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湖南省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謝元林...

2020-11-19 新湖南

原標題:「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謝元林的戰疫故事

謝元林手捧鮮花,站在湖南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身邊留影紀念,這一刻定格在3月14日14時30分,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地處山坳間的北院,是湖南與新冠肺炎疫情戰鬥的主戰場。長沙569名白衣戰士集結在此,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經過54個日與夜,242例確診患者全部清零,醫護人員零感染。

回顧這場「零感染」背後艱難的長沙「保衛戰」,得從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長沙市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組長謝元林的故事講起。

「保護醫護人員,就是保護患者」

1月16日下午,醫生金子琦接到分診臺護士通知,急診科來了一位發熱病人,57歲、女性,低燒、咳嗽,還來自武漢。

「千萬要注意防護!」護士低聲叮囑金子琦,氣氛緊張。

經檢查和專家會診,患者被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院立即決定,第一時間予以單間留觀隔離,同時緊急啟動應急預案。

「首例,沒有經驗,但我們心中有數,這個數是謝副院長給的。」金子琦說,時間往回撥30多個小時,一場爭分奪秒的緊急備戰在謝元林的帶領下全面打響。

1月14日下午,謝元林組織全院250多名醫護人員緊急培訓;2小時,指揮北院1號樓3樓全部騰空,用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8小時,醫院調用20臺救護車,緊急轉移60多名北院的住院病人至南院,調整維修兩棟病房,準備155個病床;3天內,醫院建成「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長沙「小湯山」,準備145張床,購買300個病人的救治設備設施。

爭分奪秒,謝元林一路小跑,輾轉專家會診、集訓演練、防護物資準備和病房改造現場,連續多日每天睡眠不足3個小時,步行達3萬步。

奔跑的謝元林,突然慢下來了。她站在改造病房的通道裡,立起一道「屏障」,「過不了我這關,堅決不允許開病房,哪怕少個水龍頭都不行。醫護人員只有過了安全防護關,才有資格上戰場保護更多患者」。

病房改造前,是生活樓。謝元林的「關」是科學精準、嚴絲合縫。她要求,每個傳遞窗的開關能靈活使用,病區設置必須有「三區三通道」,患者不能進入內走道,醫護人員只能單向進,將感染的風險降到零。

她告訴大家:「SARS的教訓非常慘痛,有醫護人員被感染,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要對新出現的病毒時刻保持警惕,要把醫護人員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護醫護人員,就是保護患者。」

1月21日,經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湖南首例疑似患者被確診,接診的4位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此後,確診患者增加速度很快。1月29日到2月5日達到醫院收治高峰,每日平均收治15人,最多的2月2日收治了23人。

「防護用品一度非常緊張,調配不足時,連防化服都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雖然穿著它笨拙,不透氣,不方便操作,但有總比沒有好。」謝元林對後方採購的防護用品材質、款式、密封性逐一把關,她讓採購人員試穿拍照發到手機上,她說,「這相當於保護醫護人員的鎧甲,此時不較真,必後患無窮。」

謝元林還定下了兩個「硬性標準」:人員培訓不合格不上崗,防護物資不到位不上崗。

一位體型稍胖的醫生,防護服脖頸處拉鏈拉不上,謝元林十分著急,反覆思量,想到「奇招」——用寬透明膠纏住裂口處救了急。

穿防護服有13道流程,脫則多達23道。謝元林提出點對點、人人過關的實訓模式,採用人盯人、老帶新、一對一結對的辦法,將感染風險嚴格控制在穿脫的每個細節和環節中。

直至242例確診患者全部清零,醫院未有一位醫護人員被感染。

「有她在,我們的醫護人員就安全!」醫院副院長袁鯤感慨。

「沒有鐵軍,勝不了頑敵」

武漢封城一周後,長沙收治患者人數進入高峰期。

個別年輕和沒有重症護理經驗的護士,一進病房就噁心、嘔吐、流淚,心理防線崩潰。謝元林要求,馬上撤離病房,隔離休息,堅決反對疲憊作戰、帶病作戰、恐慌作戰。

連續奮戰54天的謝元林,腳踝老傷復發,就貼張膏藥應急,腰疼得直不起,就綁上腰帶繼續幹。

醫院黨委書記漆曉堅多次提出替謝元林站崗,她卻堅持不撤退。

「她愛護醫護人員,規定重症病房的醫護人員須6班倒,普通病房4班倒,不支持50歲以上的醫護人員與病人面對面接觸,說只有這樣才能打好救治病人的持久戰。」醫院紀委書記李波說,但她自己卻輕傷絕不下火線。

