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你厭惡現在的圈子,那就努力跳出去

2021-02-09 人民網

  一個男讀者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讓我給他評評理。

  他跟兩個哥們打牌,忙活一晚上,要結帳了,一個輸給他6塊8,另一個輸給他5塊2,5塊2的那哥們要求「抹個零」,他猶豫了一下,同意了,於是收了5塊,6塊8的一看你能給他抹也得給我抹吧,說也「抹個零」吧,想給他6塊,這下他不同意,還興致勃勃地給這哥們講了四捨五入的道理。

  結果這哥們黑著臉轉了他6塊8後,扔下一句「你這人真能算計」後提著衣服就走了。

  這男讀者就為這事兒鬱悶了一晚上。

  他不明白。

  自己為什麼會因為幾毛錢的小帳被人說得這麼裡外不是人,而且平常他對這兩個哥們挺照顧的,經常會主動請他們吃飯,明明他們想少給自己錢,卻說他「能算計」。

  我聽完後其實有點哭笑不得。

  幾個大男人竟然為了幾毛錢的帳翻臉了,不覺得這日子過得有些悲涼嗎?還在這糾結什麼誰對誰錯?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

  你厭惡現在的圈子,那就努力跳出去。

  在一家報社當實習生的時候,被邀請去一個村裡報導一個舞臺節目。

  剛找小馬扎坐定,一個大爺湊過來,小聲問我:「閨女,你是記者不?」

  我一下來了精神,血氣方剛地說:「我是,大爺,您有事兒啊?」

  大爺眼睛裡一下亮了起來,眼神示意我借一步說話。

  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大有作為的好機會,目測肯定有大料!屁顛顛地就隨大爺去了距離舞臺20米開外的洋槐樹下。

  大爺有冤情,故事是這樣的。

  他家有個閨女,癱了,三年前上邊有人下來視察,村幹部在電視臺的攝像機下表演了一場送溫暖活動,送來了20斤麵粉,他還挺高興的,結果電視臺的人一走,麵粉又被村幹部抬走了,說這就是個道具,不是真給他家的,他沒轍,這事兒也就沒再聲張。

  兩年前,上邊又有人來視察了,這次可能是個大官吧,說他家好像符合一個什麼政策,每年可以拿到幾百塊的補助,具體多少他也不知道,但反正頭一年村幹部真按月給了他幾百塊錢,可發了一年後,村幹部就告訴他,政策取消了,以後這個錢沒了。

  可有人偷著跟他說,這錢其實是村幹部偷著留下私吞了。

  大爺抹著眼淚說,家裡老伴早就沒了,他家這個條件只能是他一邊去勞務市場出工,還種著地,一邊照顧著癱了的閨女。

  幾百塊錢對普通人家算不上啥,但對他家來說,還是挺多的,因為他一直還想著攢點錢帶閨女去大醫院再看看,畢竟才十八九歲,正是好時候……

  說得我都掉眼淚了,拍著胸脯要幫大爺「討回公道」。

  可我沒想到,那個小城根本不講究什麼「公道」,只在乎跟誰關係好就罩著誰。

  我選題報上去就被斃了,更有意思的是,村幹部馬上得到了消息,冷笑著跟我說:「我認識你們報社領導,還認識更上面的大官,派你來讓你寫啥就寫啥,一個剛畢業的小丫頭,你最好懂點規矩!」

  我一看他這麼囂張,竟然莫名興奮,心想終於能整個大新聞了。

  但年輕的我畢竟還是「圖森破」了,根本發不了。

  這些小報領導,每天腆著大肚子四處吃喝,勾肩搭背地進出著洗浴城,一次次粉飾著虛假繁榮,卻沒有一次肯在百姓有事兒的時候正經出一次頭。

  我突然對當時所處的圈子感到厭惡,所以加倍努力地遠離了他們。

  直到我後來自己做了主編,我都忘不了當初那個圈子裡的人帶給我的認知傷害。

  我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你不努力,就活該跟你厭惡的人整天混在一起。

  經常參加飯局的人,總會在飯桌上碰到大家舉著酒杯互相敬來敬去。

  你起初可能特不習慣:這些人怎麼這麼多事兒!就不能坐著好好吃頓飯啊?

