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臺語大戲《苦力》31日在瑞芳猴硐拍攝,金鐘導演李嶽峰與白家綺、傅子純、蔡昌憲、黃文星、廖錦德等分享拍攝5個多月來的艱辛過程。白家綺挺6個月孕肚拍戲,劇本中她的角色沒懷孕,只好拚命用人、景及各種道具遮孕肚,其他演員穿布衣拍戲,只有她在寒冬裡有穿外套的「特殊待遇」,「今天是開拍以來第3個太陽天,十分難得」。
她前期害喜嚴重,如果不舒服,劇組會趕緊剝橘子給她,幫她緩解不適,她的年輕老公吳東諺很心疼她,探過很多次班,因劇中角色性格俐落多穿褲裝,結果肚裡兒子可能嫌緊,胎動得特別厲害,她就得邊拍邊安撫。她前2胎懷女兒,肚子沒那麼大,這次體重已多了10公斤,現在64,懷孕前曾練潛水,兒子跟著潛水又拍戲,白家綺戲稱兒子根本是「苦力」代表。
演員中還有喜訊的是蔡昌憲,空姐老婆也懷孕快4個月,目前擔任內勤,他喜歡女兒,但懷的可能是兒子:「男生也好,可以陪我衝浪、吃鮑魚,朋友說我這型一定生男的,因為短小精幹。」他收工就馬上回家,會幫老婆按腿、外送美食,有時是三重炒米粉和花枝羹或中山區的豆花,讓老婆開心當孕婦,白家綺笑說:「這樣你才有好日子過。」
劇中飾演礦工的廖錦德是廖峻兒子,提到去年底爸爸腦中風住院,他說現在有外傭看護,他想每天探望爸爸,但被拒絕,爸爸叮嚀他不能辜負導演,「他叫我好好演好這個角色」。他說爸爸在醫院做復健已1個月,走路仍需輔具,因有密集復健課程,過年因此不能回家,爸爸也不會回《女力報到》劇組,「以後連長時間的八點檔也會少接了」。
《苦力》導演李嶽峰表示,劇組搭景砸400萬,期間遇雨,花2個月才完成。傅子純等演員扮礦工全身塗黑,在寒流中下水,凍到有絕望感。李嶽峰即使拍攝再累,每晚都會重新審視隔天劇本,有時讓大家措手不及,傅子純說:「導演特別細膩,尤其感情戲,有時候我們前一天在家背劇本,到現場他全改掉,隔天乾脆不背了,結果導演沒改本,感覺被捉弄。」
《苦力》拍攝的過程不易,導演李嶽峰表示,「臺灣許多舊場景都不復見,在找景時就費盡功夫,為拍攝增添不少難度」。開拍這5個月多月來,全劇組更是臺灣走透透,在高雄、南投、宜蘭、基隆各處都有取景。
拍攝這5個月來,演員相當辛苦,劇中戲服衣料單薄,時常寒風刺骨,導演在現場備了煤油暖爐,白家綺笑說:「我們大家都在打那個暖爐的主意。」除了湧上去取暖,大夥意外發現煤油暖爐的高溫可以烤東西吃,曾經烤過地瓜、柳葉魚、香蕉、花生,白家綺還烤起了花枝丸,大家開心的聚著,空檔一起嘻嘻笑笑,也就忘記辛苦,似乎每個人都感染到劇中角色「逆境中正面思考」的精神。
聊起與導演李嶽峰的合作,白家綺說,「導演非常享受拍戲,他每天狀態都很好,他很樂在當下,像個可愛的小孩帶動大家氣氛,天天都拍得很開心,雖然我們遇到很多困難,像是天氣這種無法去避免的狀況,但受到導演的感染,讓劇組向心力跟感情都很好」。
由於導演對於臺語的語法與字彙非常嚴謹,讓演員得在臺詞上做很大琢磨,有時就得現學現賣,因為演出學到不少臺語俚語,黃文星說:「比起其他臺的劇本,李嶽峰導演的劇本只要半本,就能抵過人家三十本。」蔡昌憲說,有次導演突然要大家唱〈愛國獎券〉的歌曲,發現大部分人根本連聽都沒聽過,導演便現場即興演唱一段,「連Google都找不到,導演就是我們大家的Google。」
廖錦德有場戲整整NG了27次,怎麼講就是卡詞,導演一度叫同場的黃文星、傅子純先休息,讓廖錦德練順了再拍。林玟誼的角色是三位女主角中最刻苦的,戲服樸素,且永遠只有那幾套,劇中眼妝唇妝近乎素顏外,為了貼近角色,她大犧牲把膚色塗黑,從臉、耳朵、脖子到胸口,凡是會露出來的肌膚都要塗黑,下戲常常沒卸妝就回家,媽媽故意逗她是「小黑人」,也常有人沒意識到便看著她傻眼:「妳怎麼曬那麼黑啊?」
公視透過戲劇呈現臺語之美,繼《後山日先照》、《家》、《出外人生》後,第4度與金鐘導演李嶽峰合作全新臺語大戲《苦力》。劇情描述1970年代,因為一場基隆山區煤礦災變,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災民結伴來到了正蓬勃發展的基隆港,他們在碼頭當苦力、雜工和幫傭等工作,這群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逆境中胼手胝足、力爭上遊,彼此照顧扶持,不向命運低頭,勇敢走向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