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宗師專業戶」趙文卓又來了,這次帶來的是與黃飛鴻齊名的另一位武學大宗師——霍元甲。
由於這部新版的《大俠霍元甲》是由著名傳奇劇操刀人郭靖宇編劇,所以其風格可以說是傳奇劇與武俠劇的融合——強情節推進、重氣氛渲染、多人物爭鋒。就像郭靖宇監製的2017版《射鵰英雄傳》一樣,他再一次把經典故事/人物通過自己的傳奇劇思路給翻炒了一遍。可以說,喜歡郭靖宇傳奇劇風格的觀眾,一定會喜歡這部《大俠霍元甲》,反之亦然。
郭靖宇的戲有一大特色,就是所有角色的情緒都很飽滿,因此經常會出現在個別場次裡,配角的氣場反而把主角壓得死死的。本劇的男一號按理說是趙文卓飾演的霍元甲無疑,可趙文卓演技原地踏步十幾年,嚴肅時一本正經地像個愣頭青,輕鬆時表情又像在刻意搞怪。這就使得其他演員得到了很多搶戲的機會。如果把劇集的場次分開看,你甚至不知道究竟誰才是男一號。不過,熟悉郭靖宇的觀眾都知道,他的戲別問男一號是誰,問的話答案就只有一個——楊志剛!^_^
傳奇劇的標誌之一就是開篇要先講時代,因此,全劇第一個登場的人物是匆匆奔跑的時代符號——大刀王五(張永剛 飾)。
有大量觀影觀劇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種動態登場的角色,必定不是重要角色,而是為重要角色的亮相做鋪墊。因此,王五口中的譚大人,才是擁有隆重亮相機會的重要角色。
先聞其聲、再見其身體的局部特寫,然後再以焦點虛化的方式出現在畫面的背景裡,如此鋪墊兩輪後,楊志剛版譚嗣同的清晰樣貌才得以出鏡。這登場套路,不正是主角才該擁有的嗎?
反觀趙文卓版霍元甲的登場,直接就從虛化的背景裡走來,走到了焦點上而已,毫無鋪墊。而且他身後還跟著三個徒弟,大幅削弱了觀眾的聚焦。這氣勢,別說跟譚嗣同比,就連此時站在他對面的大刀王五都比不過啊!
在霍元甲自報家門時,導演也發現他身後的幾個徒弟太礙事,於是用了一個推鏡頭,確立一下他的主角地位。然而,你覺得這樣就足夠了嗎?No No No,你看看咱五爺面對無知小輩的一連串責問所奉上的表情管理,雖然表情變化的幅度不大,但一句一個反應,精準得很吶。
看過這組鏡頭,不得不感慨張永剛可是演過任我行、金輪法王、歐陽鋒和謝遜的人啊,把武林豪傑被人誤會時的內心戲拿捏得死死噠。
後來大刀王五就和霍元甲謀劃著救譚嗣同了。我們心心念念的楊志剛哥哥就又有了霸屏的機會。他在牢房裡不僅不跟兩人出去,還先後把霸氣側漏的王五和武林憨憨霍元甲訓斥了一頓。這氣場,真是霸中之霸。
就連清末民初武俠世界觀裡排第一的必備命題——東亞病夫,都是由他點出來滴。可以說,在本劇的設定裡,是譚嗣同和霍元甲獨處的這十來分鐘時間,徹底改變了霍元甲的一生,為他後來成為民族英雄打下了傳奇性的根基。
如果你覺得此後譚嗣同就沒戲了,那就太小看咱御用男主的光環啦。雖然從傳統劇作的角度看,當霍元甲帶著王五離開牢房後,譚嗣同就再無出場必要,但故事歸故事,情緒歸情緒。故事上的沒必要,不代表情緒上的沒必要。因此,楊志剛還得再次登場,演只要有譚嗣同就必須要有的名場面——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你是不是又一次覺得這回譚嗣同應該沒戲份了吧,畢竟已經到刑場了。結果人霍元甲非常識趣地展開了回憶。楊志剛又出來傾情出演了三分鐘。
俗話說事不過三,但在郭氏傳奇劇裡,渲染氣氛從來是層層加碼滴。就在你覺得譚嗣同「非死不可」的時候,霍元甲又雙叒叕站出來,提出讓譚大人給世人留幾句話。
不得不說,就首播的前兩集而言,楊志剛所飾演的譚嗣同真的享受著男一號的待遇。你,能接受這唯一的真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