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TVB都開始播臺慶劇了!
今年的臺慶劇一共有三部,分別是《兄弟》、《是咁的,法官閣下》和《跳躍生命線》。
打頭陣的就是大V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跳躍生命線》!
乍一看,《跳躍生命線》的賣相真的非常「平」,既沒有豪華的陣容,主演裡除了馬德鐘,其餘人都還算是新面孔;也沒有玩情懷,不是我們熟悉的大IP的續集。
但偏偏是這部看上去平平的劇卻帶來驚喜,豆瓣評分8.2分,讓人感受到了久違的TVB自製職業劇的魅力。
職業劇一貫是TVB的拿手好戲,我們小時候看的《鑑證實錄》、《談判專家》、《妙手仁心》……每一件職業裝下都閃爍出專業的光芒。
《鑑證實錄》
《跳躍生命線》也不例外,這一次聚焦的是隸屬於香港消防處的救護員的故事,他們一出場身份就帶著雙重性質,既是紀律部隊又是醫生,消防員+醫生的既視感。
而他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爭分奪秒,與死神搶時間。出任務的時候,不走樓梯,而選擇比較快的從柱子上滑下去。
救護現場,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準備專業的急救物品。
每次用藥前都要當即再次確認藥品,並大聲念出來告知同事。
電擊之前,救護人員雙手自然而然地離開患者身體。
從確認傷者病情到決定救護方案,每一步都緊張卻有條理,這是植根於他們身體裡的操作細則。短短幾分鐘的敘述就把救護員工作的內容和所需的專業性展現出來了。
而對一份職業的刻畫光有專業性還不足以吸引觀眾。我們小時候為什麼看了《談判專家》想做談判員?看了《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時》想做醫生?因為我們從電視劇中能感受到人物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和歸屬感。
在《跳躍生命線》中也一樣。因為工作時間不穩定,任務來了隨時都要走,所以救護員們都養成了吃飯快的習慣,即便是休班在家也一樣,自然而然就把工作習慣帶到了生活中。
對救護員的要求不僅體現在了專業知識、體力要求上,襯衣是否熨帖,肩章是否戴好,皮鞋是否光亮,這些外在裝扮也都有嚴格的要求——因為穿上制服你就不是自己這個個體,而是救護員這個群體。
當然,這份工作做起來也並沒有那麼容易。你會遇到不理解你的工作的病人,颱風天跑出來拍海景,受傷得到救助後第一時間想的是要把拍到的影片上傳到網上,救護人員提醒他「救不回來才是真的上頭條」時,反被對方回懟「領了工資就是要救人」,壓根沒想到救護人員的生命也同樣珍貴,冒著危險來救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但同時這份工作又很燃。新人受訓,從一盤散沙到彼此依靠扶持,凝聚成一股力量的時候很燃;
當你擔心家人出事,面臨工作和家庭的抉擇時,教官告訴你要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同時也要相信你的同事,他們也是訓練有素的救護員,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你的家人,這個時刻也很燃。
這就是TVB職業劇所擅長的——工作內容專業、被需要,從事這份工作的人熱愛,並且始終保持著該有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操守。這樣的刻畫讓每一份工作都變得崇高有意義,才會吸引觀眾想要去變成那樣的人。
除了該有的職業性,《跳躍生命線》還有該有的人性的溫度。
主角麥在田(馬德鐘 飾)就是救護隊的總隊目,業界有名,大家都稱呼一聲「在哥」,不僅是因為他資歷老,也是因為他要求嚴格,救護經驗豐富老道。
他對待每一個救護人員都細心周到,聽地址就知道是以前救治過的病人,大概會是什麼狀況。所以得腦瘤痛苦地想要自殺的病人看到是在哥過來激動得不行,身後事託付給他才放心。
他確實是好。護送酒駕翻車的司機去醫院的路上,他接到了妻子出車禍的消息,而嫌犯就躺在自己面前等著急救。
怎麼辦?麥在田忍著悲痛,聽從上司安排,幫對方做了心肺復甦。
但他卻並不聖母。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第二次遇到肇事司機又是在救護現場。對方得了癌症,彌留之際拉著他的手祈求原諒,但麥在田只是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提醒他很快到醫院了。
穿上制服,救護人員有責任救護你,但在私人領域,救護人員也有權不原諒你,這才是我們所熟悉的並且期待的活生生的職場人。而有煽情卻又克制才是最高級的表達方式。
當然劇中也有我們熟悉的港劇中最常說的「家人最重要」。
比如男二卓家傑父親是個賭鬼,欠下不少的債。債主上門討債,意外導致了卓家傑背部燒傷。
卓爸爸愧疚之下想自殺,卻被兒子的一句話「我的背很癢,我自己沒法擦,你幫我」拉回,再沒敢輕生,始終惦記著要給兒子擦藥。
此後十年卓爸爸戒賭,父子倆省吃儉用打零工,一起還錢。
雖然在港劇中有很多講家族恩怨的劇情,比如《溏心風暴》系列,《珠光寶氣》等,但是始終透露出強烈的家族觀念和濃濃的家庭氛圍,這也是我們老覺得港劇的生活感強的原因。
但這部劇也有不可避免的硬傷,救護的案子有很多,車輛爆炸案,工地墜樓案……但每一個都沒有深挖,顯得雜亂無序,留不下深刻印象。
主線不夠清晰,配角戲份太多。馬德鐘飾演的麥在田應該是男一,但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繪男二,包括男二的父親和男二的弟弟,光是回憶男二和父親一起還錢就用了至少一集。
所以雖然是水準在線的職業劇,卻難以回到它的巔峰時期。但整體而言,《跳躍生命線》還是我們熟悉的TVB風格,沒有什麼大製作,場景甚至看上去挺廉價的,但卻散發著濃濃的親切感,至少做「職業科普」沒問題,至少看了之後,我們即便不能成為救護人員,也會因為了解而更尊重他們。
這才是一部好的職業劇該有的底線。所以,想看的朋友優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