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一部淚中含笑、發人深省的優質「同志」電影

2021-01-09 風過耳浪淘沙

引言

是什麼神奇的魔力,讓《誰先愛上他的》這部含有「同志」題材的生活喜劇片,受到人們如此的追捧和青睞,各項電影大獎拿到手軟,豆瓣評分高達8.6分?

是「愛」的力量。是「愛」感動了一切,化解了一切,撫慰了一切;是「愛」將影片從悲劇的深淵中打撈出來,變成了一部淚中帶笑、笑中含淚的生活悲喜劇。正如片中男主人公阿傑所說的那樣:「愛最大」,愛的追蹤、愛的包容和釋放貫穿了始終,是影片感人至深的一道主題。

故事的大致脈絡並不複雜,始作俑者來自同性戀者、大學教授宋正遠。老宋在工作中認識了年輕的舞臺劇男演員阿傑,雙方相互愛慕,開始了幸福的同居生活。然而迫於壓力,為了回歸「正常人」的生活,老宋毅然離開了深愛他的阿傑,選擇與劉三蓮結婚並生下了一個男孩宋呈希。

十多年後,當老宋發現自己身染重病時,不甘心就此了卻殘生的他,終於明白了做一回自己的重要性,回到了阿傑身邊,並在阿傑的照顧下走完最後的人生。

而妻子劉三蓮發覺老宋臨終前已將保險金的受益人改成了阿傑,怒不可遏的她帶著兒子打上門來,向「小三」阿傑聲索自己為人正妻的經濟權益。故事由此展開。

影片避免了平鋪直述帶來的單調乏味,把劇情衝突和人物矛盾大力推到劇首,通過不斷的時空交錯,反覆切換,還原了故事的原委和本真,豐富了劇情的層次感,使劇情變得更加跌宕起伏。觀眾的懸念和疑慮在時空交錯中被層層解開,在阿傑母子擁抱的那一刻,將全劇的情緒引向高潮,觀眾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深度的洗禮,糾結的心情得到了極大的寬慰和釋放。

劉三蓮:十幾年面臨的全是假,沒有得到一點真愛

本劇最悲情的人物莫過於「同妻」(註:同性戀者的妻子,簡稱同妻)劉三蓮。當她帶著滿滿的道德優越感打上阿傑家門,一口一個「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你這不要臉的小三,破壞別人家庭的死同性戀」的時候,她是理直氣壯的,帶著充分的為人正妻的道義支撐。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追討小三方式,讓我們有似曾相識之感,為影片平添了一抹喜劇色彩。然而道義的強勢終究無法取代感情缺失帶來的失落與悽涼。

事實上,老宋對三蓮的感情,終究只是一份感激而已,而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愛。這也正是劉三蓮最痛苦最疑惑之處:「十幾年沒有一句實話,這一切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愛嗎?」

她把自己人生最好的年華和情感給了老宋,換來的只是老宋一句「我只喜歡男人」的分手告白,一紙離婚協議書,以及全部的家產,卻永遠換不來老宋對「愛」的回饋。

當一個女人知道自己的丈夫十幾年從來沒有愛過自己,絕情到一分保險金都不留,只對男小三心有所屬的時候,她的心毫無疑問是流血的、崩潰的。而這種憤懣在不知不覺中轉移到了對兒子碎嘴嘮叨的管教方式上。再也受不了嘮叨和埋怨的兒子宋呈希,居然跟隨父親的足跡,躲入了男小三的蝸居,再也不肯跟劉三蓮回家。雙重的打擊讓劉三蓮陷入更加痛苦和尷尬的境地。

她的委屈無處化解:「我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我有錯嗎?丈夫是同性戀,兒子跑去跟別人住,請問這是什麼命?」

劉三蓮是無辜的,她的悲劇,僅僅因為她恰巧是一個悲催的「同妻」。這大概就是一種躲不開的宿命。

阿傑:痛苦的等待,每一天等同於一萬年

阿傑可以說是影片塑造最成功,最出彩的淚點人物。一出場的阿傑,沙灘褲,人字拖鞋,煙不離手,一副吊兒郎當、滿不在乎的派頭。

然而,貌似沒正形的外表、痞痞的腔調下,掩藏著阿傑一份刻骨銘心的愛和無限的傷感。阿傑內心與外表的極度反差成為整個故事的一大看點,也為精彩的戲劇性結尾埋下了伏筆。貼近生活、獨具匠心的人物設計,使得作品主人公形象避免了陷入庸俗虛假的「高、大、上」的陷阱。

