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選育的三個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

2020-12-27 澎湃新聞

北林大選育的三個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

2020-05-2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北林大選育的『燕杏』梅(國S-SV-PM-013-2019)、『花蝴蝶』梅(國S-SV-PM-014-2019)、『送春』梅(國S-SV-PM-015-2019)3個抗寒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這是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啟翔教授科研團隊近年來取得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

『燕杏』梅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位列十大名花之首,因其色、香、姿、形、神韻俱佳而倍受人們喜愛。

梅花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3000多年來其自然分布和栽培分布多位於長江及其以南地區。1957年,陳俊愉院士開始進行梅花引種馴化研究。1982年,張啟翔在陳先生的指導下開展了梅花抗寒生理機制、遠緣雜交與抗寒品種培育研究,從杏(Prunus ameniaca) × 『粉紅』梅(P. mume 『Fenhong』)中選育出『燕杏』梅和『花蝴蝶』梅、從天然雜種中選育出『送春』梅等觀賞性強、可耐受-30℃的抗寒品種。

『花蝴蝶』梅

『燕杏』梅,著花極繁密,花梗短,花蕾淡水紅色,花態淺碗型至碟型,花瓣5,有皺,白色,雄蕊短於瓣,輻射或抱心,花絲玉白,萼片5,淡絳紫色,平展至略反曲;

『花蝴蝶』梅,著花中等繁密,花梗短,花蕾三角卵形,頂略尖,灑淡水紅,花蕾近白色,花態淺碗型,花色近白,僅近瓣頂正反面略具極淺紫堇暈斑,有時暈斑缺失,萼片5,淡絳紫色,強烈反曲;

『送春』梅,花繁密,花梗中長,被絲託腫大,花蕾玫瑰粉紅色,略扁球形,花態淺碗型,重瓣3-4層,19-30枚,花色正反面均淡堇紫色,內淺外深顏色不均,雌蕊1,多退化,雄蕊短於瓣,萼片5-6,多5,常有萼瓣1-5,略反曲。

『送春』梅

前期區域性試驗表明,這3個品種可在北京、內蒙古、新疆、遼寧、吉林等地區栽培,適宜於園林綠化與景觀配置,其推廣應用對豐富北方地區城市園林早春開花植物種類、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往 期 回 顧 (點擊文字查看原文)

