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散記之三:鹹菜大湯黃魚

2021-02-17 V字號

前天小籠包熱熱的出爐後,有關愛我的老朋友勸我說何必調戲大文學家梁實秋寫的嬰兒吸乳呢?極受教。寫文章給別人看真要小心,李敖活著的時候,常常到法院告別人誹謗他,兇得像橫行的螃蟹 ,難怪皇帝如果看到一兩句不喜歡,就要起文字獄了,抄家滅族充軍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又算什麼。昨夜偶讀臺灣老報人卜大中先生的回憶,說起他參與的國民黨自由派刊物《綜合月刊》在蔣經國允許下發表一些鳥籠政論,結果被臭名昭著的警總邀請吃飯,開場就劈頭蓋腦罵說「你批評國民黨就是給別人當打擊我們的武器?你知不知道你的文章會破壞政府和人民的感情?」   中國人的文字是偉大發明, 但幾千年來真是好沉重。

其實我十幾歲的時候,從上海福州路書店街的報攤老闆偷偷賣我盜版的」反動文人「梁實秋的《雅舍小品》,到大學時代偶然在美國圖書館碰到林語堂用英文寫的《生活的藝術》,對那幾個魯迅的敵人就五體投地了。三十年來最令人不能忘記的是林語堂說人生的四大快樂是:睡自己的床,吃父母做的飯,聽情人講話,和小孩玩耍。反躬自省,我多年旅行哪個酒店的床我都睡得著,聽情人講話那是夢幻泡影明天就忘,和小孩玩耍要處處小心小孩安全,其實很辛苦,只有吃父母做的飯這一條對我們這種自小離家漂泊幾十年的人是終生的念想.  我幼年生長於外祖父家,離開上海後,念念無法忘記的是外婆做的飯。今天看到廚房水鬥裡正在化凍的是封鎖前搶購到的冰凍大黃魚,嘴巴裡已經泛起的小時候我們寧波人家裡的各式黃魚味道。

黃魚一般分兩種,大黃魚和小黃魚。不要搞錯,我說的不是民國時代的金條,十兩的大黃魚和一兩的小黃魚。我叫老伯的老人曾小孩時跟爸爸去給杜月笙拜年,杜家一條小黃魚變四條,每個小孩一條,磕了頭,黃澄澄一條就賞下來了。小時候見過的寧波老頭中有一個是讀水產的,聽他說大黃魚不是大的小黃魚,小黃魚也長不成大黃魚。他們是兩種魚,當然是親戚。大黃魚的脊椎骨不超過27 節,超過就是小黃魚。前年在舊金山唐人街看到有人違法擺攤賣幾條自己抓來的小黃魚,廣東人叫獅頭魚,四顧無人,拿二十塊錢馬上違法買下,急急回家清蒸了,還真是小時候野生小黃魚的味道,開心了一下午。

我小的時候大黃魚在上海本來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記得一個家裡常來的寧波老頭,竟然不吃寧波人的基本東西:海蜇,苔菜,和黃魚。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在象山海邊給漁民打工,這三樣都是最窮最苦的人吃的,天天吃,實在吃到怕,足見當年東海黃魚之多。舊金山老一代美食家星島日報的老總編廣東人陳夢因老先生,在他的傳世大作《食經》中說廣東福建香港的黃魚都比不上上海的黃魚好吃,因為香港的黃魚都是冰凍的。還說有一次他坐船從香港到上海到了吳淞口,看到水面上鋪滿了黃魚,如果有一條小船那就伸手可及,現在聽來簡直匪夷所思。大概我十幾歲以後突然就再也沒有東海大黃魚了,據說都是漁民敲鑼打鼓捕魚,把大黃魚的孫子都從海底翻上來抓了。前兩年在中國大陸的飯局上有人跟我說又有野生大黃魚了,但是一斤大概2000塊,一條黃魚8000塊,想想如果要買單也就沒有什麼幸福感了。查網上消息,2019年舟山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10斤的大黃魚,還沒下船就賣了五萬塊錢,不知道最後落到誰的嘴巴裡面。落到我嘴巴裡最後一口野生東海大黃魚,大概是在1987年,陪著老寧波祖父母在南京路看到人民公園對著馬路剛剛開了一家餐廳,進去後竟然有紅燒大黃魚,好像只有10塊錢一盆,祖孫三人大快朵頤,後來再有錢也買不到了。祖父到老都記得這條黃魚,在他離開這個世界的前一天,還在午飯上和我提到,依然高興地像馬未都談起當年如何如何古董撿漏,寧波人對大黃魚的摯愛情感竟然如此之深。

