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4G無限流量套餐被吐槽 速度超慢,刷網頁都費勁

2021-01-13 騰訊網

本月,繼北京聯通之後,北京移動宣布推出一款新的4G套餐,其最大的特點在於「不限流量」,超出1.5G的套餐流量之後,可以免費享受最高速度128kbps以內的本地流量。然而,這款被運營商視為「優惠」的套餐卻遭到了很多用戶吐槽,稱「低速時和2G沒區別」。

對於這樣的吐槽,運營商也倍感「委屈」,表示是為了保證所有用戶的正常使用,才採用限速的辦法,否則基站可能無法承受。

新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類似的現象在美國、德國等國家也常有出現。有專家表示,超出部分不限流量但降速的辦法也是借鑑了國外的做法。

不過,對於用戶們期待的進一步「提速降費」,運營商也並非毫無空間。分析人士認為,運營商下一步的重點布局是把用戶從2G、3G網絡轉移到更高速的4G網絡。未來很可能會推出幾元錢起步的4G流量套餐。

用戶吐槽「刷網頁都費勁」

6月,北京移動跟隨聯通的步伐,推出了一款「46元本地流量套餐」。兩款套餐不僅價格「撞臉」,在套餐內容設置上也類似,都包含每月1.5G本地4G流量、60分鐘國內通話時長,超出套餐流量後可以免費享受最高128kbps的本地流量。唯一的區別是,中國移動為免費流量設置了50G的封頂值,而聯通則沒有公布免費流量上限。

不過,用戶在北京聯通網上營業廳的評價卻出現了不同聲音,有的稱,這個速度對於一般刷QQ、朋友圈的足夠了,聽歌也說得過去。而有的用戶則抱怨稱,刷個網頁都費勁、微信裡看圖片要等半天、仿佛「穿越到了2G時代」。

通訊專家項立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內限速最高128kbps,這個速率大體上相當於2G,但用戶實際體驗時,下載速率要按字節再除以8,實際不到20K。」

項立剛表示,打開一個網站往往需要20K的速度,尤其是剛剛享受完4G高速網絡之後的用戶,更會覺得2G網絡體驗欠佳。

北京聯通市場部移動業務運營中心副主任郗博在接受北京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前期調查顯示,很多客戶日常流量使用基於微信、微博、新聞等小流量,因此,這一套餐便設計為套餐內享受高速流量,超出的低速流量主要滿足日常需求。

中國聯通官方客服對此回復稱,網速慢可能與周邊使用人數過多、網頁內容較大、內存空間不足等問題有關。

運營商稱不限速無法承受

有不少用戶納悶,使用完4G之後,為何自動就「穿越」回了2G時代?免費的這部分流量是在2G網還是4G網絡裡使用的?

對此,項立剛表示,一種可能是運營商將4G網絡切換成2G網絡,但這種辦法成本較高,可能性不大。另一種方式則是用戶使用的網絡依然是4G網,只是把速度限制下來。

北京聯通則回應稱,超過流量範圍後,用戶依然留在4G網絡,只不過增加了限速單元,讓網速降下來。正是為了保證所有用戶的正常使用,才採用限速的辦法,否則基站可能無法承受。

中國聯通一位內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聯通確實要為這項服務付出更多成本,最基礎的成本就包括計費體系增加模塊的成本,而運營商流量收入也會減少。

項立剛表示,運營商的另一項成本來自於為保證高質量服務必須不斷增加基站建設,基站包括微微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成本從1萬到幾十萬不等,基站建設還包括佔地費用、後期維護費用、用電費用等。據項立剛估算,運營商整個網絡運營、維護、用電等花費大約每年在1000億元左右。

國外亦有「降速免費」

放眼中國大陸之外,美國、德國等國家均對增值的流量採取了限速措施。

項立剛表示,美國曾推出不限流量、不限速的套餐,但因為網絡無法承受而叫停,現在超出部分不限流量但降速的辦法也是借鑑了國外的做法。不限流量後,運營商會面臨營收、網絡維護的壓力,但是不會特別嚴重,尚能承受。

