感寫出來,我們可以與書籍對話,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後感;與生活對話,記錄點滴美好;與自我對話,適時反思自己,感悟成長。
總之,希望我們能在學習生活中發現自我,面對矛盾時,學會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豐富自己,讓生活因為努力而精彩。
寫給自己,寄給致遠,串起夢想,希望我們長成自己的樣子。
預祝大家新年快樂,牛年,牛轉乾坤!
建裡小舍:孟德水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