大黃魚雖然做法很多,天下無雙的做法卻是鹹菜冬筍大湯黃魚。寧波人以前很窮,做菜很簡單,也沒有油水,海鮮都是拿些粗俗的配料,很家常的製作方法,這種風格至今都可以在寧波的餐廳裡面找到。鹹菜是寧波最便宜最下等的東西,是大多數窮餐桌上的必備,鄉下老話說」三天不吃鹹齏菜,腳肚有點酸汪汪「。冬筍在滿山都是竹林的寧波是不要錢的。把鹹菜跟冬筍兩樣來燒黃魚,誰說是富貴人家的做法?一條二三斤左右的黃魚放了大把的鹹菜,加了冬筍還加幾大碗水做成一個大湯,上得桌來,真是浩浩蕩蕩,八仙桌上每個人都可以喝到一碗,至於各人碗裡分到多少黃魚肉,封建老規矩的寧波家庭裡那就是長幼有序了,只有我外婆永遠只喝湯,口口聲聲說不喜歡吃魚肉。寧波太窮,寧波人是最早一批冒險到上海洋場來拼搏的,就像是改革開放第一批在上海買房子的,最後至少都是中產階級。有錢了,吃得好了,但鹹菜黃魚湯的做法卻基本不變,只是煎魚的時候油放的多一點而已。陳夢因是廣東大食家,吃慣各種港澳斑魚,在書裡講黃魚的味「比較淡」,我不敢苟同。他大概沒有吃過我們真正寧波人家裡的鹹菜大湯黃魚,寧波菜雖不是中國四大菜系,連是小幫都排不上,但這一碗鹹菜黃魚湯足可以傲視群雄。黃魚的海騷鮮味是清淡,但極悠遠,冬筍帶著竹子的清高,不畏天寒地凍,是出黃泥而不染的滑爽嫩鮮,鹹菜雖一貧如洗,卻是鹹而硬氣,放在什麼菜裡,哪怕雞鴨魚肉都蓋不過它的味道,真是威武不能屈。加上幾塊老薑,這道菜的君臣佐使都是清高君子,他們的鹹鮮合作真是天作之合,堪稱菜中逸品。

野生黃魚太少了,讓今天的人淡忘了野生黃魚的美。臺北茶友卓三哥當年是蔣經國衛隊中的一名阿兵哥,親口說每個禮拜從前線送到總統府的有一箱一箱的黃魚,蔣經國思故土想母親,卻也吃不完這麼多黃魚,就成了衛隊的主菜,聽來真是令人羨慕不已。那可是進貢級別的野生東海大黃魚,每一條一定是鮮美無比,不知道衛隊的廚師會不會做鹹菜大黃魚,如果是退到臺灣的北方廚子亂來,那就可惜了。

曾經在韓國看到到處都是黃魚,韓國男人早上要吃一條煎魚,黃魚是他們的最愛之一。在菜市場一問,竟然是中國產的,當然是養殖的假黃魚。美國菜市場賣3塊9毛9的,肚子黃得嚇人,也是中國養殖的假黃魚。前幾年到福建寧德,就是總書記曾經做過小官的地方。當地人介紹這是福建最大的黃魚養殖基地,飯局上卻看不到一條黃魚,原來福建人並不喜歡吃黃魚。有天跟我的司機聊天,他比我大幾歲,寧德土生土長,問我要不要去看保留起來的總書記當年的辦公室,我開玩笑說還是帶我去看他太太買菜的菜市場吧。結果他一本正經地說當年他們夫妻在寧德,太太自己挎籃買菜,司機的媽媽常常在菜市場碰到她。他說幾十年前年黃魚幾分錢一斤,天天吃,他到現在都還後怕,我想大概他們不會做鹹菜大湯黃魚。 

去年此時,傍晚去舊金山川流不息吃烤鴨,因為和上海老闆挺熟的,可以跑到對面的新美華超市去買一條活魚叫他們代做,想不到在幾乎已經收攤的碎冰上,靜靜地躺著六條兩磅左右的久未謀面的野生黃魚。廣東人不像我們寧波人對黃魚有這麼大的感情,8塊9毛9一磅,無人問津。要收攤了,推銷得厲害,用廣東話一再說是野生的,很少見,我一動鄉情就全買了。第二天一試,果然是三十年沒有見過的老朋友,欣喜若狂,接著呼朋喚友和我共享這真黃魚的快樂。大概過了兩個月,一直再找不到這樣的黃魚,突然有一天在永和超市又看到了四條,12塊9毛9一磅,上寫產地是Trinidad Tobago,大喜,又全部到我凍箱裡藏著。這四條魚吃掉以後,就再也買不到了,希望不是廣陵散盡。

