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籬公園10月將開放 美景「先睹為快」
有山、有水、有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太原南部區域將新添一處市民休憩娛樂好場所。東籬公園是我市的重點園林建設項目,位於龍城大街以南、龍城南街以北、唐槐路以東、規劃路以西,是一座集自然生態與城市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目前,該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10月份將建成開放。公園未來會建成什麼樣?有哪些特色景觀?昨日,記者前往施工現場實地探訪,讓您"先睹為快"公園諸多美景。
園內美景現雛形
為啥叫東籬公園?命名取自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旨在創建鬧市區的一塊靜土。公園總用地面積5.3萬餘平方米,作為區級綜合性公園,建成後,將對整個區域綠化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座公園位於龍城大街、龍城南街、唐槐路、規劃路四條城市道路中間,由入口區、濱水景觀區、運動區、兒童活動區、休閒氧吧區5個部分組成。步入公園,這裡的景觀施工已經完成65%,不少區域已經栽種了綠植,鬱鬱蔥蔥。在西南角,有一處精心設計的「樹陣廣場」,廣場路面已經基本鋪裝完畢,一棵棵高大喬木猶如「士兵」列隊,讓人耳目一新。
施工負責人介紹,公園採用園路與植物材料的自然分隔,形成各自相對獨立的位置空間,景觀與空間巧妙結合,構成全園有機的整體。園內除了各類喬木,還將栽種山桃、連翹、丁香、海棠、櫻花、榆葉梅等花灌木,構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景觀。
「小溪流」設計醉遊人
濱水景觀區域是整個公園的點睛之筆,大面積的人工湖和被水半圍合區域的汀步、廣場、廊架的組合,既能滿足人們親水的心理,又創造了休閒的觀景平臺及景觀環境。現場負責人介紹,相比其他公園,這裡的人工湖有個新穎的設計,也就是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形成三處跌水景觀,並且湖水可實現循環流動,營造出小溪流的曼妙之境。
另外,湖岸將配建1.2米寬的人行步道,並且考慮到小溪流區域的水位很淺,所以不會設置圍擋,這樣可以帶給遊客更好的親水體驗。
可以說,整個中央水系區域的意境營造與廣場處的喧鬧氣氛將形成鮮明的對比,軟質的水與硬質的廣場形成對比,在安靜的氣氛中產生動感,帶來活力,形成和諧的景觀效果。
可親水亦能健身
既然是公園,肯定會有很多小朋友遊玩。據介紹,在人工湖的西側,建有一處兒童活動區,這裡將配備滑梯、攀爬牆、沙坑、鞦韆等遊戲設施。
喜愛運動的遊客也能在公園找到合適的健身場所。運動區位於公園的東南側,臨近配套服務用房與地面停車區,廊架、樹池座凳與塑膠運動場地(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的結合,為人們提供了休閒鍛鍊的場所。
公園共規劃停車位460個,其中,地面停車區位於公園的東南角,車位27個,以植草磚鋪設,可為遊人提供停車服務。公園的南側規劃有地下停車場,可提供433個車位,採用機械雙層停車,也可滿足周邊相鄰地塊的停車需求。目前,地下車庫主體已經封頂。
四個入口可進園
「對咱老年人來說,退休在家心裡有點空落落的,與同齡人結伴到公園裡散散步、聊聊天,挺開心,如果附近沒有這樣一個地方,還真不知道每天能去哪兒。」這幾天,家住龍城南街的王大爺經常到公園附近溜達,想看看這座家門口的公園何時能建好。
記者了解到,公園建成後,將設東、西、南、北四個入口,附近居民入園都很方便。
其中,北入口位於龍城大街,以流水牆與特色景牆作為入口的主景,景觀層次豐富,使入口因水而活。
南入口位於龍城南街,以植物與景牆作為主要觀賞點,大面積的鋪裝可提供人們集散活動的區域,同時也是菊展的預留場地。
西入口位於唐槐路,以石材貼面的種植池與木質鋪裝在質感與色彩上形成視覺對比,吸引人們入內遊覽。
東入口位於規劃路,水池與樹池的結合,形成清涼的入口景觀。(記者 李濤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