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公演時,由孟佳/金晨/張含韻展示的《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聽哭了不少人,是一首關於勇敢體會痛苦的勵志歌曲。
「這種疼痛沒人想要」
我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因為疾病有身體上的疼痛,因為外部環境(人際關係,事業發展、落差等)有心理上的疼痛。在看完這樣一個充滿張力的表演後我也矯情的傷感了一番,透過屏幕,聽到她們的歌,回憶起曾經生病獨自在醫院打點滴,需更換吊瓶卻叫不上醫生的無奈,一路成長載過的跟頭,對未來的迷茫糾結,這種疼痛是不快樂的,沒有人想要這份掙扎的感覺。
而節目裡,很多姐姐們都體會到了各自的痛苦和焦慮,這份痛苦甚至開始讓她們質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一路走來的選擇,開始畏懼未來,沒有選擇的能力。
這種痛苦無法避免而且糟糕的很。這可能是對我們積極性和意志力的一種打擊,沒了自信,而這種慢性折磨對自我的懷疑加深,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事情越做越糟糕,這種不知所措可能更會讓人沒了鬥志。生活中,最怕的就是如同喪屍一般渾渾噩噩的苟且。
「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
痛也有痛的價值,可能正是這份疼痛感,讓我們對於自我舒適圈的挑戰有跡可循,我嚮往更高,更遠的天空,而展翅的疼痛是我必須付出的代價。這份疼痛讓我活得更像個有血有肉的人。
叔本華曾寫道:「即使我們幸福得遠離了痛苦,我們便靠近了厭倦「。我很認同這句話,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沒有了感知疼痛的能力,我們是否會失去同理心?那些在機器上體驗過分娩陣痛的男士似乎比沒有體驗的男士更能理解妻子分娩的痛;如果生活沒了痛苦,做的事情都是舒服適當的,我們還會吃一塹長一智嗎?
醫學上有一種罕見的疾病,叫先天性痛覺缺失症,患者無法感知痛苦,感受不到腿摔了的痛,不知道雪的冰,不知道火的熱,根據BBC的報導,通常這些患者會經常表現出自殘行為,嚴重的人因為對生活失去希望而自殺。
「偉大從此可能」
生活或許總能帶給我們失望,但不能陷於這樣失望的情緒裡,萬事開頭難,如果我能努力做好我應該做的,我才會有更多的可能去看到以前想不到的。寧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中多次提到自己不願意跳舞,但躍躍欲動的心還是讓寧靜不斷打破對自己的固執己見。
節目中還能看到很多藝人雖然一開始喪氣,但還在不斷想要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可能就像大海裡的一滴水,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
不帶功利心努力的魅力就在於我創造了更多主動選擇的可能性,我選擇了和自我較量而不是和滿足感較量。
正如Tizzy Bac樂隊的感觸:「這已經失速的人生,就不要停下了吧!」
永生只需四秒,死亡還會是公平的事嗎
周董都發新歌《Mojito》啦,一起感受來古巴共和國之輝
地攤經濟都納什均衡了,如何借鑑美國高效擺地攤
紐約開始宵禁|美國夢下的黑人生命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個處世道理
分享心之所向,不販賣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