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那個夏天,沈佳宜成了那個夏天最幸福的女生,從臺灣開始,香港,中國大陸,再到全世界,她與九把刀的愛情故事,被導演九把刀拍成了電影,拉上了大熒幕,放到了無數觀眾的面前,也喚起了我們內心中的那一塊,還未被時光蹉跎,被世界扭曲的地方。
但坦白的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拍攝的並不是非常的好,這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九把刀在這之前並沒有導演的經驗,這幾乎算得上是他的處女作,也因此在電影的非常多的地方都沒能處理到位。
除了電影本身的劇情之外,也沒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可以讓我們探討,他僅僅是將他那段無法回去,又不忍心拋棄的記憶片段,儘可能完整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但或許只有這樣的一種不成熟的拍攝方式,才能儘可能的為我們重現那段懵懂的歲月,再次演繹出純粹而又熾熱的青春。
我們雖然都會不由得懷念那段短暫的時光,但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於是只能將這段記憶像寶物一樣包裹好,藏在記憶的深處,最後負重前行。
莎士比亞說:「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電影中的沈佳宜,幾乎集結了所有能被讀書時期的男生所喜歡的特質,她讀書非常的好,是班級裡的學霸,聰明高冷,略帶一絲不屬於這個年紀該有的成熟,還十分的可愛漂亮。
而柯景騰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差生,但卻因為與沈佳宜的相愛,決定為了沈佳宜改變自己,從排名倒數成為了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考上了大學,雖然未與沈佳宜是同一所大學,但在這段日子裡,他們度過了青春期最快樂的時光。
但青春期愛情的陣痛,就是女生總會比男生更早的成熟。由於一次誤會,柯景騰與沈佳宜還是分手了,沒能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其實柯景騰一直深愛著沈佳宜。
直到多年後,沈佳宜的結婚現場上,柯景騰再次出現,看著曾經深愛的女人,如今卻嫁給了他人;在那結婚的紅毯上,沈佳宜凝視著柯景騰,在這短暫的瞬間柯景騰在想著什麼呢?
是高中被剃光頭時那個滑稽的瞬間,是與幾個好友一起追沈佳宜的片段,還是幻想著在另一片平行時空裡,他與沈佳宜正在那紅地毯上,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正說著愛的證詞。
但不管如何幻想,在這片時空裡,他在與無法與他心目中的女神在一起,這個遺憾將伴他終身,隨他入土。
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個錯覺,就是在聽到沈佳宜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會感覺是鄰家的女孩,熟悉又親切;我一直很羨慕這個沈佳宜,因為能有一個人,用這一生都喊著你的名字,深深的喜歡你。
更過分的是自己喊還不夠,還要用喇叭告訴整個世界,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喜歡沈佳宜,引得大家羨慕,甚至是妒忌。
這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故事,實際上是來自導演九把刀自己的故事,他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已經32歲了,而他喜歡的「沈佳宜」早已嫁作人婦六年之久,但他依然每天都強調自己喜歡著她。
我個人覺得,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九把刀對於沈佳宜可能未必還有那麼喜歡,但那麼長時間的堅持下來,對沈佳宜的喜歡早已成了一種習慣,而沈佳宜這三個字早已成了一種信念,又或者說像是一種咒語,在心底念起就會充滿力量。
不由得想起自己讀書的時候,我也曾將自己喜歡的女生的名字縮寫,偷偷的寫在自己衣服袖子上,然後每天都要穿這件衣服,總感覺穿上這件衣服就渾身有勁。
如今雖然沒能與曾經喜歡的那個她在一起,但每次想起她的時候,心裡都會泛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小時候偷吃了蜂蜜,踩在雲端,甜在心裡;
但我的青春,並沒有因為與她錯過而顯得灰暗,反而更覺得自己的青春是那麼的美好,會很自豪的對自己說,瞧,我曾經喜歡的人是那麼的棒,過了那麼多年還能讓我無法忘懷。
在《讀者》上曾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在你讀書的時候喜歡上別人時,身上就會發光!」我想誰都曾發過光把,哪怕如今過去了數年,十數年,數十年,夢想早已遠去,身體也已經發福,但回想起以前那個發光的自己,也會在嘴角不經意的微笑。
也因此我們之所以那麼喜歡九把刀的這部電影,或許並不是因為柯景騰和沈佳宜的愛情,而是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去緬懷那個曾經發光的自己。
整部電影催淚的高潮,一定是這一段。
在婚禮的最後,幾個好朋友向新郎說道:「我們包了那麼多的紅包,是不是可以親一下新娘?」
新郎笑著說:「當然可以,但是待會怎麼親新娘,就要先怎麼親我。」
大家當然非常不願意,都在說新郎小氣,就在這個時候,柯景騰突然衝了出來,將新郎按倒在地,瘋狂的親著新郎,伴隨著音樂,我們似乎都回到了那個青蔥歲月。
柯景騰雖然依然深愛著沈佳宜,但他卻永遠失去了與沈佳宜在一起的機會,面對這種情況,柯景騰依然選擇了深深的祝福。
柯景騰:我錯了,原來真心真意的喜歡一個女孩,當她有人疼,有人愛,你就會真心真意的祝福她。
看著這樣的柯景騰,我總是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心愛的女人和別人結婚了,我是否可以做到和他一樣,對著她深深的祝福。
