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天王天后層出不窮。直到今天仍舊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人真的不多了。
不過昔日中國流行歌壇四大開山鼻祖天后卻沒讓人忘記,韋唯,那英,毛阿敏,還有田震。
都知道這幾位天后在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卻不知道田震才是出道最早的那個。
早在1988年憑藉一曲《黃土高坡》掀起了一股風靡全國的「西北風」。在當時很少有某個明星能帶動起時代走向。
之後田震憑渾厚柔韌、極具穿透力的嗓音,佔據內地歌壇半壁江山,橫掃兩岸各大音樂獎項。
最紅的時候,連「搖滾教父」崔健都「嫉妒」三分。
說到華語樂壇,田震難以忽略。
巔峰期曾是「歌壇一姐」,曲風豪邁,雅俗共賞。
她是極少數既符合大眾口味,又經得起樂評人挑剔的女歌手。
自從因病淡出之後,時不時我們就會聽到她「過氣」的消息。
田震真的過氣了嗎?
如果作為一個明星,她的人氣確實沒有以前高。
但作為一個歌手,即便多年之後的今天,《野花》《怕黑的女人》《靠近我》《乾杯朋友》《執著》……田震的歌仍堪稱經典。
田震不僅有流傳深遠的作品,更是個有性格、有故事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田震是如何出道的?今天就來為你揭密田震為何能紅透半邊天。
(1)
1966年,田震出生在北京,父親是軍人,母親曾是軍區歌舞團的獨唱演員,後來做音樂編輯。她自幼在鄉下姑姑家長大,9歲才回到北京。
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造就了她我行我素的性格。
受母親影響,她熱愛唱歌,而且極有主見,早早認定自己要走音樂道路。
「我生來就是要唱歌的,自從聽過鄧麗君的歌以後,我簡直就是鐵了心了。」
18歲那年,母親介紹她到中國錄音錄像總公司試音,被音樂編輯看中。出了首張專輯《美麗的海灣》。
當時內地樂壇處於發展時期,體系尚不完善成熟,模仿是最快出人頭地的路。
後來,有位音樂人覺得田震的嗓子根本不適合模仿鄧麗君,她如果能樹立自己的風格,一定能紅遍歌壇。
在全國各地摸爬滾打中,她形成了自己的風格,1985年,推出了第三張專輯《蒙尼卡》。
嗓音亦剛亦柔,詮釋了別樣的「女人味」,令人耳目一新。
1987年,已經小有名氣的田震首次在北京登臺唱歌,一下就被東方歌舞團看中,被特招進了東方歌舞團做歌手。但她不願受體制約束,進中國廣播藝術團3個月後就辭職。
1988年,歌壇突然颳起了一陣「西北風」,田震演唱了《我熱戀的故鄉》和《黃土高坡》。
歌聲蒼勁有力,曲風大氣,極富感染力,備受好評。
從此,她人氣直升,一路開掛。
後來還獲得了代表中國去日本參加歌唱比賽的資格。籤約了前Beyond樂隊的經紀公司……她成了內地歌壇炙手可熱的新星。
奠定她樂壇地位的,是1996年的同名專輯《田震》。也正是這個時候,田震終於不用靠著模仿其他人了。
那一年的內地歌壇,也被稱為「田震年」。
之後,她又發行了《乾杯朋友》《風雨彩虹鏗鏘玫瑰》《靠近我》《水姻緣》等歌曲,歌聲中透著女性的氣度與豪邁,也流露出細膩和柔情,既振奮又治癒。
其中《風雨彩虹鏗鏘玫瑰》被選作女足世界盃的主題曲,田震得知後,大手一揮:
「那你說有女足之歌,咱要什麼錢,哥們,來唄!」
到了90年代中期,田震先後發行了《野花》、《執著》、《乾杯朋友》等歌曲,簡直是火到了天際。
田震的仗義,有口皆碑,不少人都喊她「田哥」「俠女」。
名字如雷貫耳,引起了港臺樂壇的關注,頻頻受邀去香港演出、拍MV。
當年,內地歌手到香港後,通常會接受當地公司的建議,從造型到言談舉止,透著「港風」。
唯獨田震不改風格,堅持做自己。
香港記者聽不懂她的京片子,說她「兜齒、含糊不清」,她也不肯讓步,耿直回應:「作為北京人嘛,我必須要堅持。」
(2)
但平步青雲、有口皆碑的田震,也曾捲入是非。人們熟知的還是她與那英的「天后之爭」
不過那英和田震的梁子卻不是在「天后之爭」結下的。兩人的走紅過程可以說差不多,二人年紀也只差了一歲。
在當時,兩人不論是發專輯還是演出幾乎都是同步。
到了1995年,可以說是那英和田震共同一飛沖天的一年。
隨後,兩個歌壇實力派唱將,先後唱了《好大一棵樹》,不過,那英沒唱紅,而田震用自己的風格重新演唱後,一下火遍了全國。後來1998年那英和王菲那一首《相約1998》,那英卻顯然要比田震紅。
兩位天后就這樣一直在人們的關注下從新人開始慢慢成長直到成為天后,依舊是眾人口中比較的對象。
到了2000年左右,那英和田震之間的「天后」之爭,幾乎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2001年4月,兩個天后就在「中國流行歌曲榜」的頒獎典禮上狹路相逢了。
當主持人宣布:
下面有請著名歌手田震上臺領取「十大金曲獎」,獲獎歌曲是《愛不後悔》!