在美國,超出限定流量範圍之後,也採取降速免費的策略。而德國的公共福利更徹底一些,基礎網絡可以免費試用,如果需要高速網絡則要購買。「其實德國的智慧型手機並沒有國內普及,因此行動網路的需求也不是很大,我就只用免費公共網絡就可以滿足日常需要」,在德國留學的熊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在澳大利亞工作的陳女士則表示,澳大利亞的幾家大運營商目前還沒有推出不限4G流量的業務。

不過,完全不限流量、不限速服務的地區並非沒有。臺灣是全世界為數不多有真正4G流量不限量、不限速服務的地區。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目前臺灣地區仍有「流量吃到飽」的4.5G套餐,合約期內不限量、不限速的套餐月租最低為1399新臺幣(約合285元人民幣),同時享受線內通話、簡訊等優惠。

香港也推出過類似套餐。2014年中國移動在香港推出「3G Lite」套餐,售價68港元(當時相當於約合人民幣54元),上網流量不限,加上服務牌照等費用,該套餐實際價格為80港元。

而對於港臺4G不限量的原因,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臺灣面積、網絡比較小,投資、擴容相對容易實現規模效應。事實上,除了臺灣地區,新加坡在建智慧島,行動網路做得也很好,這也決定了新加坡建網後流量快速升級比較容易。

提速降費仍有空間

提速降費一年多,運營商動作不斷,根據人民網去年底「提速降費目標完成,你感受到了嗎」的調研,96%網友選擇了「無」。

與之相應的則是運營商不斷為提速降費「哭窮」,多家運營商均在財報中提及,受提速降費影響,利潤受到一定影響。

關於超出流量限速、運營成本問題,北京移動方面表示涉及多個部門,還需要協調之後再做回復。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提速降費實際上還有很大空間,目前很多運營商優惠對大眾用戶實質並不多,運營商下一步的重點布局是把用戶從2G、3G網絡轉移到更高速的4G網絡。未來很有可能運營商會推出幾元錢起步的4G流量套餐。

而針對整體的手機資費,付亮則認為,目前語音方面在漫遊費、長途費還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未來流量增長空間很大,而隨著運營商逐漸優化套餐、完善網絡,4G流量價格一定會繼續降低。

曾劍秋認為,目前4G處於投資階段,運營商當務之急是確保用戶規模增長,保證服務質量、網絡穩定。

項立剛則表示,此次不限流量,很難說一定是運營商受到政策壓力才調整數據計費策略,當前運營商確實也存在對用戶的爭奪,尤其是聯通,對於在運營商中一家獨大的移動來說,聯通要想從移動手中獲得更多用戶,就要拿出更大優惠力度。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素宏

