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認養了兩隻河馬,幫一家野生動物園自救

2020-12-22 澎湃新聞

前不久,人氣作家韓寒在微博曬出一張自己與兩隻河馬的PS合影照片,引發網友熱議。從配文中得知,兩隻河馬來自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這家動物園在疫情期間,開展「慈善認養動物」的活動,韓寒認養了它們,並取名為「憨憨」和「汗汗」。

認養動物的不只是韓寒。2月28日活動開始後,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陸續收到5000多個諮詢電話,共有500多名好心人士成功認養了動物。這些動物包括環尾狐猴、松鼠猴、綠鬣蜥、陸龜、河馬、長頸鹿、火烈鳥、大象等等。區別於領養,「認養」並不能將動物領回家,但認養者可以隨時獲知動物的生活情況,還有享受全年無限次入園、與動物互動等一系列的優惠服務。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發起了「認養動物」的公益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的人士參加。本文圖片均為 李煥斌 圖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旅遊業損失慘重,有專家估計損失或超萬億元,這其中有一部分在衝擊中倒下再也沒能起來,有一部分仍在苦苦掙扎,艱難前行。面對「零收入」的經營困境,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顯然是後者,他們做出了一系列措施,從「雲遊動物園」、「雲植樹」到「認養動物」,每一種嘗試背後都能看到一個企業強烈的求生欲,他們力求挨過這個漫長寒冬,早日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專訪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策劃部部長李煥斌,聽聽一家動物園的抗疫自救故事。

澎湃新聞:

可以跟我們描述一下這次疫情對動物園造成的影響嗎?

李煥斌:

收到上級主管單位以及當地政府的通知後,我們在1月24號正式閉園,到現在已經59天了。剛開始確實比較困難。首先,大部分食草動物吃的苜蓿草是從國外或者別的城市引進而來的,但疫情高發時,青島所有的高速公路都被封了,我們的食物無法到達。

其次是因為疫情期間物價上漲,加上閉園後零收入,短期內在經營上的確比較困難。幸好後來上級主管部門、林業局、文旅遊局以及當地政府給了我們一定的扶持,目前的運營狀態正常。

澎湃新聞:

當時儲備的一些糧食,能維持多久的需求?

李煥斌:

當時只能維持半個月左右。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已經向當地政府部門發去了請求,政府部門也很快給予了幫助,所以沒有到動物吃不上飯的程度。

澎湃新聞:

有遇到人手短缺的問題嗎?有沒有招募志願者來幫忙?

李煥斌:

的確有好多愛心人士打來電話問我們需不需志願者幫助,但因為我們處在閉園的狀態,所以不接納任何外來人員。另外飼養員原本就是住在公司裡的,他們24小時照看動物的生活,所以暫時不缺工作人員。

不過,還是有很多好心的企業和市民給我們捐贈了口罩、醫療消毒水,還有一家企業捐助了很多胡蘿蔔。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裡的火烈鳥

澎湃新聞:

動物認養活動大概是從什麼時候發起的?為什麼想發起這樣一個活動呢?

李煥斌:

我們在2月底的時候發起了認養小動物的活動,目前第一階段的認養活動在3月13日正式結束了。

發起這個活動是因為3月3日正好是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我們想借這個機會呼籲更多的市民來關心和愛護野生動物,同時通過動物認養這種形式來增強認養者對野外動物棲息地喪失和自然失衡狀況的重視,引導大家參與到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中。

當然愛心認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動物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條件的提高,凝聚了更多力量。

澎湃新聞: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認養人呢?認養後,動物園會有怎樣的回饋呢?

李煥斌:

當認養者打來電話諮詢後,我們會先確定他是否真的有愛心,是否關愛野生動物,或者是否對野生動物保護有一定的積極性,經過初步的考察,確認其認養的資格。

成功認養野生動物之後,第一,可以享有園區全年不限次數免費看望小動物的權益;第二,對所認養動物有一定的知情權,可以了解動物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第三可以和來到園區進行一個互動體驗,比如可以幫小動物打掃籠舍、做一些小玩具等等。

假如認養者無法來到景區,我們會採取「3對1」的對接模式——三名員工對接一名認養者,認養者可以隨時隨地與工作人員聯繫,可以通過照片、視頻以及網絡連線的方式了解小動物的狀態。我們還會頒發專門的認養證書,在小動物的居舍旁邊標記動物的認養主人是誰等等。

認養證書

澎湃新聞:

那認養費用和期限有什麼要求呢?