故事與其說是圍繞著劉三蓮討債的過程展開,莫如說是圍繞著阿傑的情感歷程、真摯的愛展開的。

17年前,與老宋的相識、相戀,讓阿傑經歷了人生最幸福的時光,他對戀人「宋老師」充滿了愛慕和敬仰,凝望他的眼眸是那麼的清澈深邃。叮咚搖曳的風鈴、娓娓傾訴的吉他、「峇釐島」的舞臺音樂以及一頓溫馨的自製晚餐,都成了他們愛情的見證。

「感情都在你那邊,沒有了啦」!擅長音樂的老宋教會了阿傑彈吉他,面對老宋「彈吉他要融入感情」的指教,阿傑的這個傻傻可愛的回答,卻成了片中的經典臺詞,令觀眾對阿傑的一往情深唏噓不已。

濃情蜜意中,面對母親的詢問,阿傑希望實話實說,向母親公開兩人關係,被老成的宋正遠加以阻攔。

宋:「實話會讓你媽傷心的,讓他們不難過不傷心就是我們的責任」

傑:「我不懂我愛你她為什麼會難過?」

宋:「我也不懂,但她一定會難過。」

不是不懂,是完全都懂,對於同性戀人之間的情侶關係,社會的包容度、親人的接受度究竟有多大?老宋心知肚明。

為了愛,阿傑成全了老宋娶妻生子回歸「正常人」的願望。老宋的離開,十幾年孤寂的獨守,讓阿傑面對蒼穹,發出了「從那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的感慨。

面對老宋臨終前的回歸,阿傑再次選擇了接納,無微不至的體貼照顧,傾其所有全力救治,並欠下了一身高利貸。他的最大願望就是將自己的愛人留在身邊,然而老天卻難遂人願。

如今,對於劉三蓮的攜子上門討債,阿傑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對宋正遠的愛與付出,是發自內心的心甘情願,無需向他人告白解釋。

掛著吊瓶的阿傑,拖著一條斷腿,拼命也要趕往劇場,去完成老宋去世百日的紀念演出。愛的人走了,自己的愛,便全部傾注在了這部舞臺劇上。

與失去愛人的心痛想比,劉三蓮母子的誤解,一身的債務,被放貸人打斷一條腿,都不是心頭真正的痛,都是浮雲。

宋正遠:我需要一個正常的妻子和正常的婚姻

矛盾糾結的始作俑者宋正遠,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自私可悲的。當他需要一份真愛時,他選擇了阿傑;而當他迫於壓力,「需要一個正常的妻子,和一個正常的婚姻」時,他選擇了劉三蓮。兩個受害者,都是他左搖右擺、滿足自我情感、實現自我價值的犧牲品。

為了滿足父母傳宗接代的渴求、為了實現其社會形象的「正常化」,他不得不勉力去扮演好一個為人丈夫的角色。然而十幾年的婚姻生活,對他來說不是享受,而是煎熬,是演戲。他本來還可以按照這個社會規定的角色繼續演下去,將個人幸福永遠的犧牲掉。

然而突發的絕症卻讓他猛醒,他忽然覺得好不甘心,只想在最後的生命裡作回「我自己」,好好的愛一回,世人一切的關於同性戀是「邪惡的、不正當的、噁心的」指責、甚至更惡劣的批判,已經變得那麼無足輕重。名譽、地位、金錢和房產,都已經不再重要,都可以留給妻兒,唯一的願望就是和愛的人在一起。他用生命結束前的最後衝刺,表達了對阿傑的戀戀不捨,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

遲來的明白終於讓老宋獲得了解脫,卻將無辜的劉三蓮推向了痛苦的深淵,他的匆匆離世,也讓阿傑陷入更大的悲哀。現實中人生的殘酷莫過於此。

然而人們終究不忍心認定宋正遠就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十惡不赦的壞人。正如老宋在片中所扮演的情人、丈夫、父親等多重角色一樣,人們對老宋的評價也是複雜的、多重的,他既是社會偏見的受害者,也是造成阿傑和劉三蓮母子痛苦的「加害人」。

