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誕生於美國,因其小型化、高毛利、精簡SKU等特性,逐漸成為一種新的零售業態。從行業發展業績來看,2019中國便利店行業實現銷售額2556億元。行業規模實現高速增長但增速進一步放緩。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便利店SKU都約為3000時,全家集便利店的崛起,徹底打破這一尷尬局面。在很多人看來,便利店的SKU遠小於超市和電商,可全家集坐擁供應鏈30000SKU又該做出何解釋?
所以說,不管什麼時候,市場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做出適當的改變。
如果說夫妻便利店是1.0時代,便利店的2.0時代就是品牌連鎖。品牌類的便利店,可以通過品牌效應和市場規模,24小時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但即便如此,品牌類便利店也很難生存。因為便利店大多都是標品,一般毛利非常低,再加上高額的運營成本,也是舉步維艱。
於是便利店就進入了3.0時代,實現便利店的餐飲化。
在一二線城市,我們會發現,大多便利店都開始銷售簡餐。如關東煮、烤腸、包裝、熱乾麵等等。便利店可以藉助,人流量優勢,依託餐飲提升整體的利潤。但對於這些,便利店的發展史依舊有上升空間,所以就有了全家集便利店攜手坐擁供應鏈30000SKU,將便利店帶入4.0時代的偉大舉措。
首先數位化便利店,是在傳統便利店的信息化基礎上,通過數據中臺及雲計算,把信息孤島打通,所有的經營信息,都可以通過數字和數據呈現。我們可以通過線上系統,直接看到每家便利店的,每天的收入,用戶數量,每個用戶的客單價。
同時可以清楚地看到用戶是誰,消費過幾次,每次消費了哪些產品。那麼這樣做,就可以通過大數據做精準營銷,提升用戶的復購率。其次可以根據每個店的經營數據,做運營調整,按照數據去做補貨。這樣可以提升實體店的用戶價值,整體的業績,降低庫存和損耗。
而且,全家集開啟的新零售便利店,全面的將線上線下聯合在一起。但是,便利店進入4.0時代就萬事大吉了嗎?當然不是!要想品牌穩速的發展下去,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