李煥斌:

認養小動物是低門檻、面向全部市民的公益活動。小型動物一年的認養金是360元,大型動物一年的認養金是1000元,差不多一天只需1~5元不等,除此以外,沒有額外的費用。同時,我們開放認養動物的數量也是有限的。

籌集的認養金並不是為我們挽回多少虧損,這些只是為了提高野生動物們的生活福利,讓大家通過這個平臺提高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度,並不以營利為目的。

澎湃新聞:

已經成功認養的人大概有多少?

李煥斌:

國內認養者總共有500多人,另外還有10位來自國外的愛心人士。除此之外,來諮詢的人士也比較多,大約收到了5000多個。

發起愛心認養活動後,韓寒工作室也給我們打來了電話。韓寒先生認養了兩頭河馬,命名為憨憨和汗汗。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人參與到認養小動物的工作中來。

韓寒認養的「憨憨」和「汗汗」

澎湃新聞:

可以介紹一下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創立的背景嗎?園區目前有多少只動物?

李煥斌:

我們目前展示的動物有1800多個品種,3000多隻野生動物。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野生動物並不是從野外抓捕回來的,而是通過人工育幼培育出來的。

動物園成立的宗旨是異地保護,換句話說就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動物棲息地被人類所佔用,為了保留這個物種,讓它不至於滅絕,我們成立了動物園。在這裡,我們有自己的獸醫院、獸醫專家和育幼室。與傳統動物園的理念不同的是,我們做的更多的是科普教育,讓大家來到動物園後不僅能看到動物,還能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提高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澎湃新聞:

如果沒有疫情,正常情況下,每日的客流量可以達到多少? 這次疫情產生的損失又有多少?

李煥斌: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從初一開始的春節長假期間,我們的客流量大約在1000~2000人左右。3月開春後也是一個小高峰,團客加上散客平均一天大約有2000人左右。

現在閉園將近兩個月,每天的虧損大約在16萬左右,這裡面包括了土地租賃費用、保育員和後勤工作人員的人工費、還有電費等等。另外,因為沒有遊客產生的間接損失大約一個月1680萬左右,這是從2003年9月開園到現在,我們第一次虧損。

澎湃新聞:

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重創,許多動物園、景區都紛紛開始尋求自救,總結一下的話,你們採取了哪些自救的措施呢?

李煥斌:

疫情期間無法營業,零收入的狀態很難改變,於是我們選擇把更多的力氣放在品牌宣傳上,通過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科普知識去發揮餘熱。同時,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正確引導公眾,減少大家對野生動物的誤解。

每周六的上午,我們會做「雲遊動物園」,由我們專業的科普老師和保育員給大家講解野生動物的知識,比如野生動物喜歡吃什麼、喜歡喝什麼,飼養員怎麼照料野生動物等等。植樹節期間,我們推出了「雲端植樹」,用戶進入小程序後可以在線「雲澆水」,等樹長大後可以兌換成景區裡真正的樹苗,免費進園親手種下小樹。 這些活動都是公益性,不收取費用。

另外為了收回一點點資金,我們也推出了預售門票,在原價的基礎上打了7折,使用期限從開園起到年底。

澎湃新聞:

雲直播的效果怎麼樣?

李煥斌:

我們在快手、抖音、一直播這些平臺都開設了自己的帳號,最近我們又和淘寶合作,做了一期阿里雲直播,最高峰的時候達到了100萬的在線觀看量,能得到這樣的效果也很意外。

「雲遊動物園」直播最高峰的時候達到了100萬的在線觀看量

澎湃新聞:

剛剛您也提到疫情期間,很多人對野生動物產生了一些誤解,那從動物園的角度來看,我們在接觸野生動物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李煥斌:

用動物園的專業術語來說,我們把可以近距離接觸的動物,叫做「項目動物」。這些動物因為是人工育幼的,所以跟人類比較親近,沒那麼有野性。這次認養的動物都屬於「項目動物」。

動物可以「親密接觸」並不是指遊客可以抱著它玩耍,而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 「丰容工作」(「丰容」指在圈養條件下,豐富野生動物生活情趣,滿足動物的生理心理需求,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稱。)比如餵食,改善動物生活環境等等去「接觸」它們。

澎湃新聞:

正式開園之後,你們會做哪些準備保障遊客的衛生安全呢?

李煥斌:

關於開園後的防疫工作,我們做了很多的預案和演練,比如為了做到零接觸,我們將不開放現場購票,採取線上預約制,並籤署實名承諾書。同時入口處設置紅外線測溫儀、鋪設專門的消毒墊,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遊客走入每個館區之前都要踩踏消毒墊。

遊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按照指定的路線參觀。在遊覽的同時,為避免出現聚集的狀況,遊客與遊客之間要間隔一米以上的距離。參觀完後,經過出口,我們還會再次給遊客量體溫。園內有監控、現場也有工作人員指揮。假如出現了發熱發燒的遊客,我們和當地的醫院等機構也保持著聯動,第一時間對有症狀的遊客進行處理。

動物園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消毒工作

澎湃新聞:

那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再開園呢?