不得不說老宋的愛,有中年人的權衡和城府。與老宋的遊移不定、成全自己相比,阿傑的愛才更加的彌足珍貴,更加的純真、執著和忘我,散發著一往無前的震撼力,讓觀者感佩不已,難以忘懷。

老宋與阿傑之間,愛的品格與境界,似乎已經遠遠的拉開了距離。

溫馨的結局, 愛的包容與化解

籌備已久的舞臺劇終於開始了,那個十幾年前熟悉的峇釐島的音樂再次緩緩升起。

拖著一條纏滿繃帶的斷腿、坐在輪椅上的阿傑忍著鑽心的疼痛,努力完成角色的扮演,與逝去的愛人做最後的告別。十多年前,他們正是因為這部舞臺劇而相識相戀的。

伴著傷感的音樂、叮咚作響的風鈴,跟隨而來坐在觀眾席上的劉三蓮母子,突然明白了一切,原來今天是老宋去世的百日紀念日,他們終於明白阿傑為了一個「小破劇」如此不惜代價的真正用意;也終於通過老宋臨終前留下的信件,明白了阿傑債臺高築、被放貸人打斷腿的真正原因。也終於明白,遺留給阿傑的保險金,也不過是宋正遠對阿傑感激、愧疚與愛意的最後表達。

一段男男相愛的奇葩孽緣故事終於真相大白。阿傑當然不是個壞人,更不是搶走宋正遠的男小三。阿傑貌似吊兒郎當、痞痞的偽裝下,掩藏著的是一份堅貞無比的愛,以及比斷腿更錐心的痛。

正如宋呈希忍不住對媽媽所說的:「他說他想永遠和我爸在一起,現在他終於可以好好的跟我爸告別了!」是的,阿傑終於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愛的追溯、紀念和詮釋。

觀眾的掌聲中,演員在謝幕,劉三蓮帶著內疚、傷感、失落和迷離,陷入緩緩的沉思。她明顯感覺到之前為了逼迫阿傑交出老宋的保險金,向阿傑媽告發阿傑是個「搶走別人老公的死同性戀」的做法是多麼的荒唐和殘忍。

幽暗坐席的深處,緩緩走來手持鮮花的阿傑母親,意想不到的出現在阿傑面前。知道了兒子的「真相」後,作為母親的她沒有選擇責備與厭棄,而是選擇了理解和包容,帶來滿滿的祝福和母親的慈愛。

任何的話語都是多餘的,阿傑終於卸去了滿不在乎的偽裝,帶著一身的疲憊和傷痛,悲喜交加的撲進母親的懷抱。意外、感激、幸福與委屈,千言萬語全在不言中。來自母親的愛,是身心疲憊、傷痕累累的他最大的依託。

劉三蓮帶著愧疚目睹了這一切。愛是最好的心理良藥,經歷了這一切,讓劉三蓮和年幼的宋呈希徹底的打開了心結,也徹底告別了心理醫生。憤恨不平的心結一旦被打開,才感覺生活終歸需要繼續下去,心靈終糾需要歸於寧靜。

影片用愛化解了一切,給了我們一個暖心的結局,熨貼了觀者被反覆搓揉的心。與現實相比,也許結局過於理想化,但是,把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一面濃縮提煉給受眾看,提供一個圓滿的結局,大概正是藝術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

遠遠沒有結束的故事

愛的包容成就了本片令人欣慰的結局,但影片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卻遠遠沒有結束。

劉三蓮上門討債時對阿傑的叫罵,以及向阿傑媽的告發;熱戀中的阿傑和老宋不敢向阿傑母親透露戀人關係等等,都折射出社會人對「同志」的歧視和壓力;阿傑母親的最後擁抱,也遠遠不代表社會及親人對同性之愛的全面理解和包容。

對於多數「同志」來說,社會歧視和不包容還遠遠沒有結束,一旦選擇面向社會「出櫃」,將意味著社會形象的全面崩塌和人生格局的巨大變數,是他們難以承受的代價。正如宋正遠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才敢於作出徹底「出櫃」的抉擇一樣。

而「同志」一旦選擇「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則必然面臨嚴峻的婚姻生活考驗,並由此帶來一大批「同妻」受害者,也給她們的人生帶來嚴峻的考驗,延續劉三蓮以淚洗面的悲劇。

既是受害人也是「加害人」的雙重身份,讓許多同志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痛苦不堪。艱難的同志,憤怒的「同妻」,他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呢?

