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和我的家鄉》正在火熱上映中,第一個故事是天上掉下個UFO,第二個故事是北京好人,第三個故事是神筆馬良,第四個故事是最後一刻,第五個故事是回鄉之路。
裡面有一個《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黃渤曾經在採訪中透露道:「一個特別神的人,發明很多都不需要發明的東西」,原來黃渤飾演的這個農村發明家確有其人,是一個網紅。
這名網紅叫耿帥,他有著中國版「愛迪生」之稱。
也有人喊他「河北愛迪生」,因為他是河北的。
在9月29日的晚上,央視對他進行了整整13分鐘的報導,言語中標不乏鼓勵和誇讚之情。
雖然是一個網紅,但耿帥傳遞的卻是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就連主持人也說自己是他的粉絲。
來看看耿帥的一些製作發明,分分鐘驚掉你的下巴。
比如,這個用管鉗做的螞蚱,放到網上的播放量分分鐘突破百萬,還有很多網友問他多少錢。
比如,這個自動倒啤酒機,省去了很多為領導敬酒的時間。
比如,這個防地震的泡麵碗。
比如,這個菜刀做成的梳子。(這梳子有人敢用嗎?)
比如,這個菜刀手機殼,拿出去紛紛嚇到路人。
網友調侃道:「耿帥出品,必屬廢品」,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些東西看起來既新奇又好玩,事實上一點用處都沒有。
除此之外,他還做過鋼管掃帚、鐵皮錢包、雷神錘包、自動洗頭機、夫妻分分合合床、美人魚燒烤車等等。
做了這麼多玩意,他早已成為了一個坐擁幾百萬粉絲的大網紅。
有了央視的報導後,耿帥的粉絲又往上漲了不少。
起初,他在家中對手機喊著「粉絲『」禮物「等詞彙的時候,姥姥便會疑惑道:「粉絲又吃完啦?」
耿帥是河北保定的一名電焊工,在回到農村發展之前,他在大城市搬過磚、和過泥,後來學了焊工技術,依然是四處打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年輕人拼了命的往一線城市跑,為的就是出人頭地。
在農村,要是年輕人不出去打工掙錢,就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耿帥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沒有堅持下來,於是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他從小就喜歡做手工,於是沒事的時候就自己搞點小玩意兒。
春節的時候,他把自己做的第一個螞蚱放到網上後,立馬獲得了上百萬的播放量。
這讓他感到又驚又喜,越發堅定了自己的理想。
母親對他不太理解,覺得他做的這些都是沒用的東西,在一次採訪中十分嫌棄的說道:「那些東西不是沒用,是真沒用」。
儘管如此,但耿帥依舊在製造「無用良品」的路上越走越遠。
後來,無用良品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他的訂單越來越多,小作坊也越做越大。
有人抨擊他做的這些東西一點用處都沒有,就有粉絲幫他回懟::「人家做一次訂單能抵你一個月的工資呢!」
有人說,他是「最沒用」的網紅,卻治好了300萬人的焦慮。
在這個實用至上的社會,無用是最叛逆的潮流,使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抵抗。
而耿帥,恰恰做了人們都想做的一個事情。
他重新定義了發明,將人們的思想帶去另一個遠方。
這些「無用」的發明,恰恰給了人們一種微小的幸福感。
筆者認為,耿帥的存在和李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當別人都在拼命奮鬥的時候,李誕甘願做一個「廢人」,做一個佛系青年,能站著絕不坐著,能躺著絕不坐著。
他說:「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一句話就把你心中那些苦悶給解決了。
耿帥和李誕一樣,他們的那種佛系和無用的精神深深感染著你,刺激了你內心的那種最真實的聲音。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耿帥的存在也告訴年輕人們:
奮鬥不一定要在外地奮鬥,在家鄉也可以實現理想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