採訪中,這位大家眼中的鐵娘子,在談到衝鋒陷陣的醫護人員時,眼眶紅了:「面對未知的病毒,人人都本能恐懼,但我們是醫生,我們不上,誰上?我感動,是因為在這場艱難的戰鬥中,大家再難,也沒一個人遲疑過;再苦,也沒一個人退縮過。我相信,沒有鐵軍,勝不了頑敵。」

「鐵軍」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2009年,醫院成立愛滋病科。病患病情複雜,科室醫護人員工作難度大,沒來多久,就辭職走人,給工作開展帶來了不少阻力。護士長龍利亞因此心力交瘁。

謝元林提出,提高護士薪酬待遇。她還主動前往龍利亞家中做家訪,幫助找原因、想辦法。那時,龍利亞身體不好,謝元林一邊安排她住院治療,一邊安排同事照顧她兒子生活,並自掏腰包為孩子買學習資料。謝元林前後耐心溝通一年多,龍利亞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病癒後不久便回到崗位。

還有一位該科醫生,因擔心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向醫院請辭。謝元林多次打電話關心近況,並前往其家中促膝長談:「你是一位好醫生,病患需要你。」不久,該醫生回到崗位,並發現醫院加強了保安等防護措施。9年來,愛滋病科45名護理臨聘人員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在這次特殊的戰鬥中,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無一人抱怨、退縮,還有20多名醫護人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既當醫生,就得奉獻」

從隔離病房走出來,年輕護士心生委屈,向謝元林求援。原來,一患者要求她採購紙尿褲,因未買到指定品牌,便說了些難聽的話。

謝元林告訴護士,用紙條寫下這幾句話:想想你同樣患病的同胞,請支持醫護人員一同戰勝病魔;醫護人員的時間很寶貴,需要用全部的精力和時間保護你們寶貴的生命;請互相諒解,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護士把寫好字的紙條,用雙手舉著站在病房窗口,患者見了,再沒使過性子。

「一些醫患矛盾,常常是因為忽略了早期用心溝通。醫生愛護患者,患者信任醫生,這才是健康的醫患關係。醫患攜手,才能打敗敵人。」

謝元林1988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剛參加工作不久,遇到一位年邁的母親跪在面前,求醫生救救患病的獨子。從那一刻起,謝元林明白:救治一個人,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如今,她每年還提醒康復的患者按時體檢,這家人也常常向謝元林問好。

一位患者趁謝元林中午休息,將甘蔗削好皮,悄悄放在她辦公桌上。「那位患者讓我感動。醫患關係應該像這甘蔗,是甜甜的,劍拔弩張一定是不對的。」謝元林感嘆。

她認為,傳染病並不可怕,只要思想上保持警惕,身體上做好防護。「再說,這個看似危險的工作,總得有人做啊。既當醫生,就得奉獻。」

為患者奉獻,守衛人民群眾健康,是謝元林一家人的奮鬥目標。謝元林和丈夫都是醫生,經常加班,不得不將女兒從小託付給鄰居照看。女兒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她沒有責怪媽媽,讀大學她報考的是藥學專業。

