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版「愛迪生」,被央視報導13分鐘,卻被親媽嫌棄瞧不起

2020-10-09 情感小露露

近日,《我和我的家鄉》正在火熱上映中,第一個故事是天上掉下個UFO,第二個故事是北京好人,第三個故事是神筆馬良,第四個故事是最後一刻,第五個故事是回鄉之路。

裡面有一個《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黃渤曾經在採訪中透露道:「一個特別神的人,發明很多都不需要發明的東西」,原來黃渤飾演的這個農村發明家確有其人,是一個網紅。

這名網紅叫耿帥,他有著中國版「愛迪生」之稱。

也有人喊他「河北愛迪生」,因為他是河北的。

在9月29日的晚上,央視對他進行了整整13分鐘的報導,言語中標不乏鼓勵和誇讚之情。

雖然是一個網紅,但耿帥傳遞的卻是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就連主持人也說自己是他的粉絲。

來看看耿帥的一些製作發明,分分鐘驚掉你的下巴。

比如,這個用管鉗做的螞蚱,放到網上的播放量分分鐘突破百萬,還有很多網友問他多少錢。

比如,這個自動倒啤酒機,省去了很多為領導敬酒的時間。

比如,這個防地震的泡麵碗。

比如,這個菜刀做成的梳子。(這梳子有人敢用嗎?)

比如,這個菜刀手機殼,拿出去紛紛嚇到路人。

網友調侃道:「耿帥出品,必屬廢品」,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些東西看起來既新奇又好玩,事實上一點用處都沒有。

除此之外,他還做過鋼管掃帚、鐵皮錢包、雷神錘包、自動洗頭機、夫妻分分合合床、美人魚燒烤車等等。

做了這麼多玩意,他早已成為了一個坐擁幾百萬粉絲的大網紅。

有了央視的報導後,耿帥的粉絲又往上漲了不少。

起初,他在家中對手機喊著「粉絲『」禮物「等詞彙的時候,姥姥便會疑惑道:「粉絲又吃完啦?」

耿帥是河北保定的一名電焊工,在回到農村發展之前,他在大城市搬過磚、和過泥,後來學了焊工技術,依然是四處打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年輕人拼了命的往一線城市跑,為的就是出人頭地。

在農村,要是年輕人不出去打工掙錢,就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耿帥做過很多事情,但是都沒有堅持下來,於是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他從小就喜歡做手工,於是沒事的時候就自己搞點小玩意兒。

春節的時候,他把自己做的第一個螞蚱放到網上後,立馬獲得了上百萬的播放量。

這讓他感到又驚又喜,越發堅定了自己的理想。

母親對他不太理解,覺得他做的這些都是沒用的東西,在一次採訪中十分嫌棄的說道:「那些東西不是沒用,是真沒用」。

儘管如此,但耿帥依舊在製造「無用良品」的路上越走越遠。

後來,無用良品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他的訂單越來越多,小作坊也越做越大。

有人抨擊他做的這些東西一點用處都沒有,就有粉絲幫他回懟::「人家做一次訂單能抵你一個月的工資呢!」

有人說,他是「最沒用」的網紅,卻治好了300萬人的焦慮。

在這個實用至上的社會,無用是最叛逆的潮流,使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抵抗。

而耿帥,恰恰做了人們都想做的一個事情。

他重新定義了發明,將人們的思想帶去另一個遠方。

這些「無用」的發明,恰恰給了人們一種微小的幸福感。

筆者認為,耿帥的存在和李誕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當別人都在拼命奮鬥的時候,李誕甘願做一個「廢人」,做一個佛系青年,能站著絕不坐著,能躺著絕不坐著。

他說:「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一句話就把你心中那些苦悶給解決了。

耿帥和李誕一樣,他們的那種佛系和無用的精神深深感染著你,刺激了你內心的那種最真實的聲音。

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耿帥的存在也告訴年輕人們:

奮鬥不一定要在外地奮鬥,在家鄉也可以實現理想和抱負。

相關焦點

  • 他是中國版「愛迪生」,被央視多次點名稱讚,卻遭親媽直言看不起
    不過網紅也不全是負能量,有個大網紅就多次被央視新聞誇獎。他就是中國版「愛迪生」耿帥。14分鐘來介紹他。「發明」,讓他親媽都站到了「嘲笑」的隊伍當中。在央視採訪耿帥的節目中,耿媽媽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兒子的「嫌棄」。「我就是覺得,他做的那些東西,不是說沒用,是真沒用。」
  • 他是中國版"愛迪生",被央視點名稱讚13分鐘,遭親媽吐槽無用
    從一遍遍嘗試到後來第一個用管鉗做出來的螞蚱,放到網上之後瞬間吸引了眾多看客,視頻播放量也分分鐘破百萬。首個工藝在網上大獲成功之後,讓耿帥更加堅定了這條路,靠著各種腦洞打開的想法做出了各種無用的黑科技,短短一段時間才藝的展示,如今坐擁百萬粉絲的手工博主。
  • 他是現實版「達文西」,央視花14分鐘報導,華盛頓郵報為他出專刊
    從他直播以來,央視不止一次的在新聞中對他進行過報導。 就在9月29日,央視新聞頻道用了14分鐘的時間,對他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報導。 只不過他恰巧容貌俊朗,被粉網友為稱為「保定樊少皇」。 只不過他又恰巧頭腦聰明、動手能力強,又被當成「河北特斯拉」。 再恰巧因他發明的東西都沒什麼用,被粉絲親切地稱呼為現實版「達文西」。
  • 愛迪生是被老師嫌棄的「笨孩子」,可母親的一句話,成就他的一生
    文/好奇的萌娃控說起愛迪生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從小就知道他的事跡,愛地上一生擁有1000多項發明,讓人羨慕不已。留聲機,攝影機,鎢絲燈泡,這些東西都是他發明的。可能大多數都覺得愛迪生這種人一定是「天之驕子」,從小就很聰明。但其實不然,愛迪生小時候在老師的眼睛裡面可沒有那麼聰明、機靈,反而被老師嫌棄「笨」。
  • 搜狐央視版笑傲江湖版圖文報導
    當這位七旬老人精神奕奕地步入劇場時,掌聲持續了足有五分鐘。  問:聽說您不喜歡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那為什麼還賣版權?您說過您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那您可以容忍別人那樣對待它們嗎?>   央視版《笑傲江湖》終於在眾聲喧譁中曲終人散,而劇中神秘美豔的「藍鳳凰」--來自澳門的「俠女」李菲日前作為深圳某電子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來到廣州太平洋電腦城,並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
  • 國慶最火網紅:連親媽都看不上,憑什麼被央視吹爆?
    黃渤將主演的精髓充分掌握,作為一個農村發明家,這個角色充分發揮自己的腦洞,帶來了大量的笑點,最為重要的是這個角色是有原型存在的,並且此人還出現在央視當中,只因他出色的創造能力以及堅持初心的態度,雖然被親媽吐槽,但是腦洞之大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 這個18歲男孩火了,央視近9分鐘報導...為何他的故事感動百萬人?
    來源 | 金華晚報、央視新聞、新華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昨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了18歲「西瓜男孩」李恩惠的故事
  • 龍珠超劇場版電影大數據:上映3天破十億,央視曾經報導,中國大陸引進有望!
    龍珠超第二十部劇場版《布羅利》目前已經在日本正式上映,所有觀看過這部電影的粉絲全部都給出了一致的好評。那麼,這部劇場版電影的票房怎麼樣呢?
  • 央視1套綜合頻道、央視13套新聞頻道報導祥雲股份復工復產情況
    央視1套綜合頻道、央視13套新聞頻道報導祥雲股份復工復產情況2020/3/16 13:20:39 來源:法治中國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有好轉,湖北企業已經逐步開始復工復產。
  • 他因為醜被親媽嫌棄,卻被周星馳看中一夜成名,當下長成這樣
    對於葛行於這位演員,或許沒有多少人了解他,但是他如今也算得上是一個很優秀的演員,不過說到葛行於的成名之路,多數人都會為之動容。因為醜被親媽嫌棄葛行於從小長得不好看,個頭又比同齡人要小很多,一看就是不好養的樣子,所以他的媽媽從小就不喜歡這個孩子,十分嫌棄他,後來更是在葛行於5歲的時候選擇拋棄他,一個人離開。
  • 愛迪生的電燈專利戰