李煥斌:

這兩天遊客也一直打電話來問,希望我們早日開園,我們更是迫不及待想開園。但現在還在等待當地人民政府,以及上級林業部門和文旅局的通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韓寒認養河馬 原因是什麼
    原標題:韓寒認養河馬背後:動物園每天10萬營收落空,一天一元求認養文|《財經天下》周刊實習生周享玥編|鹿鳴誰能想到有一天養只野生小動物甚至比養小貓小狗還便宜?近日,隨著作家韓寒在微博上曬出自己與剛認養的兩隻河馬「憨憨」和「汗汗」的PS合影,網友們迅速展開了一場關於認養動物園的野生動物的討論,有關「動物園經營困難開展認養活動」、「韓寒認養兩頭河馬」的話題也在3月9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截至3月9日21點,這兩個話題的總閱讀量分別達到了4301.9萬、341.5萬,討論次數達到4112次、1815次。
  • 韓寒認養兩頭河馬,既是作家也是負責任的慈善家!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些動物園經營困難,資金短缺,沒辦法只能向社會開展慈善認養。而著名作家、導演韓寒也加入到了此次慈善認養中,一次性認養了兩頭河馬最主要的是此次認養活動,價格令人意想不到的優惠。3月7日,韓寒在微博稱,有一家動物園經營困難,無奈之下只能對外界開展認養活動,自己在這個動物園認養了兩頭河馬,取名為憨憨和汗汗。
  • 動物園經營困難開展認養 引導認養者參加到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中
    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是這個地球的主人,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倡導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為讓大家能夠關心、關愛野生動物,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啟動了「動物認養活動」,目前該活動仍在進行中!
  • 動物園經營困難開展認養活動怎麼回事?要如何認養動物園的動作步驟...
    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是這個地球的主人,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倡導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為讓大家能夠關心、關愛野生動物,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啟動了「動物認養活動」,目前該活動仍在進行中!一大批「小可愛」等你來認養!
  • 河馬刷牙、大象睡覺、長頸鹿搞怪!青島藏著一座動物世界!
    白大褂、實驗服聽診器在青島到底有沒有一座動物園能把成百上千種以往只能在電視裡看到的野生動物呈現在你眼前?在青島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座動物園能讓你放下浮躁的心真正享受大自然的純樸一逛就是一整天?森林野生動物世界裡目前最火的「網紅」,要數這兩頭大河馬啦!分別取名叫「憨憨」和「汗汗」,大有來頭呢!
  • 河馬寶寶滿月啦!|廣州動物園河馬保育工作的臺前幕後
    真的!真的!真有河馬寶寶!還是剛剛滿月的河馬寶寶!廣州動物園一直努力為生活在內的動物居民提供良好的動物福利,對河馬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加上兩隻剛滿月的寶寶,河馬館裡目前生活著7隻河馬,僅負責它們起居飲食的保育人員就有四位,醫療保健有專職的獸醫負責,更有營養師為它們調配營養餐。入口的食物都是「特供」的食品,青草從郊外無汙染種植場供給,乾草從美國和澳洲進口。一隻成年河馬每天需要吃掉象草和乾草共約200斤,另外還有近20斤的各類「零食」,如米飯、饅頭、麩皮、蘋果、胡蘿蔔等等。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 合肥一動物園推出「認養」業務,可以給動物取名字提供食物玩具等
    不過現在,合肥就有一動物園推出了認養業務。有點新奇,那麼這種「動物認養」是什麼形式呢?推出動物認養服務4月27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肥東縣龍棲百鳥園,在園區內,幾位市民正在給一些小型鳥類進行餵食。與其他動物園不同的是,這裡的鳥類都是放養的,可以讓市民們近距離的接觸。
  •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吃人事件又有爆料:是誰先動的手?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 | 李砍柴(ID:kanchaishuyuan)最近在熱搜榜上,上海野生動物園已經霸榜好幾天了。原因卻讓人非常痛心:一名飼養員被熊群撕咬拖走,然後分食了。 這名飼養員只有27歲,還沒結婚,也沒孩子。
  • 福利 | 這隻大熊貓被我「認養」了!大熊貓:你不對勁
    好的動物園不僅會讓遊客獲得愉悅和知識,並最終將所有的收穫和感悟體現於日常行為的改善;這種行為的改變會減小對環境的壓力,從而讓人類和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都能更長久地存活在地球上