  你以為這些人是來好好吃頓飯的?

  大家是來混圈子的啊:交換信息,提升人脈,互相拍馬,綁架利益。

  你不喜歡?

  那就先讓自己強大到巋然不動、愛誰誰吧。

  前段時間參加一個作家的飯局,有出版人,有平臺老大,也有身價參差的各路作家。

  大家觥籌交錯,互相點評,表達欣賞,呼籲結盟,你方敬完我再上,總之整頓飯都沒閒著。

  只有一個人,坐得特穩當兒,一個勁兒地悶頭吃飯,其他啥都不管,他是一本經典小說的知名作家。

  桌上甚至有人嘖嘖稱讚:「最欣賞老師這一點兒,實在!」

  飯後我們一起打車回酒店,等車來的時候,他像個小朋友一樣蹲在地上笑嘻嘻地說:「嗨,我最不擅長場面上那一套了,也管不了那麼多。」

  換做是我,是你呢?

  一群領導、大咖都在,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囉在那悶頭只顧吃飯,連個酒杯都端不起來,別人會誇你「實在」嗎?

  不會啊,你只會落得一個「不懂事兒」的臭名聲。

  為什麼啊?

  因為人家成名了,而你沒有。

  因為人家有過硬的作品幫自己發聲,而你沒有。

  你厭惡窮不擇路、見利就爭的嘴臉,為什麼還要繼續跟這種人接觸?你看不起不求上進、挑撥離間的人,為什麼還是要笑著假裝自己不在乎?你不喜歡酒場逢迎、繁文縟節,為什麼還是陪著笑臉邁著腳步?

  你不敢任性,你不敢翻臉,因為你,得罪不起。

  所有的任性,都有對應的代價。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裡這樣寫道:

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悽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想到了那些跟一些人鬼混在一起暗無天日打遊戲的無望,想到了自己為了討個人緣而去假裝很願意跟一些人去逛街的慌張,想到了無數個被虛無填滿強顏歡笑的荒涼。

  我沒有更好的路徑,每當我厭惡所在的圈子,就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有選擇。

  可能你也是。

  人民網微信面向網友徵集夜讀稿件,收稿信箱為peoplewx@people.cn,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夜讀 | 朋友圈之外,才是真正的生活

夜讀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都會變成最深的遺憾

夜讀 |  活在別人嘴裡那麼多年,你也很累吧

(作者簡介:初小軌,山東水瓶女一枚,小說、隨筆作者,長篇小說《折騰到底》正在熱賣中。公眾號「好姑娘」 ID:moixiaogui,微博:@初小軌)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張素玲