54天沒有回家。謝元林說,勝利了,想回去看看家人。

本報記者 龍軍 本報通訊員 龔穎

[責編:周佳]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接受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現場評估
    9月1日下午,湖南省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向華帶隊湖南胸痛聯盟專家組一行對長沙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臨床重點專科進行現場評估。醫院院長劉激揚,副院長胡立強、李專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評估專家分3組開展工作,對技術開展情況、醫護人員專業水平、技術項目病歷和相關資料進行檢查。(向華反饋檢查情況)經過了2個小時的現場評估,專家組對評估情況進行匯總。會上,專家們將評估情況進行了反饋,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同時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4名醫護人員馳援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出發時他帶上了一張全家福
    1月30日上午,在長沙市衛健委統一調度下,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4名醫護人員,馳援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治工作,這次集結的醫療隊由2名重症醫學專業醫生和2名護理骨幹組成,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長沙公安這些個人(集體)上榜,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擬表彰對象...
    、副局長李 波長沙市第一醫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主任醫師馮 雁 (女)長沙市中心醫院肺科醫院總護士長兼呼吸病診療中心護士長,主任護師朱應群 (女)長沙市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永恆 (女)長沙市第四醫院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周志國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羅玲梅(女)長沙市第一醫院感染外科副護士長,主管護師
  • 慶祝國際護士節,「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活動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
    為慶祝這個特殊的節日,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護理學會、湖南經視共同承辦的2020年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暨「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活動當天上午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桂英出席活動並講話。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文物局、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以及省市優秀護理工作者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 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小兒疑難病全病程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
    為民網訊 據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消息,9月17日,省健康管理學會小兒疑難病全病程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長沙市召開,全省各家醫院50多位兒科醫療專家參加大會,120餘名兒科醫療專家加入委員會。
  •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140餘名醫護人員獻血38000毫升
    9月23日,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無償獻血活動,140餘名工作人員獻血38000毫升,為更多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上午8點半左右,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就在醫院門診樓前排起了長隊,通過手機掃碼登記填表、體檢、等程序。
  • 黨旗飄揚在抗疫一線 長沙市第四醫院白衣戰士勇做護旗手
    婦科護士石泉,一聽說醫院要開設發熱門診,需要醫護人員,沒來得及任何思考便第一時間像護士長「請命」。在發熱門診工作期間,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黨員,對待確診病例,她從不畏懼,她說「我必須堅持到底,才能對得起入黨宣誓的誓言,才能對得起我口袋裡的黨章,才能對得起同事和領導的信任!」
  • 第五屆湖南省院前急救技能競賽圓滿落幕
    本次競賽由湖南省醫學會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湖南省院前急救管理質量控制中心主辦,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協辦。比賽開始前,湖南省醫學會副秘書長雷軍、湖南省醫學會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和省院前急救管理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員楊明施教授、郴州市醫學會會長王東教授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吳志堅教授發表講話。
  • 瀟湘兒女」走進長沙市第一醫院
    (湖南省歌舞劇院《湘女多情》舞蹈。)(湖南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四重唱《天之大》《我的中國心》。)瀟湘兒女」走進長沙市第一醫院開展專場慰問演出。音樂家們以精湛的表演、真摯的情感,為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帶來了一場音樂盛筵,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演出在群舞《錦繡瀟湘》中緩緩拉開序幕。女民歌演唱《牽著春風進山村》、國樂二胡獨奏《茉莉花·賽馬》、花鼓戲演唱《放風箏》、男聲獨唱《中國脊梁》等十餘個節目或深情款款、或青春動感,臺上臺下頻頻互動,觀眾掌聲歡呼聲不斷。
