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新圩)智能製造產業園梅龍湖智能製造產業新城9月底已動工。 王昌輝 攝
在緊鄰深圳、東莞的惠州市惠陽區新圩鎮,計劃總投資300億元的惠陽(新圩)智能製造產業園梅龍湖智能製造產業新城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就在幾十公裡之外的三和街道,總規劃面積21.33平方公裡的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地施工,這裡將崛起一座智造新城。
作為惠州融入「雙區」建設、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前沿地帶,惠陽區是全市打造「千億園區、萬億產業」及建設「豐」字交通的重要陣地。今年以來,惠陽堅持「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深莞惠紅色幹線已動工建設、兩大千億級產業園區加速揚帆遠航。特別是近期有7個、總投資共400多億元的大項目陸續動工建設,正在為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以及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注入新動能。
●撰文:周歡 陳丹娜
大項目帶動大產業
近期動工7個項目總投資400多億元
9月27日,惠陽(新圩)智能製造產業園梅龍湖智能製造產業新城動工建設首開區一期工程,和利時等23個項目擬入駐,預計年產值約59億元。這標誌著作為惠陽規劃打造的兩大千億級產業園區之一的惠陽(新圩)智能製造產業園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同一天上午,總投資26.7億元的惠陽恆昂科技產業園在淡水街道動工。這個以負氧離子新材料、航空高鐵配套產品、智能家居產品、人工智慧自動化設備製造等產業為主的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而在9月6日,總投資20億元的科信技術5G智能產業園項目在良井鎮動工。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25億元,年稅收2億元……
時間回到今年5月,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提出統籌產城村人融合發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並明確提出,全力建設千億級產業園區,力爭用10年時間打造年產值5000億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提供重要支撐。翟偉鋒說,打造「智造高地」,就是要堅持產業興區、以產興城,聚焦5G、晶片、智能硬體等硬核科技產業發展,力爭在一些產業細分領域做成高地。
才過了幾個月,變化已在悄然發生。
近幾個月,惠陽有7個、總投資共400多億元的大項目陸續動工建設。這些企業「用腳投票」的背後,是看中惠陽優越的區位交通、良好的產業基礎、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我們的項目從徵地、報批、掛牌到開工,僅用了幾個月,惠陽優質的投資環境和高效的辦事效率,讓我們有足夠信心做大做強。」惠州中諾智慧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清雲說。
惠州市恆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國良表示,惠陽交通便利,產業配套完善,營商環境優越。公司將全面融入惠陽產業興區的創業熱潮中,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全力打造一流產業園區。
大交通引領大平臺
「豐」字交通支撐千億級園區建設
在省級經濟開發區——惠陽區三和街道,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裡,工程車輛來回穿梭,項目加快建設。這個計劃總投資473億元的園區,是惠陽規劃打造的首個千億級產業園區,主要導入5G、智慧安防、智慧物聯、智能硬體等產業,預計10年內園區產值達千億元。
近年來,惠陽大手筆推動平臺再造,除了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製造產業園兩大千億園區,還加快規劃建設多個園區。
其中,惠陽(鎮隆)人工智慧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約45.77平方公裡。8月17日,總投資20億元的中諾智慧谷數碼城在鎮隆鎮動工建設。這是惠陽(鎮隆)人工智慧產業園首開區第一個落戶項目,也是惠陽第一個手機整機生產項目,將聚焦人工智慧、5G等終端產品製造,預計明年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50億元。
大平臺加快崛起的背後,惠陽正通過大交通建設打開城市開放格局,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據介紹,惠陽境內布有軸線及骨幹快速路共計16條,總裡程約300公裡,約佔全市的23%;估算總投資約800億元,約佔全市軸線建設總投資的28%。
作為「五橫五縱」骨幹快速路網中的橫四線,深莞惠紅色幹線一期工程已經啟動建設。惠陽把「豐」字交通建設作為城市擴容提質、產業平臺構建、營商環境優化的頭等大事來抓,加快區內16條「豐」字交通軸線和骨幹快速路網建設,優先打通對接深圳、東莞、仲愷、大亞灣的「發展致富路」。
惠陽區委副書記、區長譚星海表示,當前,惠陽正面臨「雙區驅動」和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建設等多重利好疊加的發展機遇,正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毗鄰深圳、處於大灣區幾何中心的惠陽正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將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努力為來惠陽發展的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優良的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
「微改造」助力提品質
刷新城市顏值推動產城村人融合發展
從深汕高速淡水排坊出口下高速,在等紅綠燈的三岔路口,眼前的5棟居民樓「穿衣戴帽」做外立面美化、亮化施工。距這個路口不遠處的排坊公園,也實施瀝青改造、交通標識完善、園林景觀改造工程。
從路面修補、交通設施完善、建築外立面改造,到店招清拆、「六亂一跨」整治、綠化提升、美化亮化……今年7月以來,惠陽區城市「微改造」項目拉開序幕,加快推動產城村人融合發展。
該區從重點區域入手,選定深汕高速淡水排坊出口、人民路(排坊出口至人民橋段右側)、民生供銷廣場及周邊區域、惠大高速新橋出口、惠大高速淡水東出口、秋長茶園Y710線(茶園村至茶園橋)及秋寶南路(伯恩路)等15處實施城市「微改造」,通過路面修補、綠化提升、美化亮化、完善設施等措施,落實改造資金6966萬元,快速刷新城市顏值,讓老百姓感受新變化。
城市道路面貌是一個區域的門面,也是城市品質的縮影。7月起,惠陽區市政和代建事務中心開始對迎賓大道、惠大連接線和愛民東路等綠化實施「微改造」。該中心園林股負責人介紹,以迎賓大道為例,以前道路中間綠化帶內綠植品種太多,綠化帶又窄,顯得擁擠雜亂。「微改造」對道路環境改善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戶外廣告整治也是「微改造」的重點。惠陽從減存量、規範設置、建立長效常態機制等方面,強化戶外廣告管理,系統提升整個城市空間視覺,同時配以亮化工程提升城市顏值。
舊貌換新顏,古城新活力。千年客韻惠陽,正在煥發新生機,產城村人融合發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數讀
惠陽近期動工七大項目
1.中諾智慧谷數碼城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0億元。其中,首期佔地約4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0億元。
2.科信技術5G智能產業園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0億元;第一期供地約7.7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5.5億元。
3.惠陽恆昂科技產業園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9.6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6.7億元。
4.梅龍湖智能製造產業新城
項目總規劃用地約9.6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300億元;首開區一期180畝用地已摘牌,計劃總投資約48億元,擬入駐項目包括和利時等23家。
5.灣東智谷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7.67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3億元。其中首期供地約6.1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6.5億元。
6.正和集團項目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5.6億元。
7.百家益項目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2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