從《喜宴》、《春光乍洩》、《藍宇》,到《誰先愛上他的》,貌似邊緣化的「同志」題材,被一次次推向電影舞臺的中央,也將同性戀這個不可迴避的人群,以及他們的人生、他們面臨的社會問題,一次次推向社會舞臺,推向人們的視野。

一場電影終究無法解決同性戀人群的所面臨的一切,但它所帶來的思考卻不應被我們輕易忽略和丟棄。

佔人口相當比例的同性戀人群就在那裡,並始終存在著,歧視和迴避都不應該是社會的正確選擇,悲劇也不應永遠的演繹下去。相信有一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或許能夠真正學會正視自己、了解自己和駕馭自己,讓阿傑、宋正遠和劉三蓮的人生悲劇從此不再重複上演,等待他們的再也不是深深的痛苦與無奈,而是永恆的愛與包容。

相關焦點

  •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上映時間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演員及誰先愛上他的劇情
    《誰先愛上他的》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被稱為是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那麼誰先愛上他的結局是什麼?一起來看看!誰先愛上他的上映時間據悉,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將於2018年11月2日上映。
  • 臺灣同志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臺灣同志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誰先愛上他的》是一部複雜的電影,就像我們身邊很多人的複雜的生活,敘述起來讓人幾乎無從下手
  • 預告 | 臺灣同性題材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講述:四分衛阿山的角色在《我們都愛他!》
  • 同志題材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未播先火,入圍金馬獎提名
    最佳劇情長片臺劇《誰先愛上他的》本劇由邱澤 / 陳如山 / 謝盈萱 / 黃聖球 / 周洺甫主演,由知名編劇徐譽庭聯手新銳導演許智彥共同執導,家庭同性電影。更焦慮於她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也可能離她而去。一個十四歲的臭屁孩子,因為父親病逝留下的保險受益人被篡改,而成為這場爭奪戰的客觀視角,故事描述他企圖拼湊自己死去的同志父親的過程,逐漸揭開的是那位母親的秘密,以及霸佔保險金的惡人小王的真實面貌。
  • 誰先愛上他的
    好,讓我回憶一下,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已經3個月過去了。再震撼的情節和特效都被衝淡了。而這部《誰先愛上他的》並沒有震撼的橋段和誇張的特效。在我看來,除了涉及「同妻」這個話題以外,劇情幾乎凡桃俗李。再鋪開來說,就是一部現代人眼中「無病呻吟」的文藝片。好了,再讓我沉浸一些。這部電影,我應該是漏了什麼。讓我再仔細想一下。
  • 影評: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點評,一部戲虐卻讓人落淚的喜劇電影
    ,《誰先愛上他的》算是在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的一部臺灣電影。平易近人的喜劇發生是因為它的確是一部蠻特別的電影,它不是一個在敘事上面很完整很傳統套路的商業電影,在我看來它有點怪怪的,甚至這部電影在許多地方是讓我感覺到他有一點精神分裂的,可能跟他有兩個導演也有兩個編劇,這個情況是有關係的,又或者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版本的《誰先愛上他的》是用了一種多重敘事者的觀點,沒有很固定在哪一個角色的身上,一下子就是邱澤所飾演的男主角,一下子是謝盈萱所飾演的媽媽
  • 《誰先愛上他的》一部有關同性的片子,電影源於生活
    電影源於生活,在此事件發酵不久,一部有關同性片子隨即出現在大眾視線當中。《 誰先愛上他的 》Dear EX | 中國臺灣 | 豆瓣 8.6 分 影片開始聒噪地像是一場鬧劇。同妻劉三蓮(謝盈萱 飾)的丈夫宋正遠(陳如三 飾)因病去世,後得知對方保險受益人竟然不是自己的兒子宋呈希,而是生前情人高裕傑(邱澤 飾)。
  • 誰先愛上他的:2018年最好的華語同志電影.
    《誰先愛上他的》臺灣 / 2018 / 中文 / 100 min關鍵詞
  • 誰先愛上他的?是你還是他?
    《誰先愛上他的》是由徐譽庭、許智彥聯合執導,邱澤、謝盈萱、陳如山、黃聖球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11月2日在中國臺灣上映。於2019年2月1日在Netflix全球首映。該片講述了劉三蓮為了奪回丈夫宋正遠的保險理賠金,與丈夫的同性情人阿傑對抗的故事。
  • 《誰先愛上他的》:一部關於「愛」的悲喜劇