  • 長沙市第一醫院接受中國胸痛中心授牌
    12月18日,中國胸痛中心執行委員會舉辦2020年度第一批次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授牌儀式,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李專,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心血管內科介入首席專家李迎代表醫院參加會議接受授牌。救治好胸痛患者,就是保護生命線長沙市第一醫院胸痛中心通過多學科合作,整合資源、優化流程,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通過提高胸痛患者的早期診斷,從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臨床預後。
  • 湖南省腦科醫院掛牌「湖南省成癮醫學臨床診療中心」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石榮)12月11日,湖南省成癮醫學臨床診療中心授牌儀式暨「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診療新進展」培訓班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舉辦。會上,湖南省成癮醫學臨床診療中心正式掛靠湖南省腦科醫院。中心成立後,將致力於成癮醫學的診療、科研和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全省成癮醫學臨床診療水平的提升。
  • 湖南省胸科醫院醫護人員拾金不昧獲贈錦旗
    工作人員拾金不昧還不求回報,真是醫德醫風高尚。」12月22日,在湖南省胸科醫院超聲影像科內,一名患者家屬給正在忙碌的護士黃薇送上了一面錦旗,向她的拾金不昧表示感謝。12月17日,超聲影像科導診護士黃薇正在引導患者到診室檢查時,在地上撿到了一個裝有現金、銀行卡、身份證及貴重物品的錢包。
  • 湖南省三八紅旗集體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
    (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級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及民眾心臟救護(Heart saver, HV)等規範化急救培訓課程及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在全院醫護人員及後勤服務人員中開展AHA國際標準化、同質化的急救技能培訓,全院醫護人員AHA BLS持證率達到48%,其中急診室、11個ICU、門診部及國際部的全體護士
  • 上黨區消防安全培訓進醫院 醫護人員齊學防火「良方」
    為進一步提升醫院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增強自防自救能力。7月22日,上黨區消防大隊宣傳人員走進區醫院對50餘名工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培訓中,大隊宣傳人員首先結合近期發生的重大火災案例詳細闡述了醫院火災的危險性,並針對醫院人員流動性大、病重患者等弱勢群體多自防自救能力較弱等特點,重點對醫院火災的危害、常見火災發生的原因、日常火災的預防方法、如何利用現有物品撲救初期火災、如何組織人員疏散、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識進行了講解。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
    3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該院中層幹部、全體黨員共700餘人參加會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閉思成對安全歸來的隊員和目前仍堅守在援鄂一線的隊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超聲波下,讓患者聽到愛的聲音——記長沙市第一醫院超聲科醫生馬文卿
    「萬物皆有裂隙,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對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那束光,帶著他們勇戰病毒。」3月27日,春雨綿長。長沙市第一醫院超聲科醫生馬文卿期待著,過完休整期這個「史上最長假期」,下個星期她就能回到醫院上班了。
  • 武漢雷神山醫院送別首批1090名醫護人員 現場有哪些暖心瞬間?
    送別儀式現場有哪些暖心瞬間?留守雷神山醫院的隊員們還有哪些難關需要攻克?自2月8日雷神山醫院投入使用並接收第一批患者以來,不少醫務工作者已經在這裡奮戰近50個日夜。送別現場,一面面隊旗上寫滿了醫護人員的籤名;臨時搭建的展板上寫著「雷馳荊楚,術濟蒼生」。醫務工作者們還收到了雷神山醫院為他們頒發的《抗疫工作證明》和一枚特製的雷神山醫院紀念章。
  • 歌舞劇院志願者走進兒童醫院 用音樂為患者和醫護人員緩解情緒
    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病房,伴著電鋼琴的音樂,孩子們跟隨著湖南省歌舞劇院的志願者們一起歡快地唱起了歌,家長們和醫務人員也在一旁有節奏地打著拍子。 長沙迎來難得的冬日晴暖,湖南省歌舞劇院仇韜兀、肖傑、莫娟娟三位志願者來到醫院開展志願服務,為住院患兒、家長以及醫護人員帶來一場音樂的盛宴。
  • 長沙市第一醫院46名護理人員分別榮獲「最佳護理工作者」、「優秀...
    5月11日,長沙市紀念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大會在長沙市會議中心舉行,全市20名最佳護理工作者、180名優秀護理工作者、100名特殊貢獻護理工作者接受表彰。長沙市第一醫院彭立明、鄭燕玲榮獲「最佳護理工作者」稱號;楊愛平、穰佳熙、許惠明、謝建平、胡韻婷、翁妥、周春香、易丹、鄧作為、餘泳洋、吳瑩姣、屈春麗、羅玲梅、李貝、盛維利15名護理人員榮獲「優秀護理工作者」稱號;詹雅蘭、陳科文、彭威、燕曦、曹嘉慧、曹麗、何潔、劉臻伶、羅丹萍、陳小霞、周敏、周洲、李穎、盛姣、唐映霞、陳琪、李珍玉、柳枝枝、趙繼清、陳月、戴立容、賀陽東、金茜、羅曉文、焦佳、孫曉敏
  • 天津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王一穎:轉戰三個戰場 守衛醫護安全
    稍作休整,王一穎第一時間來到江漢方艙醫院,第一個進入「紅區」,熟悉裡面的工作環境,回到駐地後立即開始給隊員一對一培訓。「當時防護裝備還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都來了。來武漢30多天,無論是在江漢方艙醫院還是在江岸方艙醫院,王一穎每天按標準和隊友一起進「紅區」,「初到武漢進『紅區』,大家都很緊張,總覺得穿得越多越安全,我們院感人員和隊員們一起進去就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這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們的防護是安全的,如果隊員對院感工作不滿意,那一定是院感人離『紅區』太遠了。」王一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