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由此可見,音樂在一個人的人生中,是多麼的重要,多麼不可替代。
而事實上,音樂對人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它能幫助人舒緩不良的情緒,更因為它蘊藏著神奇的治癒力量。這份治癒的力量,能夠把一個人從人生最低谷中拉出來,繼而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你可能會疑惑,音樂真的有這麼大的魔力,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嗎?
如果你不信,那麼你可以看一看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這部即將在於11月13日上映的治癒系電影,便是圍繞著"音樂治癒人生"的主題展開的。
在影片中,劉德華飾演的嚴梓朗,是一名鐵血音樂指揮家,他答應擔任學校合唱團的指揮。可是合唱團裡的學生,是一群因闖禍而被迫參加"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的學生,他們不僅沒有任何合唱方面的基礎,而且性格還有些頑劣,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想要帶好他們,著實是一個難題。
然而,嚴梓朗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是化身他們的音樂老師兼人生導師,用自己的耐心和細心,一步一步帶領他們從零基礎學習合唱,讓他們慢慢地在音樂中找到快樂,慢慢地學會用音樂中的力量戰勝困難,繼而走出人生的低谷。
這樣的故事,在這個冬日裡,無疑是溫暖人心的,因為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更讓我們看到了一群孩子被音樂點燃起來的夢想。
或許,看到這裡,你會覺得:音樂改變人生,只存在於電影中,現實生活中並不會有類似故事的存在,如果你這麼想,那我只能說你太不了解音樂以及音樂背後的故事了。
舉個例子: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聽許巍的歌,儘管他很少宣傳,但是依舊取得了所有演唱會場場爆滿的好成績。那他的歌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其實是因為他的歌不僅舒緩平靜,還很溫暖治癒,能給我們帶來消除憂愁的力量。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許巍之所以能夠寫出這麼治癒人心的歌,其實是因為他曾經有過一段最艱難、痛苦的經歷。那時候,他還是一名搖滾青年,幻想著能夠在搖滾界混出好名聲,可是想要靠著搖滾出圈,真的太難了,所以許巍對搖滾的期待很快就被現實擊的粉粹。
隨著搖滾夢的破滅,許巍的人生,如同沒了主心骨一般,陷入了無窮無盡的黑暗中,那時候他以為自己完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是老天並沒有放棄他,反而讓他無意間聽到一些舒緩溫暖的歌,這些歌有一種穿透靈魂的魔力,讓原本十分挫敗的他,獲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這力量把他從深淵中拉了出來。
那之後,他相信音樂可以治癒一個人,也開始慢慢地寫一些貼近內心、與現實相關的歌,想要在自己被治癒的同時,治癒更多的人。
事實上,許巍後來寫的歌,確實治癒了很多人,在一個有關抑鬱症的帖子下面,有這樣一個評論:"如果沒有許巍的歌,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可能早就自殺了。"
或許,這就是音樂的意義,但音樂的意義又不僅僅只是治癒。
再比如。
武漢一名24歲的女孩因為疾病導致四個多月昏迷不醒。在聽到護士手機裡傳出周杰倫《迷迭香》的歌聲時,竟然抖動了一下雙腿,有了知覺。之後這位女孩子漸漸好了起來,順利從ICU轉出到普通病房。
因周杰倫的音樂被喚醒的,並不是只有這一個特例。有位女歌迷曾遭遇車禍一度昏迷成了植物人,但是治療期間她一聽到周杰倫的歌曲眼皮就會跳動。周杰倫更是低調地探望過對方兩次,還答應不管在哪裡開個唱都會請她欣賞。沒想到的是女歌迷漸漸地康復了,之後還能參加周杰倫的籤唱會,拿愛豆的籤名,看來真的是奇蹟發生了。
張信哲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19歲的女孩子因為車禍變成植物人,家人在她耳邊反覆放著張信哲的《愛如潮水》。沒想到3個月後,這位超級粉絲居然醒了過來。之後張信哲站在孩子的輪椅前為這位特殊的歌迷送去《愛如潮水》,為她寫下祝福,希望孩子早日站起來。
在電影《熱血合唱團》中,同樣有這樣的故事:劉德華飾演的嚴梓朗,不僅用音樂治癒了那群正值青春年少的學生,還用音樂引導、教育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他們原本是犯了錯的孩子,卻因為音樂擁有了一次重新審視人生的機會,擁有了一次改變自我的機會。我想,這才是音樂全部的魅力吧,不僅能夠治癒一個人,更能引導人變成更好的自己。
周杰倫曾在《中國新歌聲》裡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在這裡,我還想補充一句,不僅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而且變壞的孩子在音樂的治癒、引導下,也能變成好孩子。
我相信,看完電影《熱血合唱團》後,你會更加明白音樂對於一個人的意義,也能在這部既治癒溫暖又感動好哭的電影中,看到自己曾經年少的青春。這樣好的電影,你還不趕緊約上嗎?
11月13日,我們在影院,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