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跟小花經媒婆介紹,感情發展順利,處了1年多,終於要修成正果。年前見丈母娘給了彩禮,這年後就合計著操辦婚禮,終身大事終於要完成,小王心裡也是樂開了花。在辦婚禮之前,小花家裡準備嫁妝,等出嫁那天一起帶來婆家。小王也得準備一翻,他還得去購置必不可少的「三金」。
農村風俗,臨近婚期男方女方不能串門,小王就自己去金店選購,鏈子粗一點、墜子大一點、款式靚一點、價格實惠一點是他的挑選標準。忙了一天,縣城4家金店都跑了個遍,精挑細選,終於把耳環、項鍊、手鐲買好,花了4萬多塊錢。為了老婆這點辛苦還是不算什麼的,只要老婆開心比什麼都好。
一直到回門之前都好好的,可突然小花一回門到娘家就在住著不回來了,任憑小王怎麼哄就是不行,小王也想不通是哪裡出了問題,後來小花聽爸媽勸,才道出原因。
原來啊,娶親那天小花有個細心的表姐去伴嫁,發現小王給買的手鐲和項鍊粗倒是粗,卻不是千足金,說那金子摻假,認為小王糊弄人,不誠心。這小花也不懂,就信了,這才鬧出矛盾來。
本來這個也不是多大事,怪就怪大家都不知道「千足金」是什麼概念。
「千足金」講的是黃金成色的一個通俗名詞,指含金量不低於99.90%的黃金,一般首飾的內側或者標牌都有專門的印記,用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g999標識。
那對應的還有「足金」,是指含金量不低於99.0%的黃金。足金的專門印記為「足金」、「990金」、「gold990」或「g990」。
黃金首飾的印記包括廠家代號、材料和純度,如:X金990、XAu990、X足金等。 其中,字母X為廠家代號。小花表姐就是通過這個專門標識認出來,認定小王買的三金首飾「摻假」。
說「摻假」就有點不合適,這「千足金」和「足金」只是黃金含量不同罷了。另外還有用多少K來表示黃金成色的
像上面表格所展示的,黃金用K來表示成色,1K=4.1666666%,有24K、22K、18K、14K等不同的規格,其中24K成色最高,含金量99.9%接近100%,同時因為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提煉出100%純金,所以24K金也是純金的代名詞。
通常我們在金店裡買的項鍊都是足金的,吊墜18K金居多。搞懂這些,相信大家對黃金首飾成色的知識應該有個初步的了解了,小花兩口兒和表姐如果早知道這些內容,應該就不會鬧出這樣的麻煩吧。
話再說回來,買來的「三金」起裝飾的作用居多,款式好看大方就好的。如果要買黃金用來投資就另當別論啦。最後希望小王小花能夠消除誤會,恩愛如初。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