相關焦點

  • 丁程鑫說當偶像太累,很多東西被鏡頭無限放大,想跳出這個圈子
    粉絲們都說丁程鑫明明可以靠臉蛋,卻偏偏要靠努力。一俊遮百醜,大多數人都會原諒俊美之人的種種不足,然而長得好看的丁程鑫卻不原諒自己的不足,跟自己較上了勁。觀眾看得見丁程鑫身上閃爍的光環,卻看不見他背後流下的汗水。因為他的努力,觀眾才得以看到更美好的丁程鑫。
  • 學霸壁紙|如何跳出自己討厭的圈子?一張圖叫醒你!
    要努力,不是為了要感動誰,也不是要做給哪個人看,而是要讓自己隨時有能力跳出自己討厭的圈子,>並擁有選擇權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致初三的你上期回顧:你與學霸的區別會在哪裡?扎心了~學霸壁紙|投機取巧,只會被背叛,努力才會得到回報!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
    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跳出這個舒適圈你才能學到更多東西!」這可謂見仁見智。
  • 【夜讀】你所厭惡的八面玲瓏,你所憤恨的不公平
    再後來,讀了徐曉的《半生為人》,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忽然就更喜歡薛寶釵些,她是世故卻從不傷人,凡事處理得當,雖是自保卻也從未傷人;相反,小時候更喜歡的林黛玉,卻讓我心有厭惡,她寧願花費心思去葬花也不願討好別人,最後,卻是傷了自己損了別人!
  • 跳出舒適圈,主宰自己的生活!
    人往往習慣很安逸的呆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面,生活、工作、感情亦然,因為熟悉的感覺滿含著濃濃的安全感。打破原有的,跳出固有的圈圈,重新建立新的東西,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你偷過的懶,總會有需要還回去的時候。敢於跳出舒適圈,做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改變,人生才會變得更精彩!李敏本是做著小買賣,每個月收入頗為穩定,但也是只能穩定,俗話說: 不進則退!在工作中她看到自己的短板,也不甘心只做點小買賣,所以她決心要作出改變,那就必須跳出原有的舒適圈,不斷學習,追求進步。
  • 你進不去的人脈圈子,就不要強行去混
    看到這裡,我就回想起當年那個想去混圈子的幼稚的自己,於是立馬打住了小A的想法,讓他思量再三。因為無論他還是他的那位室友,都把「混圈子」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我承認,想在社會和職場上立足,人脈資源確實很重要。很多時候你認不認識這個圈子裡的人,對促成事情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鄭爽新劇雙面特工,偶像劇女神的化身跳出了舒適的圈子
    01鄭爽化身雙面特工,偶像劇女神跳出舒適圓圈作為這部戲的女主角鄭爽,一人將扮演兩個角色,分別扮演蘇嘉成為中共特務的人和日本雙面女間諜訓練有素、冷酷而驕傲的奈良子。這兩個人物在性格和性格狀態上有著強烈的反差,如何鄭爽在角色轉換中把握角色的特點,是吸引觀眾的一大看點。
  • 堅持下去的勵志句子,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努力現在!
    一、生活不是你媽,它不會慣著你,哭了又怎麼樣,擦乾眼淚站起來繼續跑下去。二、十年前,你周圍的人會根據你父母的收入對待你。十年後,你周圍的人會根據你的收入對待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這就是人性和人生,除了努力別無選擇。記住: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三、當你成功了,怎麼說都是對的,因為大家看見你臺上的風光、頭頂的光環。
  • 努力後的圈子|獸圈、幣圈、礦圈、鏈圈、鞋圈……
    認知的世界裡不懂就問,努力後的圈子在玩什麼?「今天任何一個你不理解的圈子,都有很多人在努力付出砥礪前行」他們擁有虛擬的人設,別樣圈層的文化,甚至甘願為這虛擬的人設買單。這幾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圈子也五花八門各放異彩,如獸圈、幣圈、礦圈、鏈圈、鞋圈、語C圈、國風圈、谷圈等各色圈子,成為了時代潮流消費的重要指標。或許這些圈子大多數你聽都沒有聽過,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圈子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不可缺少的元素。如幣圈、鏈圈等。探索圈子文化,就像是交朋友一樣其樂無窮。
  • 夜讀 這兩個字,足以「秒殺」任何高情商