    一些記者也報導:「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愛迪生面對失敗,面對所有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鬍鬚,突然眼睛一亮,說:「鬍子,先生,我要用您的鬍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
  • 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公司及他的競爭對手們!
    還有義大利人,後在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早于貝爾發明了電話,但梅烏奇生活貧困潦倒,沒有能力保護他的發明。 1877年,愛迪生加入了電話研究,他改進了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不久還開辦了電話公司。和貝爾公司在倫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競爭結果,雖然沒有人提到,但看貝爾電話公司的發展和愛迪生電話公司的默默無聞也就很清楚競爭的結局了。
  • 愛迪生的留聲機發明
    託馬斯·愛迪生最為人們記得是電燈泡的發明者,但他首先通過創造一種可以錄製聲音並播放它的令人驚嘆的機器而引起了極大的聲譽。在1878年的春天,愛迪生通過他的留聲機出現在公眾面前令人眼花繚亂,用於錄製人們說話,唱歌,甚至演奏樂器。很難想像聲音的錄音是多麼令人震驚。有關時間的報紙報導描述了迷人的聽眾。很快就能清楚地看到錄製聲音的能力可能改變世界。
  • 央視為什麼用45分鐘報導朱之文,聽聽朱之文怎麼說
    可我們在今天說起的這位明星,雖說是一位農民,可多次在央視露臉,新聞聯播曾專門花費去報導他。更甚的是中央臺曾做過一個四十五分鐘的節目專門來講他。這位明星乃是著名草根歌手,有大衣哥之稱的朱之文。朱之文之所以被全國觀眾熟知,是由於央視頻道主辦的一檔綜藝節目星光大道。
  • 32歲女星裕美被準婆婆嫌棄,富二代男友發文怒懟親媽
    11月14日,根據港媒的報導,30歲富二代林作突然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了一篇千字長文怒懟親媽。他更向媽媽隔空喊話:不要再公開羞辱我的女朋友裕美。他稱兩人私下其實沒什麼接觸,媽媽對裕美卻各種嫌棄。好幾次,媽媽接受媒體專訪,對裕美的不屑,已經到了羞辱的地步。
  • 從央視2套13套到國際頻道,都在報導動漫節,二次元站起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旗下不僅「央視動漫」以主辦方的身份進行了參展,多個頻道更對本次中國國際動漫節做出了大幅度的報導。 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連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也對此次動漫節進行了數小時的全球同步英文跟蹤直播報導。
  • 他因為醜被親媽嫌棄,卻被周星馳看中,最終一夜成名
    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這一位就是不靠顏值靠能力成功的演員,他就是葛行於。正是因為被周星馳看重,他的演戲之路才真正打開,可以說周星馳是他的恩人也不為過。要說起兩人的淵源,那就要從《西遊降魔篇》說起,畢竟這算是葛行於的成名作。
  • 小學語文教材被指失實:愛迪生救母親純屬虛構
    李玉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們出面於2008年10月18日在浙江蕭山召集一些核心成員開會,牽頭成立了「母親·母愛」研究課題組。  如今被浙江媒體稱為「麻辣教師」的紹興稽山中學語文老師蔡朝陽在課題組中被委以學術主持人的重任,負責「人教版」教材中相關文本點評的統籌。「蘇教版」教材的統籌和「北師大版」教材的統籌工作分別由郭初陽和呂棟擔當,最後由李玉龍統稿。
  • 央視《中國文藝報導》與《文藝十分》大同小異,後者可以考慮停播了
    央視《中國文藝報導》《文藝十分》2檔節目大同小異,屬於浪費資源嗎?從2020年9月29日開始,央視綜藝頻道每晚6點半到7點,新推出的《中國文藝報導》,是一檔集中報導文藝領域新聞資訊類的節目。每期時長30分鐘左右,6位輪流出鏡的新人主持,帶領觀眾細品藝術百味,感受創作背後的故事。
  • 中國新聞!CCTV LIVE!華農連續三期被央視報導!
    中國新聞!CCTV LIVE!華農連續三期被央視報導!3月4日至3月13日,央視《中國新聞》《CCTV LIVE》欄目連續報導了華南農業大學農村科技特派員指導農村春耕春種、助力企業復產復工的事跡。01《中國新聞》打出組合拳 科技特派員整合多產業鏈隊伍助力抗疫復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農耕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