-bjfu1952-

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新媒體聯盟

來源 | 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排版 | 芙寧

原標題:《北林大選育的三個梅花品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毛白楊質樸偉岸,是北方自然文化符號 維護木材安全的速豐良種
    2017年春,北京林業大學組織350餘名志願者協助北京園林綠化局對北京市五環以內的楊樹、柳樹雌株進行了調查,助力首都楊柳飛絮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同時還培育出不飛絮的『北林雄株1號』『北林雄株2號』國家良種並開始繁育推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大挺拔的毛白楊將會重新在首都北京、雄安新區乃至黃淮海地區城市基調樹種構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 5個蘋果新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8月7日,一則跟蘋果品種有關的消息傳來。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蘋果育種團隊,經過10多年的努力和研究,選育的「福九紅」、「福星」、「福美」、「黃金脆」、「賽金」5個新品種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據悉,青島農業大學蘋果育種團隊是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崗位科學家團隊,長期從事蘋果新品種選育和育種技術研究,得到了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山東省良種工程等多個課題的資助。2019年該團隊成果「蘋果育種技術創建與優質特色新品種選育」獲得了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
  • 湖北省兩個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湖北省兩個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4日 10:30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勝、通訊員劉夢)種子又被稱為農業的「晶片」。1月8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公告(第381號),25個畜禽和蠶新品種及配套系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
  • 濟麥38等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山東省2020年第二批農作物審定品種的通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濟麥38、濟麥70和濟麥106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濟麥38具有高產穩產、穗大穗多、矮稈抗倒、抗病抗逆等特點,區試平均穗粒數41.7粒,比濟麥22多6.4粒,平均畝成穗42.3萬,實現了大穗品種畝穗數的突破。
  • 20年來 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選育50餘個玉米新品種
    「京科968」是玉米中心趙久然團隊花費多年時間成功選育的創新品種,2011年通過國家審定後迅速在全國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已連續4年超過2000萬畝,累計種植超過1億畝,是我國3個面積最大的玉米主導品種之一。
  • 懷化職院水稻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
    由科研產業處自育的優質三系雜交水稻組合金珍優早絲(贛審稻2020023)、三系不育系金珍A(贛審稻20200059)、兩系不育系宸S(贛審稻2020064)順利通過江西省品種委員會審定。據了解,金珍優早絲為三系優質雜交稻組合,適宜在長江中下遊作雙季晚稻,株型適中,劍葉挺直,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金珍A屬秈型三系不育系,株型緊湊,分櫱力強,穗大粒多;宸S屬秈型兩用核不育系,株型適中,分櫱力較強。三個品種適應性好,在湖南、江西、海南等省均可種植。
  • 江蘇首個抗稻瘟病軟米新品種「金香玉1號」通過審定
    23日,全省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現場觀摩會舉行,來自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數百位農技推廣專業技術人員和良種企業、種田大戶等齊聚於此。這裡的水稻田被分隔成一個個「小方塊」,種植著數十個長江中下遊地區優質水稻品種。在普通人眼裡,這些水稻長得大同小異,但專家們卻能夠一眼認出其中的「金香玉1號」。
  • 內蒙古:到2022年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
    形成以育種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發展機制,基本建成與現代農牧業、林草業相適應的良種繁育體系。《方案》明確,到2022年,全區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宜我區種植的優質新品種15個以上,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自主選育品種覆蓋率提升5個百分點;良種化率達到95%以上,國家級核心育種場達到13家以上,國內排名前100名以內的荷斯坦和西門塔爾優秀種公牛均穩定在30頭以上,良種肉羊年供種能力保持在20萬隻以上;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65%
  • 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
    12月19-20日,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活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會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召開。本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指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農業大學和我院共同承辦。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種業管理機構、水稻良種攻關單位、及新聞媒體等代表200餘人參會。
  • 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說,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萬建民說,我國作物單產顯著提升,糧食總產連續5年超過6.5億噸,糧食作物滿足基本自給,口糧實現絕對安全。
  • 154個小麥品種通過國家初審,這些新品種上榜!
    關於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小麥)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國品審辦〔2020〕10號  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現將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小麥審定會議初審通過的小麥品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0日(自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2月3日)。
  • 中國熱科院選育年畝產油量超兩百公斤新品種油棕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通訊員 田婉瑩 實習生 李愛美  我國油棕品種又添新成員,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橡膠所)和海南省農墾科學院成功選育油棕品種「熱油6號」,並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我國首個年畝產油量超過200公斤的油棕優良品種。
  • 高產、多抗、廣適大豆新品種「東生104、東生105和東生112」通過審定
    由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馮獻忠研究團隊通過分子設計育種技術選育的大豆新品種「東生104」、「東生105」和 「東生112」,日前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 明年這幾個紅薯品種一定暢銷!
    一:普薯32(西瓜紅) 適合各地區種植該品種由廣東省普寧市農科所選育,2012年6月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三:龍薯九號 生長期短供貨量穩定該品種由福建省龍巖市農科所育成。2005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突出特點:該品種頂葉綠,葉脈、脈基及柄基均為淡紫色。短蔓,株型半直立,莖葉生長勢較旺盛。
  • 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會在長沙召開
    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會在長沙召開實質性派生品種(EDV)保護制度率先在水稻攻關組內試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0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今天,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會在長沙召開
  • 2020年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小麥)審定品種名稱等信息公示_食品科技...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4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2020年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小麥)審定品種名稱等信息。2020年12月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小麥)審定品種目錄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9 安科1602 08ELT235/07YT2122經系譜法選育
  • 【聚焦我國糧食安全與種子問題(上篇)】培育一粒良種 只為糧豐民富
    5年來,我們從數萬份資源材料中挑選出5000多個父本和她配組,在南方稻區多區域、多環境下進行了3萬多次測試,最終培育出「晶兩優華佔」「晶兩優534」等32個綠色優質超級稻品種,通過國家審定。這些新品種不僅抗病性強、耐高低溫、肥料利用效率高、高產穩產、種子質量好,而且整精米率高達65%,米粒晶瑩剔透,米飯柔軟可口。
  • 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金獎名單公布 我省3個品種喜獲...
    12月20日,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大會結果揭曉,經過130個品種激烈角逐,最終選出了30個金獎的品種,其中我省選育的秈稻品種「華浙優261」「中浙優8號」、粳稻品種「嘉禾香1號」獲大會金獎,獲獎品種數量佔本次全國金獎總數的十分之一,同時我省也成為全國唯一同時獲粳稻和秈稻金獎品種的省份
  • 這個玉米新品種通過8省審定,2次國審,能在我國80%以上地區種植
    只有適應性好,抗倒抗病,穩產高產的玉米品種才能獲得豐產豐收。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優秀的玉米新品種,品種簡介中科玉505是由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新品種,自2015年以來,先後通過了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8省審定,湖北、江蘇等3省引種備案,2017年通過國家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區審定,2020年又通過了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