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存在了五千多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中國發生了很多變化,就連人類的發展也都有很大變化。從一個思想和文明落後的古代人,變成了如今先進而文明得體的現代人,而社會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總之一句話,人們正在發生極大的蛻變。
不過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產生了一些問題,人類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在人類之前,地球上是否曾出現過史前文明?他們又是因何而消失的呢?
針對這些問題,很多人都到處去找答案,尤其是一些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們,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史前文明一定存在著,而且地球文明可能在重複輪迴著。因為他們發現世界上存在著的很多事情是他們很難用科學去解釋的,而這些事情也許就和史前文明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在青海白公山下,科學家們發現了15萬年前的鐵管。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青海省德哈令市有一座山峰,叫白公山,這座白公山並不高,大概只有200米左右的高度,從遠處看,很像一個大巖石,周圍則是沼澤和荒漠。而在它的山腳下卻並排著三個巖洞,其中中間那個巖洞是最大的,兩側的巖洞則被大量的碎石給掩埋住了。
靠近中間這個巖洞時,可以發現洞口有2米多高,洞裡則深達6米,其中一些地方甚至深達8米,裡面正插著一根直徑大概是40釐米的鐵管,這就是著名的白公山鐵管了。
在這根鐵管旁邊還有一根比較細一些的鐵管,它也插在了巖壁中,甚至比大根的鐵管還要深入幾分。而除了洞內的這兩根鐵管,在洞口處還插著大大小小的幾十根鐵管,這些鐵管形態各異,有的兩端都深入巖壁中,有的則一端暴露在空氣中,這些鐵管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被風沙侵蝕後,已經鏽跡斑斑了。
更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在距離山洞80多米的沙灘上同樣插著很多不同形態的鐵管,不過這些鐵管比起洞口的鐵管要小得多,大概只有4釐米左右,有些甚至只有牙籤那麼大。
說到這裡,人們就好奇了,這些鐵管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因為白公山這個地方比較偏僻,周圍也沒有工廠或人群聚集的地方,普通人根本不會來這裡,所以這些鐵管起初一直沒有人發現。直到1998年的時候,一批美國考察隊前來這邊尋找恐龍和恐龍化石,無意中發現了這些鐵管,並報告給當地有關部門,這些鐵管才進入人們的視野中。
當地考察隊得到消息以後,迅速前來白公山考察,起初他們以為是有人故意在惡作劇,可是當考察隊認真觀察和分析了鐵管成分以及周圍環境後,很快就推翻了這一想法。因為雖然現代技術很容易製造鐵管,卻根本不可能將鐵管完美地嵌入巖石中,而不留一絲縫隙。
況且,巖洞裡環境極為乾燥,如果鐵管不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根本不會生鏽,所以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些鐵管必然不是現代人所為。
不是現代人,當然更不可能是古代人了,畢竟古代科技落後,連鐵管都造不出來。後來,為了弄清楚鐵管的來歷和年限,考察隊將其中一根鐵管拿去冶煉廠化驗室進行化驗,結果顯示鐵管的氧化鐵佔30%,二氧化矽和氧化鈣佔60%,還有8%的成分檢測不出來。根據化驗結果,再結合鐵管所在的環境,考察隊推測出這些鐵管至少存在15萬年了。
可是當地發現的人類活動也不過是在3萬年前而已,又怎麼可能有人會在15萬年前就製造出鐵管呢?這時很多人便推測是史前文明。那麼白公山鐵管真的是史前文明的鐵證嗎?
後來經過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這一點又被他們推翻了,因為他們發現鐵管內部和樹的內部結構很像,甚至有些鐵管的外觀就和樹枝一樣,因此,科學家們都覺得,這些鐵管其實是生物鐵質化,和史前文明沒有任何關係。
所謂的「生物鐵質化」,說白了就是生物變成了鐵,其原理就和化石一樣。因為白公山環境非常乾燥,樹木被埋在地下後,脫去了水分,逐漸被鐵元素包圍,形成了鐵管。只是這一過程非常緩慢,大概需要幾萬或十幾萬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