精彩視頻推薦

視頻:拍果照被逼自殺,中美校園貸款的驚人差異,時長約8分26秒

相關焦點

  • 「無限流量」套餐何時替代WiFi
    來自美國市場的消息顯示,伴隨著各自最新套餐產品的推出,圍繞「無限流量」的主題,美國四大運營商展開新一輪的競爭。什麼是「無限流量」套餐?類似的套餐國內市場有了嗎?「無限流量」是否意味著淘汰和替代WiFi已成為可能?
  • 移動聯通推無限流量套餐:流量超出套餐後降速
    北京移動和北京聯通近期都推出了針對本地流量使用較多用戶的「46元本地流量套餐」,在超出套餐流量後,會降速至2G網絡繼續免費使用。  北京移動推出的「46元本地流量專享套餐」,主要針對的是流量需求大、對資費敏感的客戶。
  • 為何臺灣4G支持無限流量 我們就玩不起?
    本文來自騰訊科技 作者:李幸據臺灣媒體報導,在3G時代,臺灣電信3G用戶每月用量約4-6GB;進入4G時代,每月數據流量用量高達8-10GB
  • 為何臺灣4G支持無限流量?三大運營商淚奔
    用戶只需不到1000新臺幣(約合 200元人民幣),就能享受無限流量上網套餐。中華電信率先降價促銷臺灣目前4G總用戶數約540萬,在移動用戶中的普及率達到了18%。而提供4G上網的運營商有5家,分別是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亞太電信、臺灣之星、遠傳電信。其中,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是臺灣電信行業的三甲,被稱為「電信三雄」。
  • 行動網路,你的4G被降速了嗎?
    移動,你的4G被降速了嗎? 在運營商大力推薦5G時,你的4G被降速了嗎? 5G還沒有全國推行,4G限速先得到了眾議,其實,早在之前網絡上就被曝光有限速的現象,甚至有用戶質疑,在5G大規模建設的同時,三大運營商是否在故意降低4G的網速,以達到推廣5G套餐的目的。
  • 手機不限流量套餐遭用戶吐槽:用滿20G後被降速
    儘管部分套餐可以通過購買流量加油包恢復正常上網速度,用戶仍表示受到了欺騙,原因是辦理套餐時,運營商重點宣傳的都是「流量不限量」「可以隨意使用」,卻極少提及「限速」規定。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各地運營商網上營業廳大多置頂宣傳不限量套餐,只有點進商品詳情頁,才能看到用灰體或小字標識的限速方案。
  • 中國移動流量王4G套餐25元/月:帶4號碼,2G本地流量!
    從目前來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以中移動4G覆蓋最廣,據此前數據稱中移動4G基站在2016年建設就已經達到140萬,而聯通、電信分別都只有80萬左右,所以中移動的網絡質量稍稍佔優。而服務方面可以說中移動一直保持領先水平,聯通、電信次之。
  • 移動推出19元套餐:46G流量+100分鐘,這並不是「套路」
    雖然說隨著5G基站建設初見成效,全國運營商們不約而同的取消了無限流量套餐,這樣一來,便給很多用戶帶來了「消費衝擊」,因為現在的流量價格日益攀升,足以引發不少網友焦慮不安。不過移動也許是因為用戶數量帶來的成就感,漸漸的開始走一些「套路」,比如免費送寬帶、免費送話費等活動層出不窮,而這些活動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但很多人都可能沒有關注到這一點,所以在不知不覺中簽訂了「合約」,也讓不少老人家莫名其妙的改掉了合適自己的老套餐,從而每個月都要交高額的話費,這讓不少人感到頭疼和寒心,於是攜號轉網的來臨,讓很多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 為什麼臺灣4G敢不限流量?
    用戶只需不到1000新臺幣(約合 200元人民幣),就能享受無限流量上網套餐。臺灣目前4G總用戶數約540萬,在移動用戶中的普及率達到了18%。而提供4G上網的運營商有5家,分別是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亞太電信、臺灣之星、遠傳電信。其中,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是臺灣電信行業的三甲,被稱為「電信三雄」。
  • 5G商用一年半了,4G套餐該換了嗎?實測你並不需要花這個錢
    在這段時間裡,我國5G的普及速度的確很快,不但新上市的手機基本上已經全線過渡到5G,而且我國5G基站的數量也在不停增加。不過5G的普及,也給目前還使用著4G手機以及4G套餐的用戶帶來不少疑惑,是不是我們現在用著的4G套餐就應該升級到5G了?特別是之前各大運營商將4G網速下調,同時悄然從自己官網和APP中減少了4G套餐業務,都在暗示著用戶應該升級到5G了。
