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發布霍格沃茲四大學院主題視頻會議壁紙,2020年沒有一個學生可以逃過網課,霍格沃滋的學生也不行。
這位學生,你哪個學院的?
經典讀物因為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低齡或初次接觸的閱讀者往往需要有人帶著一起才能獲得更多理解,而《哈利·波特》第一本藍思值在880L,詞彙量4000左右即可上手,很適合作為低齡學生的入門讀物。
興趣是做一件事情的最好動力,《哈利·波特》充滿魔幻色彩的系列小說內容本身就足夠有趣,語言生動,畫面感超強,孩子入坑也更容易些。《哈利·波特》7本文字風格其實有很大的變化,第一本相對簡單,後面難度逐本加大,是很好的分級讀物。《哈利·波特》就好比孩子閱讀一個分水嶺,慢慢啃完孩子接下來也能看其他長篇。
睿語也一直在做經典導讀與創意寫作的語言學習課程,精選系列英文經典讀物,老師帶領學生一起探討文學內容,啟發思維想像力,促進理解與成長,讓孩子們感受文學的魅力。
睿語IAAIE教學法從5個方面構建學習效果
家長嘗試跟孩子一起綜合賞析。找到經典或孩子感興趣的環節反覆閱讀,對內容進行複述並進一步傳遞孩子的想法,試著分析四大學院的魅力點甚至缺點,對經典角色進行探討…多多討論互動,以此拓展孩子的知識廣度和思維深度,探索文學背後的歷史,提升思辨力。
2017年大英圖書館為了慶祝《哈利·波特》電影誕生二十周年辦過一次紀念展,除了羅琳手稿,還附帶展出了激發其創作靈感的歷史、科學古籍。
J·K·羅琳創造出了令人神往的魔法世界,但她的眼光並不拘泥於虛擬情節,小說中看到的很多事物曾經在歷史上被人深信不疑。羅琳擷取廣為人知的世界觀,整理人們熟悉的故事,將他們融入她自己的美好世界中。
歷史上對魔法石的記載層出不窮,1600年的瑞普利捲軸甚至專門講述如何製作魔法石。但至今唯一存在的一塊屬於尼可拉斯·勒梅先生——著名鍊金術師,羅琳曾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提及過他研究的賢者之石。
尼古拉斯·勒梅(Nicolas Flamel)的墓碑羅琳堅信鍊金術是多種科學的結合。事實上,鍊金術確實像古老的化學,德比郡的約瑟夫·萊特的一幅畫作就展示了一位十七世紀的德國鍊金術師,試圖用燒瓶裡的尿液製造黃金,卻意外地發現了磷。這十分有趣不是嗎?
大不列顛「李時珍」,曾經在英國掀起過藥物界革命的尼古拉斯·卡爾佩普著有一本《草藥大全》,讓羅琳創造、命名魔法植物有了啟發:人形根莖、哭聲足以致命的曼德拉草,吃了就能在水下呼吸的魚腥草……
《草藥大全》/源自BBC《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
紀錄片跟去了博斯卡斯爾巫術博物館,找來魔杖匠人父子,翻出商代甲骨代表中國的佔卜文化。
甲骨/源自BBC《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
羅琳的魔法世界比想像中離我們更近,鍊金術、藥草學、佔星術…這些中世紀產物在羅琳的魔法世界裡進一步延續。BBC這部《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近一個小時的紀錄片揭示了羅琳筆下的魔法世界與真實歷史的關聯,孩子接觸到不止是生動有趣的劇情,還有西方豐富的歷史和神話背景。感興趣的你可以找來看看,試著跟孩子一起探討魔法與現實的關係。
歷史、古籍,傳說是羅琳的靈感來源。在CS.劉易斯的《魔術師的外甥》(《納尼亞傳奇》第一部)裡,羅琳感受到了一個獨特的世界:置身森林,那裡有許多池塘,每跳進一個池塘就把你帶入不同的世界。羅琳認為圖書館對她而言是真正有魔法的地方。
源自BBC《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
今年四月初,因為疫情J·K·羅琳為《哈利·波特》系列的全球粉絲們開通了一個全新網站——Harry Potter at home。
這個新開的「哈利·波特在家」線上平臺(www.HarryPotteratHome.com),有各種手工藝教學、角色扮演、單詞遊戲、在線測試等,甚至為初次閱讀者提供兒童閱讀指南。
網站還與有聲書Audible及電子書平臺OverDrive合作,未來幾個月內,多國語言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有聲書可在Audible的story平臺免費聽;四月結束前,多國語言版的《魔法石》電子書在Overdrive平臺可免費閱讀。
不論新讀者,還是已經熟悉魔法世界的你,這就像是一個裝滿零食的筐子,在家期間有豐富好玩的事情可做,還都是不錯的課外擴展閱讀材料!
The search for magical knowledge has obsessed humans since time began.人類對魔法知識的探索,自時間伊始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