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縱觀我國歷史長河,總共誕生了400多位帝王。而在全世界範圍內這個數字就更加龐大了,都說做名人難其實做帝王尤其是有大帝稱號的中外非常有作為的帝王更難。雖然都說家國家國,其實在大帝們看來都是國在家前。冷酷、果斷甚至不近人情都是這些大帝的重要特徵,因為他們不是普通人;他們背負的江山社稷重於千斤,他們已經和國家融為一體。他們喜怒哀樂的情感註定不能和普通人甚至普通帝王一樣,在大帝這種生物看來國家利益和皇權權威高於一切。容妃可不是打入冷宮那麼簡單,她作為康熙最寵愛的妃子被發配到宗人府為奴。也就是即便是親人,如果妨礙了國家利益和帝王的權威一樣會遭受到重大打擊。雖然容妃死後陪同的太監全部殉葬,但是康熙再多的懺悔也不會讓康熙動搖當時的絕定。這個顯然和藍齊兒無關,只有江山社稷才是大帝所關心的。康熙如此,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同樣如此。
大帝要實現君臣相得,那內心的憤懣和怒氣只能朝親近的人發洩。有時候為了維護帝王的權威,明知道親人做的符合常理也必須受到懲罰。康熙處理容妃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容妃不是老祖宗孝莊;哪怕確實接到了老祖宗的懿旨來維護太子胤礽也不行。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必須廢太子另選賢明。堅持老祖宗懿旨的容妃就成了康熙發作的對象,最終發配到宗人府為奴被馬桶砸死。
容妃其實並不是傳達老祖宗懿旨的最佳人選,但是孝莊沒有更好的選擇;結果容妃不知變通的堅持嚴重激化了她和康熙的矛盾,也註定了自己的悲劇
作為一國之君尤其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后宮佳麗是不缺的,但是在劇中容妃是非常得寵的。容妃作為漢人只有藍齊兒一個女兒,沒有奪嫡的負擔加上性格溫柔平和所以成為康熙除孝莊外又一個可以談心和撫平心中煩悶的人。加上藍齊兒這個開心果的調劑,康熙在下朝後更願意到容妃這裡說說話。作為好媳婦容妃可以為康熙不斷減壓,也從內心裡非常孝順孝莊太皇太后。孝莊唯恐康熙廢太子導致骨肉相殘,所以在臨終前把禁止廢太子的懿旨傳給了容妃。
容妃雖然溫柔但是也有剛烈的一面,那就是在孝順的支撐下對於孝莊懿旨的堅持。也許康熙也相信祖母真的留下了這道懿旨,但是時移世易太子胤礽確實不值得託付江山社稷。所以本著對國家負責的態度,胤礽必須被廢。容妃當眾以孝莊懿旨來反對,這就觸動了康熙帝王的威嚴和江山社稷的安危。在康熙看來,任何親情和理由都無法抵擋帝王對王朝負責的責任。任何阻擋都會被他無情的壓制,所以容妃被康熙當眾揍了一巴掌。
容妃被廢大阿哥的生母慧妃沒少煽風點火,涉及儲君之爭才是康熙爆發的根本原因;不是簡單的幹政和私自釋放紅玉這麼簡單
容妃失寵一方面來源於她的視角有問題,看不出老祖宗的懿旨已經不適應朝局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煽風點火,在劇中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大阿哥胤遈的生母慧妃。慧妃身份不低,是當朝宰相明珠的妹妹。她平時就嫉妒容妃,因為康熙總去容妃那裡。這是出於後宮爭寵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涉及到爭奪儲君了。因為只有太子胤礽被廢,慧妃的兒子大阿哥才有可能上位。所以堅持老祖宗懿旨,不允許太子被廢的容妃就成為慧妃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而容妃平時很得寵,康熙南巡都帶著容妃;並且給容妃探親假時都可以著漢裝,可見容妃的重要性。所以慧妃就在康熙惱火時不斷煽風點火,並在容妃私自放掉紅玉(假朱三太子的女兒)後推波助瀾。最後導致容妃被發配到宗人府為奴,並且從事很低賤的刷馬桶的工作。而堅持老祖宗懿旨的容妃最後也沒能實現願望,太子胤礽最後還是被廢掉了。當然費盡心機的慧妃也沒有得逞,大阿哥沒有太子的命。
對於康熙來說容妃是自己難得的貼心人,但是當面對容妃堅持懿旨所帶來的的嚴重後果,康熙大帝無情的本性壓制了情感的束縛
對於康熙來說容妃是難得的貼心人,在容妃這裡康熙才會表露真正的情感。所以從做妻子的角度來說容妃是成功的,但是她沒有老祖宗孝莊那樣對於帝王有深刻的理解。帝王尤其是大帝對於江山社稷的看重是他人不能理解的,大帝會把一切愛恨情仇和資源向帝國獻祭。當然那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敗家子帝王除外,他們是典型的崽賣爺田心不疼。而康熙就是有名的大帝,所以他對江山社稷的關注、對繼承人的考量註定會慎之又慎。而劇中的胤礽是母親難產被立為太子,並不是優中選優後確定的。所以當胤礽表現出不符合太子身份的情況,康熙註定會廢掉他。別說是容妃,就是孝莊在世也阻擋不了康熙的乾綱獨斷。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