寫到這裡該去做飯了,今天這條冰凍黃魚最多只是半野生,大概是福建寧德養殖的,不過有三磅半重,封城令前冰箱裡還有兩包鹹菜,只是冬筍沒有了,將就將就吧。把假黃魚煮好是一個高科技挑戰,假黃魚跟真黃魚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字「木」,如果油煎過頭,湯煮過頭,結局都很悲慘。另外就是鮮度不夠,令人覺得是一條殘廢的黃魚。以我二三十年做魚經驗,要彌補這些,必須掌握火候,依賴白胡椒和姜蒜,另外我的秘訣就是用蝦米和紫菜先在油裡面爆炒,添一點野生的氣息,最關鍵的是鹹菜油煸後煮魚湯不能太過,最後一定要放兩勺豬油,這一招是和蘇州菜裡面奶湯鯽魚學的。這樣的鹹菜假黃魚湯雖然沒有了原汁原味不見油花的清高,舀一勺湯在嘴,受到無可奈何思鄉病毒的感染,配上白飯,想想蔣介石北伐成功,寧波人到上海,寧波幫暢行天下,都成前朝往事,也算解解閉門愁坐的鬱悶,聽說病毒已經空氣傳染,山雨欲來,我們老百姓還是趕快在家喝一口外婆的黃魚湯吧,管它是真是假! 