    文:宿夜花近年來,幾部高分的臺灣電影獲得了華語電影影迷的廣泛關注,《血觀音》(8.4)、《大佛普拉斯》(8.7)都在豆瓣取得了很高的評分。前者用一種瑰麗詭譎的風格化影像包裝奇情故事,展現變幻莫測的幽微人性;後者用一種黑色幽默式的荒誕,呈現現實世界的光怪陸離。除此以外,《誰先愛上他的》豆瓣8.6的高分也堪稱是近年來最好的臺灣電影之一。
  • 邱澤,誰先愛上他的?誰又是小三?
    火遍全球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今天終於可以看了。
  • 《誰先愛上他的》又名Dear EX
    近期的電影大家又刷了幾部了,小編也是數著數字追著更新電影庫,前半年的過億影片還沒追完,新片又來給我壓箱底,這兩天看過一部電影的預告片就一直在期待了
  • 【獨角愛電影002】誰先愛上他的?一個人好像只為錢,一個人好像只為情
    《誰先愛上他的》成為了「黑馬」,一口氣包攬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多項獎項。@看電影了沒:【看電影了沒】我爸的男友說,我媽才是小三。《誰先愛上他的》點擊圖片,看劇情解說視頻《誰先愛上他的》是華語電影中少見的關注同性戀者、形婚(形式婚姻)與同妻問題、關注家庭倫理的影片。
  • 誰先愛上他的:2018最佳華語同志電影,獲臺灣金馬獎8項大獎提名,顛覆你對邱澤的認識!
    名不見經傳的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一舉入圍了包括男女主角在內的八項獎項,成為了第55屆金馬獎的第二大贏家。《誰先愛上他的》是一部臺灣電影,是一部另類的家庭故事電影,是一部讓觀眾笑中帶淚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講述了一件離奇的事情,媽媽三蓮為了家庭付出了一切,可是意外過世的丈夫卻將自己的保險理賠金留給了外遇的第三者小王,最令人驚訝的是小王還是個男的。
  • 到底誰先愛上他的?
    你的身體總是一個珍愛的醒悟的空間by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誰先愛上他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後,發現丈夫生前的保險理賠受益人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叫阿傑男人,於是她帶著兒子找上門,準備討個說法問個究竟,不想在一番混亂之後,叛逆的兒子竟然住進了那個阿傑的家裡。
  • 他和她,他和她,到底《誰先愛上他》?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被譽為「佳片(劇)保障」的Netflix(網飛)2018上線的電影《誰先愛上他》。但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華語片,很多人卻因為「三觀不正」打了差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三觀被許多觀影人作為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他們不許出現婚外情,出軌,騙婚等現實中常常出現的事情,他們只願意主角忠貞不渝,只能跟一個人廝守到老。
  • 專訪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既不是限制級,也不算同志片
    對於去年的臺灣電影乃至整個華語電影來說,《誰先愛上他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在臺北電影節上獲獎無數,入圍8項金馬獎以及多個影展,都證明了它的成功。《誰先愛上他的》也是如此。之所以會有勇氣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自己還身體力行跨界當導演,還是因為有話要講,有對社會的觀照和情懷要表達。
  • 國產片大黑馬《誰先愛上他的》,今年不看一定會後悔的電影
    資源點擊文末原文閱讀金馬獎黑馬影片《誰先愛上他的》宣布即將於2月1日登陸Netflix,本片入圍了金馬獎8項提名
  • 誰先愛上他的,真的重要嗎?
    《誰先愛上他的》帶給了我太多驚喜和觸動愛情和親情,夫妻和子女,欺騙與背叛,後悔與寬容······深夜碼字想與你們分享我的心情因為這個故事不只關乎同志更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人生!先簡單介紹一下電影的人員構成。
  • 誰先愛上他的:不愧是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華語同志電影!
    相比之下,這部題材極其獨特的臺灣電影顯得格外冷清與蕭瑟。《誰先愛上他的》投資不到800萬人民幣,因為導演不滿意最終的呈現,曾經剪輯過不下40個版本。因為涉及題材的敏感性,我們甚至不可能在電影院與它相見。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存在,卻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