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劇透,慎入
《侏羅紀世界2》劇照2
今年年初,我採訪了《侏羅紀世界2》的主創,其中還包括在第一部作品裡扮演「搖滾歌手」(數學家伊恩·馬爾科姆)的傑夫·戈德布拉姆,他作為彩蛋在電影中出現:
「25年前,我和一對夫婦(電影裡那對博士情侶艾倫·格蘭特和艾麗·塞特勒)共度了一段美好時光。那時,史匹柏還是個年輕人,他有那種天賦,把各種題材拍得引人入勝的天賦。那真是創造力瘋狂滋長的年代啊,就像電影裡的哈蒙德博士,史匹柏是現實世界裡復活恐龍的人。」
回憶殺了是不是?誰的童年沒迷戀過恐龍呢!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是的,以當時的年紀沒趕上影院上映)看到蠢萌的腕龍和凌厲的迅猛龍時的感受,表情和電影裡第一次看到活腕龍時女博士艾麗·塞特勒一樣,又驚喜又感動。
今年正是史蒂文·史匹柏開創的「侏羅紀」系列電影上映二十五周年,作為重啟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侏羅紀世界2》還算給力,如期開畫了。
《侏羅紀世界2》劇照
總體上,這部電影超出我的預期。也許有人覺得它在劇情設置上缺乏創新,但不得不說,它是一部教科書般工整的商業片,幾乎沒有閒筆,每一幕劇情都能恰如其分地觸發觀眾的笑聲、感動、驚恐或者憤怒。
劇本的確沒能超出史匹柏構建的故事框架。在《侏羅紀世界1》中,納布拉爾島上的侏羅紀世界公園毀於一旦,四年後,荒廢的納布拉爾島再次回到輿論中心。島上的休眠火山哥即將爆發,島上的恐龍面臨滅絕的危險。克萊爾和歐文受「侏羅紀公園」創始人之一班傑明·洛克伍德委託,重返納布拉爾島搶救瀕臨滅絕的恐龍。
1993 年的《侏羅紀公園》是最經典的恐龍題材電影,當年,它所創造的票房紀錄5 年後才被《鐵達尼號》打破
依然是貪婪的人類進行基因改造釀成大禍的舊梗,只是在擅長拍攝懸疑驚悚片的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手中,這個梗衍生出兩條故事線,一條明,一條暗,倫理爭議也比以往更深刻些。
恐龍依然是這系列電影的核心。在《侏羅紀世界2》中,恐龍更生動了。25年前,史匹柏就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數位技術來實現恐龍的動態呈現,眼前的這部新作也同樣應用了時下最先進的CG技術,和《侏羅紀世界1》相比,恐龍的造型、質感和動態都有提升。電影裡有幾場戲,十幾種恐龍一股腦從同一個方向跑出來,這種大全景的展現實在是飽了恐龍愛好者的眼福。
比全景式展現更動人的是展示恐龍的細節。被關在籠子裡的小三角龍寶寶依偎在媽媽腳下,甲龍被拔掉牙齒的那一刻一臉痛苦和無奈,男女主角為麻醉中的霸王龍抽血,虐暴迅猛龍眯著眼騙了人類……《侏羅紀世界2》用大量近景、特寫展示了恐龍的局部細節,以及恐龍與恐龍、恐龍與人類之間的情感互動,這些鏡頭會讓觀眾與恐龍的情感牽連更緊密。
《侏羅紀世界2》拍攝現場
讓恐龍場景壯觀和駭人的是電腦特效技術,但呈現這些細節和互動關係的卻是尼爾斯·坎倫(Neal Scanlan)領銜的實體特效團隊。這位曾給「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創作生物造型的特效師承擔了《侏羅紀世界2》中用於拍攝的機械恐龍的製作。
尼爾斯·坎倫說:「我們花了大概四個多月的時間製作了六個恐龍模型,其中包括迅猛龍和電影中的大反派暴虐迅猛龍,這些恐龍和他們的局部主要用來拍攝特寫鏡頭,以便營造氛圍和渲染情緒。」
「侏羅紀公園」系列為觀眾提供了具體可感的恐龍形象,恐龍造型的設計是每部電影的重點
這些鏡頭就包括受傷的迅猛龍布魯躺在擔架上,醫生幫它做手術,它的痛苦、掙扎和流的那滴淚都是在尼爾斯團隊的操控下完成的。「它的動作是由十四個人在操控的,有人負責頭部,有人負責身體和尾部的捲曲點,這些動作要密切配合,我們需要排練,像演員表演一樣。」尼爾斯·坎倫說。