  • 5G 流量套餐為什麼貴? | 5Ging
    以我個人為例,我的兩張聯通卡都採用了網際網路套餐,其中一張使用的是 B 站的 33 卡套餐,一張使用的是騰訊大王卡套餐。兩個套餐的基本構成較為相似,都是基礎的通用流量+定向流量,超出的基礎流量則按照日租寶計算。略微不同的是 33 卡套餐的基礎流量較多一些,而大王卡則較少一點,但每個月的總體花費按照我的習慣來說卻很接近,都在 40 多元左右。
  • 4G越用越慢?4G降速之謎背後,到底是不是移動聯通電信的鍋?
    來源 / 江瀚視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自從進入了5G時代之後,4G的網速是越用越慢,原先看個視頻完全無壓力的現在開個網頁都卡,如果說這僅僅是一家運營商的問題也就罷了,現在這種4G越來越卡已經成為了普遍性現象,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用4G越來越卡,到底是不是各大電信運營商為了賺錢,故意給4G降了速逼迫大家遷移到更貴的5G套餐的套路呢
  • 中移動香港資費是否「逆天」?
    騰訊科技:昨日,中國經濟網發表了一篇文章《中移動香港套餐走紅:內地生活水平比港高100倍?》,文章稱中移動在香港有一款68港元(約54元人民幣)套餐,含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簡訊,上網流量不限。這樣的「待遇」遠遠好於內地城市。
  • 移動聯通電信不淡定!比4G都低5G套餐來了
    5G套餐雖然之前出現了降價,但是不少人還是高呼用不起,這個痛點三大運營商不可能不知道,不過建網成本實在是太高,還有電費....在三大運營商套餐尚不夠親民的情況下,虛擬運營商率先點燃了5G市場的價格戰火。
  • 降速4G推5G?運營商不算冤,但還有其他原因!
    然後還表示當年在沒有發布4g的時候,3g上網也是完全夠的,刷網頁也很順暢,到4g開始推行的時候,3g網速就開始變慢,卡的不能動。所以現在5g推行,運營商又開始搞一樣的套路,限速4g,讓用戶不得不換更貴更快的5g套餐。可事實情況真的如此嗎?根據運營商的回覆和網絡公開數據顯示,運營商應該未降速4g,但是變慢也與他們關係密切。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 移動「火鍋套餐」: 1000分鐘通話+20G流量,老用戶也能辦理!
    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套餐,使得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再次升溫。今非昔比,今年全國4G用戶相比去年,增長到了80%,平均每個用戶一個月就需要2GB的流量。顯而易見,流量已經成為了三大運營商的主戰場。聯通和電信,不斷推出各種新穎的套餐,流量資費已經明顯降低了很多。而移動,則顯得越來越被動。
  • 聯通移動電信等流量卡日月租套餐資費大全 選誰流量比較划算
    ­  便宜才是王道——只比較誰最省錢­  這時候,坐在我對面的大叔也好奇的湊了過來,"小夥子也幫我找找啥套餐划算唄,我基本不用流量,有無限的時候才玩玩手機,現在也不咋打電話了,就啥卡最便宜就成。"­  這種需求相對來說簡單的多,甚至根本用不到找那些網絡套餐。
  • WiFi 將被淘汰,無限流量的行動網路才是未來 | 愛範兒
    無限流量的手機套餐在吞噬著 WiFi目前,美國主要的移動運營商基本都提供了無限流量的手機套餐服務,消費者不再需要使用 WiFi 網絡來避免高昂的流量費用。這是一個關鍵的變化,可能會促使 WiFi 退出歷史舞臺。此外,隨著新技術的到來, WiFi 的前景似乎變得黯淡無光。
  • 中國移動:5G商用並不會對4G降速,三大運營商4G網速都在提高
    今年第二季度中,三家運營商4G平均下載速度分別是:中國聯通24.86Mbit/s(3.11MB/s)、中國移動23.46Mbit/s(2.93MB/s)和中國電信23.23Mbit/s(2.9MB/s)。
  • 中國移動便宜套餐:38元+60GB流量+300分鐘,網友:良心了!
    記得以前蘋果手機沒有雙卡雙待,被國內很多網友吐槽,很多網友就疑惑了,為什麼國內那麼迫切希望有雙卡雙待,而海外卻並沒有這個需求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國內很多網友基本都有兩張手機卡,而國外他們需要一張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