相關焦點

  • 四表哥的大湯黃魚 | 寧白
    菜上來了,四表哥說,這是大湯黃魚,很鮮的,是最好吃的寧波菜。    盛著黃魚和湯的碗奇大,但黃魚的頭和尾還超出了碗沿,湯是濃白色的,淹沒了黃魚的身子,湯麵浮著黃綠色的鹹菜,四表哥告訴我,那叫雪裡蕻,醃成鹹菜後,配大黃魚做湯,最好。
  • 不止黃魚面!鮮的眉毛都掉下來的黃魚料理大起底!
    在魔都,美食之最基本都窩在這個驕傲的城市裡。今兒小魚就帶你看看如今上海街頭能嘗到的,打耳光都不放的黃魚美食!1、風沙小黃魚坐標:南小館選材是三公裡內找不到的超大SIZE!每一條都是嚴格按照黃金比例調配多種鮮榨蔬菜原汁,配方傳承潮汕烹飪大師祖傳蒜蓉配方,金黃色澤的鬆脆魚皮與鮮嫩無比的魚肉輕輕分離,噴香的魚肉油脂細密的分布。咬上一口,脆與嫩的搭配在口腔中肆意迸發,黃魚的鮮美展露無遺。紋理分明的魚肉鮮香而不油膩,讓人忍不住再夾起一口細細品味。
  • 魔都那些鮮美無敵的黃魚料理,看完哈喇子流一地!
    大湯黃魚面金剛餛飩還有面地址:蒙自路207號11號樓001A人均:40元這裡的大湯黃魚面用的不是雪菜哦,而是青菜,湯是鮮甜的,撒了白胡椒,香氣撲面而來。湯是能放心兜底喝的,黃魚一點也不腥氣,面更是上海黃魚面裡少見有嚼勁的硬面,一碗下去,超級滿足!黃魚生煎
  • 魔都最嗲的12碗黃魚面!
    他們家的黃魚麵湯頭和黃魚都做得很棒,味道一流!黃魚一丁點的腥味都沒有,連面裡的雪菜都特別鮮脆,麵條軟硬也剛剛好,一般人都是連湯都喝掉的。他們家的其他面也很好吃喲,紅湯爆魚、燜肉麵之類的都很入味。普通黃魚面是18元,雪菜黃魚煨面32元,黃魚給的非常多,魚肉緊實,一吃就知道是好料,魚骨熬的湯底不是誰都能比得了的。雪菜黃魚煨面超級贊!一勺挖下去,就會發現雪白的魚肉又大又多。湯汁濃稠滾燙,雪菜嘗起來清新且帶有淡淡的甜味,對習慣老上海味道的食客而言最「嗲」不過。很多人吃麵喜歡搭配香炸大排,再加上上海經典的「泰康」辣醬油,令人回味無窮。
  • 手把手教你做—雪菜燒黃魚,人人都能是大廚!
    雪菜燒黃魚視頻由【平凡一味】出品從。
  • 從「大湯·新湯」到「海峽之湯」,下風呂溫泉鄉也辭舊迎新啦!
    晚上18點,大湯和新湯的最後兩位掌柜取下了寫著「湯」的暖簾,朝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燈光熄滅,這兩間浴場結束了它們的使命。館內展示著過去歷史上的大湯和新湯浴場的資料。如今的建築已經不知是第幾代了。翌日早上10點,全新的溫泉公共浴場「海峽之湯」舉行了開幕儀式。「海峽之湯」不僅有與舊浴場同源的「大湯1號泉」、「新湯」兩個溫泉。還引入了舊長谷旅館曾經使用的「大湯2號泉」,一次可以享受三個不同的溫泉!
  • 三國志戰略版兵種散記寶物兌換推薦
    例如董卓騎兵變S可以玩美人計緣分隊伍,許褚騎兵變S可以裸衣血戰+鬼神霆威,郭嘉帶虎豹騎輔助他,走三回合秒人路線。曹仁騎兵變S可以保護賈詡,因為他獲得洞察機會比較多。最近打架時發現少算了一個武將,蔡文姬其他兵種都是C屬性,唯獨騎兵是B屬性,讓她攜帶【騎兵散記】可以變為A屬性騎兵。
  • 崇明人喝粥常配的鹹菜,原來都是Ta們的莖和葉
    崇明人喝粥常配的鹹菜,原來都是Ta們的莖和葉 2020-12-25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白粥常配的鹹菜,原來都是Ta們的莖和葉
    開胃的鹹菜這些小菜的原材料中有大家喜歡的榨菜、雪裡蕻等這些鹹菜是由人們將蔬菜醃製後製成早在詩集《詩經·小雅·信南山》中就有記載:「田中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其中「廬」和「瓜」是蔬菜,「菹」是指醃製加工,意思是田中種有蘿蔔,田邊種有雜瓜。拔了蘿蔔醃了瓜,都獻給皇祖。
  • 天刀手遊請客吃飯必看攻略,三分鐘教你開設宴席拿海量獎勵
    地點需要在大世界、幫派駐地、家園庭院三者中選擇,而菜品需要準備四鰓鱸魚湯、雪蓮燉甲魚、清蒸鰣魚、大湯黃魚,缺一不可。 大湯黃魚 烹飪需廚師等級達到24級,標準配方為大黃魚、竹筍、調料、輔料。 大黃魚垂釣需達到釣魚等級24級,地點位於海河州地圖正上方,具體位置如圖。
  • 曬曬上海人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80元,網友:太值了,好想吃!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烤麩鹹甜有嚼勁,響油鱔魚蒜味噴香!曬曬上海人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80元,網友:太值了,好想吃!上海家庭都會做的家常料理「烤麩」,烤麩跟很多食材都是好朋友,比如毛豆,筍片。可依個人喜好添加。烤麩主要成分為麵粉,炒的時候容易沾鍋,用中小火較不易燒焦。而以手撕代替刀切,「也能讓表面吸附更多醬汁更入味。」
  • 李存義的閉門弟子
    閉門弟子的擔當祖父是李存義先生的閉門弟子,那這個閉門弟子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原來形意門歷來的規矩是,老師要在眾多弟子中,挑選出「頂門弟子」和「閉門弟子」。頂門弟子要求在本門戶中,武德、武功出類拔萃,在本門戶中除了老師就屬他了,對於外來的切磋或挑釁,他可以代表本門戶接待和處理。所以必須功深技高才行。
  • 東海黃魚曾遭滅絕性捕撈,大陳島雞籠頭黃魚養殖讓大黃魚重回餐桌
    漂亮的寶島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就是「雞王」,雞籠頭是遊客到此必打卡的聖地,因為這是一座出產當地名貴黃魚的碼頭,遊客也能在此品嘗到仿生野生黃魚,味道與野生黃魚不相上下,當然這裡還有許多海鮮可吃。早在很久以前,這裡的漁夫就在這裡大量捕撈黃魚,那時的野生黃魚產量非常高,由於過度捕撈,黃魚產量急劇下降。並且因為黃魚的存在,這裡成了黃海附近最有名的捕魚場。
  • 吃鹹菜的回憶
    三個大甕一個是水甕,一個是面甕,剩下的那個就是鹹菜甕了,巨無霸鹹菜甕的後面是裝煤油的大洋瓶,那可是全家夜裡照明的源泉,煤油瓶萬一倒了或打了,煤油灑了出去,那全家好長時間只能黑摸黑揣,麻煩就大了。鹹菜甕與另兩個大甕的不同之處,就是甕蓋上放著用高粱頭拴成的攪菜刷子,刷子上面蒙著濃濃的黴菌拉絲。
  • 國外實時「抗疫」之聶偉亮的組畫「英倫散記」
    聶偉亮水彩畫作品徵得聶偉亮先生的特準,我們在此轉發他的系列畫作「倫敦散記」,以崇敬的心情深入了解英國倫敦市民的抗疫鬥爭國外實時「抗疫」之聶偉亮的組畫「英倫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