隨後,帶著墨鏡的「天后」田震,以霸氣的女王姿勢給晚會扔下了重磅新聞:
「我想說,事實是這樣的……昨天通知我以第一名得票數獲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但就在半小時前,突然通知我這個獎頒給了得票數第二的歌手。」
而田震口中這個「得獎第二的歌手」就是那英。
其實這個原因還是組委會的問題,田震更是質疑比賽的公平性,隨後毫不留戀的扔下話筒,瀟灑的走入了後臺。
田震走後,臺下響起了一片叫好聲,只留下尷尬的那英和組委會。
第二天,「田震怒摔話筒」的新聞就登上了報紙的頭版頭條。
隨後,田震的經紀公司站出來,表示:田震是個性格率真的人,從來不計較和音樂無關的事,實在是這個頒獎典禮讓人忍無可忍。
就這樣兩位天后的梁子,算是無意間結下了。
(3)
2007年,田震突然宣布退出歌壇。而那英則繼續活躍在歌壇,不過外界猜測頗多。
有人說「摔話筒」事件的隱形影響在持續,田震的資源不如當年;
有人說那英籤約王菲經紀人後,勢頭猛進,田震無心戀戰。
後來,田震公開回應了外界猜測。
早在1998年,她就患上了「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血液病,雖不至於致命,但症狀多變易反覆,不及時治療會對健康造成極大損害。
她稱自己忙於事業疏於保養,身體狀況不足以應付高強度的工作,決定放慢腳步,坦然面對。
生病使人脆弱,也令人清醒.。
這些年,隨著身體健康轉好,田震有過短暫的復出,為電視劇演唱主題曲,擔任過兩次《我為歌狂》的主持人。
更多時候,還是過自己的悠閒生活,幾乎沒有任何動態。
被問及擔任唱歌比賽的主持人,是否與那英當《中國好聲音》的評委有關時,她的態度不再那般強硬,但很明確:「我只想做好自己。」
看到田震,總是禁不住想起與她同時期的女歌手。
毛阿敏經歷「稅務風波」後,結婚生子,這些年上上真人秀、做做採訪、參加綜藝節目,也算不亦樂乎。
那英做歌唱比賽評委、為電影演唱主題曲、現身各大晚會,成為當之無愧的導師。
張咪經歷「詐騙門」事件後,不再聚焦事業,專心為女兒的出道保駕護航。
她們的生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繼續。
似乎田震才是最「酷、最瀟灑不羈」的一個。她甚至悠然自在的在自家種起了菜園子。
如今活得依舊自由隨性,似乎看不到對舞臺過濃的眷戀。更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與紅塵功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是屬於她的執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界能人輩出,早已不是那英和田震的天下,那些關於她們之間的往事也隨著時光慢慢消散在風裡。
而我們記起田震的故事,倒不如聽那首。
「山上的野花為誰開又為誰敗
靜靜地等待是否能有人採摘
我就象那花一樣在等他到來
拍拍我的肩我就會聽你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