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日前,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印發《關於落實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轉發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關於進一步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的通知》等文件,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今天該局對外公布珠海市14家發熱門診地址、聯繫電話等信息已通過《珠海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公眾就醫指引(第二版)的通告》向社會公布,指引患者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目前,珠海市各發熱門診均按「三區兩通道」等規範設置,均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不得拒收發熱患者,發熱患者所需各項診療服務均在發熱門診或專區專用設備完成。
所有到發熱門診(發熱診室)就診的患者,必須掃「粵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做好信息登記,實行全員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6小時內反饋結果,落實閉環管理;對可疑患者加強排查,安排在發熱門診留觀室留觀,等待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方可離開,對於強行離開的發熱患者,發熱門診將患者信息立即報請公安部門協助處理。
發現疑似病例的,2小時內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並且加強發熱門診就診量每日監測,目前全市發熱門診每天診療量800-1000人次。
另外,珠海市在各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建設了發熱診室26家,對發熱患者強化排查,對有流行病學史或發熱原因不明的可疑患者,引導到隔離留觀室,並迅速報告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疾控部門,規範轉運至發熱門診進一步檢查治療。
《通告》指出,未設置發熱門診(發熱診室)的醫療機構不得接診發熱患者,在預檢分診或就診過程中發現有發熱或其他可疑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安置於隔離區域,並立即向對口的發熱門診報告,由發熱門診派車進行轉運。醫療機構不得允許發熱患者自行前往發熱門診。不願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強行離開的發熱患者,醫療機構應將患者信息立即報請屬地公安部門協助處理。
珠海核酸檢測日檢測能力達11萬份
目前,珠海市18家本地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日最大檢測能力達11萬份(按單樣檢測計算),能夠滿足日常核酸檢測需求。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相關就診患者以及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人群實行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工作,包括:新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含急診留觀患者及陪護人員);發熱門診患者;有流行病學史的普通門急診患者;門診手術,或在耳鼻喉科、眼科、婦產科、口腔科、內鏡室等科室進行有創操作,或開展血液透析等患者;其他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認為有必要檢測的患者;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包括醫務人員、後勤、清潔、保安等人員。
發熱門診患者核酸檢測結果必須在4—6小時內反饋結果,其餘核酸檢測結果12小時內反饋,發現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立即轉運至定點救治醫院隔離治療。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