思考良久,不由得起幾年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真實的故事,一位理工科的IT男程式設計師是華為的網絡工程師,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前途一片光明,還有一個相愛的女朋友,不久就將結婚。
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卻患上了胃癌,直接就是晚期,面對這一情況,這位男生拒絕治療,並將這幾年打工存的數百萬元全部給了自己女朋友與父母,從此近乎人間蒸發,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的家人們都通過電視節目,希望可以尋找到他,陪他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但卻遲遲沒有他的消息。
我一直在想,他是懷著一個怎樣的心情,將全部的積蓄交給他女朋友,又是以怎樣的心情獨自一人離開這個世界;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往往都是去選擇完成自己的夢想,去放縱自己一次,讓自己走的沒有遺憾,而他想的卻全是女朋友和父母。
直到這檔電視節目的最後,看著他和女朋友照片上的笑容,我釋然了。我總以人性去揣摩他,卻忘了從愛的角度去看他,而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全,如父母總是成全子女,而我們也總是心甘情願地成全自己的愛人。
張小嫻說:「歲月流逝,墳墓只是一個關口有一天,我們都會相敘我想你明白,最美好的愛,是成全,成全去尋找你的快樂。」
新婚快樂,我的青春
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電影中,對於柯景騰來說,最為痛苦的兩個的時刻是在這。
為了沈佳宜,柯景騰決定再去打黑拳賺錢,但卻不料會被沈佳宜發現,也因此事與沈佳宜分了手,在那個下雨的夜晚,柯景騰的內心必然和他的自尊一樣,碎了一地。
雖然在電影裡沒有詳細描述柯景騰在分手之後發生的故事,但我們都可以猜的到一定是一個人經歷了一段漫長,痛苦而又孤獨的日子。
第二個時刻是婚禮結束之後,他看著已經與他人完婚了的沈佳宜,雖然面掛微笑,雖然也真心祝福,但總會忍不住的去幻想有另一個平行時空,是他與沈佳宜在結婚,並與她激情熱吻。
如果可以,柯景騰不願意在他的幻想中醒來,但世事怎會如他所願,他永遠的失去了沈佳宜,也意味著永遠的告別了自己的青春,而他能做的,只有背負這一切,獨自上路,繼續前行。
看著在與沈佳宜分手之後的柯景騰,獨自走在暴雨之中,我真的深有感觸,仿佛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
在5年前,我也與柯景騰一樣,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女朋友。我和她是高中同學,在填寫志願的時候,為了和她在一起,我放棄了中山大學的第一志願,轉而填寫華南師範大學,最終我們成功的考到了一起。
但好景不長,由於我的幼稚與不成熟,我們之間頻頻吵架,並且上了大學之後,她開始喜歡上名牌的鞋子,包包,首飾等,為了滿足她的虛榮心,由於我家也只是普通家庭,因此我只能頻頻在網上借貸。
終於在我大二那年不堪重負,不得不休學打工還債,和她的聯繫也日漸減少,最終被分手。
猶記得分手的那一年是深圳最冷的冬天,我獨自打了黑車從廣州回來深圳,希望挽回她,但她卻無動於衷,身上早已沒有錢的我只能在深圳北站下面,找了一個角落睡了一個晚上,那晚的寒風格外的冷,風沙也很多,不然為何眼淚不停的流。
從那一晚之後,前女友就成了我終身的痛,哪怕時至今日,每每想起都難以忘懷,內心隱隱作痛,生活總是這樣,以各種方式教著我們勇敢,推著我們前行。
但如今再去看柯景騰,或許他至今都沒認識到,他之所以會與沈佳宜分手,並不是因為他打黑拳,也不完全是因為他的幼稚,而是因為女生往往都是細節崩潰的生物。
「細節崩潰」這個詞這幾年才興起,它指的是男女朋友在戀愛的過程中,從細節慢慢崩潰再到失望,最後決定分手的過程,女人總是在細節中崩潰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柯景騰都認為是因為他打黑拳,所以沈佳宜才會與他分手,也因此柯景騰總是儘可能的避免做與打黑拳相關的工作,在努力的改變自己。
但事實上是因為他的幼稚,導致他在與沈佳宜交往的過程中,逐漸讓沈佳宜難過,失望,絕望,最後才因打黑拳事件而分手。
在現實中的情侶也是如此,分手的造成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傷害積累之下造成的結果;
在很多時候,對方對你造成傷害之後,你們又再次和好,你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沒事了,而事實上這表面上的傷好了,但內在的傷卻一直在疊加,直至最後崩潰。
而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能事事如意,在我們的人生中也會有很多無可挽回的遺憾,而我們能做的,或者說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裹挾著這些遺憾,砥礪前行;
既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告訴那些年曾經喜歡過你的人,你足夠的優秀,TA的青春並沒有白過。
我相信不管過了多少年,我們依然會懷念在我們青春時光裡,執著而又偏執去愛的自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導演九把刀說:「有愛就有意志力。」如今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受,不管是處在去愛,又或者是被愛的狀態中,我們都會因為這份愛而努力的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擁有愛的意志力,生命也就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