    那人也是上海人,大學出國深造,一直呆在華爾街工作,不知是不是離開中國太久的緣故,為人處事非常直來直去,若是他不認同的,才不管你是人前還是人後,直接給你指出來,並且言辭犀利,往往說得聽者面如死灰。  在平時和同事相處中,他也一貫是這個作風,反正他的人生字典裡是沒有委婉和情面這兩詞的。
  • 夜讀 | 這三種人,最值得深交!
    其實,對於創業而言,共苦往往容易,因為大家條件境遇都不好,不共苦也沒辦法。
  • 夜讀丨如果真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一天
    網上曾經有人提問:如果真有時光機,你最想回到哪一天?最想見到哪個人,最想去做哪件事?有人回答說:「最想回到小時候啊,有父母照顧多好啊,現在年紀大了沒爸沒媽了……」另一名網友說:「最想回到奶奶還健在的時候,可惜我那時候還小不懂事,總想跑出去玩。」
  • 夜讀 | 你有沒有一種危機感:35歲後你還能幹嘛?
    正在聆聽的你,今天過得好嗎?這裡是南方日報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Kim,今晚跟你分享的文章是《你有沒有一種危機感:35歲後你還能幹嘛?》。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沒有時間去為知識焦慮,你也就有了自己對於信息和知識的過濾器:不屬於你方向和目標的東西,再好也與你無關。實際上,生活有很多維度,每個人也都是立體的。如果你想要在職場上有所建樹,在某項技能上死磕是一種策略,但你也可以嘗試考慮多維度競爭策略。
  • 【夜讀】圈子雖小,乾淨就好
    「圈子定律」來源於社會學裡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人一輩子活動的範圍很小,或許一生只有一個地方最舒服,只有一個人最懂你。 圈子雖小,只要乾淨就好。
  • 【有聲夜讀】別走太近,只因距離產生美
    那在生活中,具體如何去保持合適的距離呢?        ◆和伴侶之間,給彼此留一點空間        夫妻相處之道,也就是把握夫妻間距離之道。夫妻之間,關係很親密,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就不能有些小秘密。        特別是在興趣愛好上有差別的夫妻,不能強求對方要和自己有一樣的愛好。
  • 開篇語:我,還在努力
    慢慢的,我們都活成了鐘錶的樣子,在一個地方不停的轉著圈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下,曾經的夢想,天真,甚至傲慢都漸漸隱去,可即使這樣,你是否願意成為那根秒針,滴答的告訴這個世界:
  • TVB小花在新劇演屍體,到底是想跳出處境劇圈子,還是不受力捧?
    觀眾早已認可「博士與Mandy」的這對情侶檔,可偏偏這兩位演員卻暫離《愛回家》,去拍別的戲了。在《愛回家》的戲中設定,林美香因被誣陷而坐牢,最終在大小姐的幫助下,與博思去了國外讀書。至此,謝芷倫和馬貫東也暫時離開了《愛回家》,各有各自的發展。馬貫東在《金宵大廈》單元劇裡,也算是演主角了,表現可圈可點。
  • 從今天開始,跳出舒適圈,讓我們離成功近一點,再近一點
    而它的同伴整日懶洋洋地蹲在渾濁的水窪裡,說:「現在不是還餓不死嗎?你著什麼急?」終於有一天,小青蛙縱身一躍,跳進了旁邊的一個大河塘,那裡面有很多好吃的,它還可以自由地遊來遊去。於是,小青蛙呱呱地呼喚自己的夥伴:「你們快過來吧,這邊簡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說:「我在這裡已經習慣了,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懶得動了。」不久,水溝裡的水幹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餓死了。
  • 夜讀|老家的電影院
    但多數時候,只要到點了,遠房舅舅哐當一聲關上那道鐵門欄,把失望的我關在門外。現在手機上隨時可以選座位買電影票,那時就是有錢,看電影也不容易,特別是新片上映,買票就成了一場戰鬥。電影院左側的一間小房子,只留一個30釐米高、20釐米寬的小門洞作為售票窗口。記得1975年電影《海霞》上映,我和幾個小夥伴一早趕去電影院,售票窗口前早已排起了長隊。
  • 乾貨丨你以為你足夠成功無須再努力了?實際是你圈子太弱,對手太挫!
    我好奇問:「你是這些美女圈子裡面最高富帥的一個?」他說:「我當然不是。」我又問:「那約你出來的都是良家婦女?」他說:「不,都是水性楊花的。」我說:「那問題很清楚了,不是你魅力大,只是你夠不值錢而已。」他不解。我補充: 「好人家的姑娘不理你,一幫綠茶聯繫你。你以為你受歡迎,實際上你只是不值錢。誰都會挑選自己認為不值錢的人隨意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