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代和三國時代從某些角度來看具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烽火狼煙的亂世,都出現了諸多的將才謀臣,他們為涿鹿中原各顯身手。今天要說的這位魚俱羅就是隋朝的開國名將之一,民間傳說他曾親手斬殺了李元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出場即巔峰,戰遍唐營無敵手
在《興唐傳》中魚俱羅出現時的第一個身份是宇文成都的老師,此前很早就隱居山林,收宇文成都為徒時已經是垂暮之年。不過他力大無窮且武藝高超,即便面對唐營中的諸多年輕將領也不落下風。眼看無人能敵,號稱"隋唐第一"的李元霸出場了,魚俱羅與其交手數回合假裝敗走,中途用一拖刀計將李元霸擊殺。至於他在《興唐傳》中的結局是被李世民用弓箭射殺,這位出場即巔峰的絕世高手走完了一生。
當然了,描寫隋唐時期的小說大都重視渲染綠林好漢的忠義勇猛,力大無窮、威風凜凜的一流戰將比比皆是。至於魚俱羅擊殺李元霸的橋段也是為了藝術需要設計的小說情節。那麼在歷史上魚俱羅是何許人也?他又有怎樣的命運呢?
鎮守邊關成名將,利慾薰心慘被殺
根據《隋書》當中的記載,魚俱羅為一員將領,出身秦川身高八尺,在徵戰天下之前就已經名動天下。後來他跟隨楊素平定了江南地區的叛亂,因為功勳卓著被委以重任負責鎮守隋朝邊疆重鎮。在任上他多次與突厥人交戰,沙場上不懼生死身先士卒,多次衝入到突厥腹地。因此在魚俱羅的震懾下突厥人始終不敢犯境,確保了隋王朝的安寧,百姓也安居樂業。不過天有不測風雲,鎮守邊關的魚俱羅因為收到親族連坐影響被朝廷貶謫。
《隋書》:"魚俱羅欲加之罪,非其咎畔。"
貶官到洛陽的魚俱羅不知是在邊關太久還是被利慾薰心,竟然開始結黨營私在下屬郡縣中搜刮百姓財物。雖然隋煬帝知道他的所作所為,但礙於魚俱羅的功勳沒有計較。然而魚俱羅卻沒有收手的意思,更加明目張胆地結交起洛陽的士族門閥,這就犯了隋煬帝的大忌。不久隋煬帝下旨貶魚俱羅為庶民。適逢隋煬帝後期天下大亂,以前與魚俱羅政見不同的大臣看到他下臺,立即說他眼睛中有兩個瞳孔,是天生的"帝王相"留著一定會生出禍患。隋煬帝本就多疑又因天下烽煙四起焦慮不安,聽到這件事直接將魚俱羅斬首,名將的一生就如此草草收場。
總結
魚俱羅因為一句"帝王相"而慘遭殺身之禍其實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建立霸主地位的晉文公重耳也是如此。然而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作為一代帝王的隋煬帝自然知道。魚俱羅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除了自作自受以外更多的還是成為了隋末政治的犧牲品,畢竟在封建時代皇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
參考文獻:《興唐傳》、《隋書》、《資治通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學而思法小咖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