  • 傳遞溫暖 傳遞愛,一大批小可愛被認養啦!(文末附認養手冊)
    作為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站、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推出動物認養活動,讓孩子在動物世界不只能看到動物、了解動物,還能和動物親密觸摸,為熱衷於生態保護,關愛野生動物的個人、家庭和企業構建了一個奉獻愛心的平臺。希望能通過動物認養這種形式來增強認養者對野外動物棲息地喪失和自然失衡狀況的重視,引導認養者參加到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中。
  • 武漢動物園裡,非洲象用暖氣,河馬泡「溫泉」……
    強冷空氣來襲,武漢最低溫降至-7℃,已經閉園開始改造的武漢動物園裡,動物們如何過冬?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探訪得知,非洲象、長頸鹿、河馬等熱帶動物的館舍,已經全天候開放「暖氣」,讓動物們溫暖過冬。動物園工作人員調試鍋爐給動物供暖。
  • 合肥野生動物園「花式降溫」 空調、水果冰、冰塊應有盡有!
    本周合肥再遭熱浪侵襲,合肥野生動物園裡的小精靈們又該如何接招避暑呢?18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來到合肥野生動物園進行探訪,發現小動物不但各自有避暑妙招,飼養員們也為它們準備了各種避暑降溫「神器」。為了給河馬降溫,動物園特地打了一口百米深的井,「然後把井水引到河馬的遊泳池裡,讓它們舒舒服服地泡個涼水澡。」據飼養員透露,為了讓河馬安全健康地度夏,平均三天會換一次水,籠舍也會經常打掃。
  • 澳大利亞動物園管理員分享了野生動物園的幕後故事
    查德·斯臺普斯Chad Staples驟眼一看是個沒什麼特別的小夥子,但是作為澳大利亞一個野生動物園管理員的他
  • 空調、冰塊齊上陣,來動物園看河馬愜意擼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陳敏)近日,天氣炎熱,你知道動物園的動物是如何度夏的嗎?8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從無錫動物園獲悉,該園已全面啟動2020年動物防暑降溫工作,園方結合動物習性採取各種降溫措施,讓動物們輕鬆應對酷暑天氣。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發生過多起獅子咬人事件,一對母子被咬成重傷,一名飼養員被兩隻母獅咬死。  筆名花蝕的科普作家曾走過許多中國的動物園。他發現,野生動物園的防護設施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新建的野生動物園非常差。」他見過最差的一家,遊客在裡面可以隨意投喂,動物來源、飼養方式有問題,還有很多安全漏洞——一個老大爺去打掃熊圈,拿著一把掃帚就進去了。
  • 綿陽川北野生動物園開建,1500隻動物家門口打卡!
    斑馬、羚羊、犀牛、大象……在動物園,你最想和哪些動物拍照?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綿陽川北野生動物園正式開建預計明年5月!!!大家就能在本地動物園同一些平時不常見的動物打卡了在遊仙區小梘溝鎮,距離城區約5公裡的綿陽川北野生動物園項目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基礎開挖。
  • 河馬泡恆溫水池,猩寶裹三層毛毯,動物園裡來自熱帶的它們,過冬有點...
    記者最近走進各個飼養區一探究竟—— 大猩猩館裡,資深飼養員蔣國衛正在檢查溫控設備:「『海貝』的單間18℃,『丹哥』一家四口的屋子20℃,恰到好處。」老蔣飼養大猩猩20多年,早已熟悉它們的習性。野外大猩猩們,有的棲息於低地熱帶雨林地區,有的生活在海拔3000米的雨林地帶或叢林,屬於不耐寒的動物。而在動物園安逸環境裡出生並長大的大猩猩們,恐怕比野生同類們更加怕冷。
  • 真人秀「寶寶探險記」之闖關認養動物寶寶
    動物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當一群身懷才藝的小朋友遇上一群野生動物園裡未經馴服的各種動物,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所有活動將在"領越文化藝術"2個微信號、「雲南藝術培訓」、「雲南野生動物園」四個微信公眾平臺做報導,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宣傳寶寶參與活動挑戰任務的精彩瞬間,可被2萬多用戶看到。
  • 武漢動物園35年溫情書寫自然傳奇
    它,就是河馬館的一隻大的公河馬,「公河馬1984年5月從南寧引進,如今至少37歲了。」當時的飼養員劉國躍回憶道。它的妻子是上世紀90年代武漢動物園用金絲猴從南寧交換而來,它們夫妻溫順可愛,相偎相依三十一載。時值寒冬,這對河馬就呆在溫水裡取暖。「只是一日三餐就餐時,在外場吃草。」
  • 上海動物園熊吃人事件又有爆料:是誰先動的手?
    來源|砍柴文苑(ID:kanchaishuyuan)0 1前幾天,我寫過上海野生動物園吃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