這年頭,好萊塢電影都在賣萌,《侏羅紀世界2》也不例外。小的都是萌的,小迅猛龍和小三角龍承擔了部分萌點。最厲害的是新鮮登場的冥河龍,頭上頂了個鍋蓋,跑到哪撞到哪,蠢萌。
電影裡最讓人動容的一個瞬間出現在眾人帶著部分恐龍離開納布拉爾島時。噴發的火山和滾滾濃煙中出現了一隻腕龍,它站在碼頭,絕望地看著船遠去,最後倒在了濃煙裡。這感覺就像逃跑時甩掉了自己的大塊頭傻兄弟,哎呀,揪心。
對於「侏羅紀」系列電影來說,和展示恐龍一樣重要的是恐怖氛圍的營造,這方面胡安向來擅長。在邂逅恐龍之前,胡安拍過《孤堡驚情》和《馬柔本宅秘事》等驚悚片,西班牙有拍驚悚和懸疑片的優良傳統,胡安和他的好朋友奧裡奧爾·保羅(《看不見的客人》導演)正是新一代導演中的佼佼者。
《侏羅紀世界2》實際上打造了兩個空間,一個是孤島叢林,一個是封閉古堡。島上的劇情和之前幾部系列電影差別不大,恐龍虐人是恐怖氛圍的關鍵。封閉古堡部分的劇情總覺得有點像《孤堡驚情》,和那部電影中的孩子西蒙一樣,班傑明·洛克伍德的孫女梅茜成了古堡部分懸念和驚悚的重要製造者,電影倫理爭議的核心也在這個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的存在與「彩蛋」數學家伊恩·馬爾科姆在聽證會上的發言相互呼應,共同推進了「侏羅紀」系列電影希望探討的科學與倫理的命題。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電影工業流水線上完成度極高的作品,它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也都源於這過分的「工整」。看在恐龍的面子上,我給它多加一顆星。
專訪克裡斯·帕特拉
三聯生活周刊:當年你第一次出演歐文這個角色時,如何幫自己走進「侏羅紀世界」?
克裡斯·帕特拉:我的角色和馴獸師有某種相似性,所以我和很多真正的馴獸師交流過,像馴養海豚、獅子、老虎和熊等危險動物的馴獸師,學習他們的動作,同時也了解他們和動物相處的心理。在《侏羅紀世界1》裡,我成功的訓練了迅猛龍,但第二部我開始反思自己訓練恐龍這個行為,這些反思和與恐龍之間的情感都建立在我對動物行為學家這個身份的基礎上。
三聯生活周刊:歐文是個傳統的好萊塢式的英雄,你覺得他的弱點是什麼?
克裡斯·帕特拉:他很能幹,但摸索不清和女人之間的情感關係。就像剛剛說的,他的弱點也建立在職業之上,是對於訓練恐龍的內疚和反思。從第一部到第二部,這個角色時在成長的。無論是在對待恐龍的態度上還是對待感情的方式,都是在成長的。
三聯生活周刊:從第一部的公園到第二部的叢林冒險,表演體驗上有什麼不同嗎?
克裡斯·帕特拉:我喜歡在叢林裡拍戲,夏威夷古蘭尼牧場是個很美的地方,它能激發你的想像力。真實的環境能給演員更直接的刺激。我特別喜歡叢林的夜晚,非常美。
三聯生活周刊:《侏羅紀世界1》的導演科林·特萊沃若成了新作的編劇,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接手了這部電影,從演員的角度看,兩個人的導演風格差異大嗎?
克裡斯·帕特拉:無論誰導演,史匹柏打造的那個恐龍世界都是這個系列電影的精神核心。科林和JA都是很溫和的人,科林更有計劃性和目的性,JA以前導演過很多部懸疑驚悚片,所有擅長製造懸念。他是西班牙人,英語是他的第二語言,所以有時候溝通起來會覺得很有趣,他的思維方式不走尋常路。
三聯生活周刊:所以,你感到電影裡的歐式風格了嗎?
克裡斯·帕特拉:確實有一些歐式風格,他處理懸疑的方式,情感的細膩程度還有對女性角色的塑造都有那麼一點歐洲,但「侏羅紀」系列電影是拍給全球觀眾的,國際性和商業性肯定是JA更側重考慮的。
大家都在看這些👇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人人都該有雙好鞋」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周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